冬天洗澡过后应注意什么

2025-02-23 00:24:5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 洗澡后一定要做基本的皮肤护理。洗澡以后一定要拍一些补水保湿的身体水,洗澡以后皮肤处于干燥状态,这个时候一定注意保湿。

  2. 冬季洗澡注意水分补充。冬季洗澡的时候可以带一杯温水或者冰水,洗澡过程中如果口干舌燥或者头晕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补充一下水分,有效防止晕眩。

  3. 洗澡的时候一定要透透气。洗澡的时候一定要稍微打开窗子或者浴室的门,让空气可以流通一下,冬季洗澡浴室过于封闭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提示:冬季洗澡,门窗封闭不易超过30分钟

  4. 洗完澡不能马上睡觉。冬季天气很冷,洗完澡就想睡觉的人很多,但是洗完澡马上睡觉是对身体不利的。洗完澡以后身体的体温会升高,不利于睡眠,并且头发未干睡觉会容易头痛

  5. 洗澡频率要合适,不要过度。冬季洗澡次数要适中,不要过度的频繁洗澡,频繁洗澡会破坏皮肤表面油脂,并且容易伤害到皮肤角质,使皮肤的抵抗力下降。提示:冬季洗澡一周洗1-2次即可。

  6. 冬季洗澡要从脚部开始洗。由于冬季气温低,洗澡的时候水温会比较高,因此要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冬季洗澡应该从脚部慢慢开始向上洗,让身体慢慢适应。提示:洗澡前可以先洗个脚,让脚部提前适应一下温度。

回答2:

洗澡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特别是南方人,但是在进入冬季之后,天气寒冷让很多人对洗澡这件事情出现抗拒的表现,但没办法啊,还是要坚持洗澡。

回答3:

回答4:

健康知识就这些:

冬天洗一个热水澡真是最令人享受的事情了,瑟瑟发抖的寒冷被热水一冲,全身的毛细血管都扩张了,真是心旷神怡。只可惜,每每冬日,总有人洗出皮肤病,洗出四肢乏力,洗出脑中风。如果平时洗澡时不注意有可能会后悔一生,这种情况在冬天比较严重。

一、水温40℃左右最好

冬天洗澡适宜的水温为37℃到42℃,也就是比人体体温高3℃即可。浴水过烫,温度太高,不仅会损伤皮肤,还会使皮肤表面血管扩张,体表血流量骤增,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导致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常有缺氧和昏倒的危险。

所以,已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更不能洗“高温澡”

二、四个时间点不宜洗澡

1、饭后不宜洗澡

饭后立刻洗澡会影响消化功能,因为在洗澡的时候,皮肤血管会扩张,血流旺盛,流到胃里促进消化的血液结果会散发到身体表面。饭后至少间隔40分钟后再去洗澡。

2、健身后不宜洗澡

在健身房里运动之后,身上大汗淋漓,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冲个澡。但在运动之后,身体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不能马上洗澡,尤其是不能马上洗热水澡,因为这样很容易引发心脏以及脑部供血不足,最好是先休息30分钟,等身体恢复正常之后再去洗澡。

3、酒后不宜洗澡

酒后不能洗澡,是因为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人们很容易造成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所以酒后也不要立马去洗澡。

4、按摩后不宜洗澡

按摩能够消除疲劳,不过大家要注意按摩之后千万不能随便洗澡,因为在按摩的时候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如果再用热水洗澡,双重刺激之下,大脑和肠胃就会缺氧,人们就特别容易有虚脱或晕厥的现象。

三、洗澡时控制好时间

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心脑缺氧从而导致血液不循环。一般淋浴10-15分钟即可,泡澡时间最好也控制在20分钟内。洗完澡后最好在身体上涂些润肤露,以便及时锁住水分,保持肌肤水嫩光滑,减少干燥爆裂。

四、先洗身体部位、再洗头

我们都知道大脑几乎是身体最脆弱的地方,它经受不了猛烈刺激。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头部。洗澡时可以先洗身体部位,等到大脑慢慢适应了水温之后,再洗头,这样能保证头部不着凉,不容易感冒,而且有助于血液的循环,对身体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