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其他种类矿床一样,控制萤石成矿作用的主要是岩石类型和构造。适宜的岩相和岩性往往是萤石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基础,一定褶皱和断裂,为成矿溶液提供通道和有利的容矿空间。在这些因素中,对不同类型矿床而言,各自所起作用程度也不同。
(1) 岩石类型的控矿作用 岩浆岩类型对萤石矿化的影响因矿床类型而异。对于产在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内、外接触带的矿床,特别是那些成矿物质来自岩浆岩本身的矿床,总的来讲,对围岩的选择性不强,而往往岩体本身的性质对能否构成萤石矿化或矿床起着重要作用。一般与萤石矿化有关的岩浆岩多为酸性或中性,很少与基性岩浆有关,以酸性花岗岩(包括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及某些中酸性岩石(如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富sio2的钙碱性岩石对成矿有利。具体到某一地区来讲也有类似规律。
那些区内只有晚期岩浆热液活动但成矿主要在碳酸盐岩层中的矿床,特别是那种具明显交代特征的矿床,矿化程度对围岩的依赖十分明显。例如,江西德安县洪溪坂区萤石矿床。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是志留系薄层砂岩夹页岩和奥陶系瘤状灰岩夹泥质条纹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等。区内出露有限的石英闪长岩脉,从地质现象看,可分为热液充填式及热液交代式两种成矿方式。其中热液交代型的萤石矿脉。主要产于中奥陶统的纯灰岩中,上奥陶统瘤状灰岩次之。
产于碳酸盐岩地区,与岩浆岩无成生联系的萤石矿床类型中,萤石矿化对围岩的依赖性更为显著,如川东南、黔东北地区广泛发育的萤石、重晶石矿化,主要集中在下奥陶统红花园组中-厚层较纯的生物碎屑灰岩中,而其上部的大弯组(或湄潭组)的灰岩、粉砂岩,含泥质灰岩夹页岩薄层的岩组,只在其底部,而且与红花园组联控条件下才有萤石矿化。红花园组下部分乡组和南津关组(或桐梓组)的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矿化很少,也只有与红花园组联控时,才有可能形成矿化或构成工业矿体。
而对产在海相火山沉积岩地区的热水沉积矿床和交代矿床,火山岩本身是酸性还是基性,并非至关重要,关键要看有无碳酸盐岩(或陆源碳酸盐岩)层的存在,例如,苏莫查干敖包矿床是处于酸性火山沉积岩地区,而贵州晴隆大厂矿床却处于基性玄武岩地区。
云南老厂萤石矿床为产于玄武岩地区外围地带的单一萤石矿床。矿床中所有矿化均为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与上二叠统龙潭组硅质岩接触时为最佳,当矿体遇到泥质灰岩或凝灰质砂砾、粉砂岩时,含矿变差。同时还可以发现矿体任何部位都没有单独落在同一岩层的情况。只有两者接触时,即一个是矿体上盘(如茅口组),另一个是矿体下盘(龙潭组)岩层时,才能成矿。
与碳酸盐有关的萤石矿床,多与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大理岩有关。这些岩石多数是矿化层基底岩石,少数为赋矿岩层。如安徽横山萤石矿床和周山口矿点,都赋存在白云大理岩或白云岩中;河北平泉双洞子萤石矿床赋存在中元古界白云岩与页岩的层间裂隙带中;贵州东北部、四川东南部的萤石矿床则赋存在下奥陶统中部的灰岩中,而下部的白云质灰岩或灰质白云岩中矿化较少,再往下部上寒武统毛田组厚层白云岩或灰质白云岩,已不含萤石矿;江西德安洪溪坂区萤石矿,赋矿层下部也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很少见矿。总之,富萤石矿化的基底岩层多为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等富镁岩层,不难看出,氟的浅部富集成矿,与所在岩层或其底部岩层的富镁性密切相关。
(2)构造的控矿作用 ①褶皱的控矿作用。褶皱构造对各类萤石矿矿床控制程度不同,其中产于碳酸盐岩地区的萤石矿床受褶皱控制比较明显,其次是某些产于海相酸性火山岩地区碳酸盐岩层中的热水沉积萤石矿床和基性火山岩地区中的交代萤石矿床。这些矿床多数赋存于区内背斜轴部,或近轴两翼。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或产于火山岩中的萤石矿床,与褶皱关系不很密切。②断裂裂隙的控矿作用。断裂裂隙既是成矿溶液的通道,又是容矿的空间,在相同条件下,断裂裂隙发育、岩石构造破碎的地区(地段)容易成矿。断裂裂隙的控矿对于各类萤石矿床均无例外,但主导断裂方向有差别。
许多萤石矿床实例表明,在一个矿床或矿田内,尽管可以分布有许多不同产状的、相互间也有联系的断裂,但是总有一个方向的含矿最佳,往往成为矿区的主导控矿断裂。这种主导断裂,在那些与背斜有关的矿床内,往往垂直于背斜轴方向,少数与背斜平行。
不但对一个矿床或矿田,就是对一个较大地区范围内也有类似的规律。例如,中国东南部广大萤石分布地区,大部分含矿断裂为北东向或北北东向。如果按矿床规模统计含矿断裂走向,则89.3%的大型矿床主矿脉走向为北东向,少数大型矿床的矿脉走向为北西向,从更大范围看,华北的东部沿海、华中、华南、华东等大片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地带萤石矿主导矿脉方向多数也是北东向,少数为北西向,这表明,我国东部大部分矿床含矿主导方向为北东向的规律,完全是受中国东部环太平洋西岸北东向构造方向制约。
mei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