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俗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这里仅从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即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记述。
服饰民俗 民国初年,宜昌同全国各地一样,光头、平头、圆头,继而西式分头、大背头一一出现。男人喜欢戴帽,帽寓“貌”意。城里男子多着大襟长衫、便裤,以长袍马褂为礼服;服色不外青、白、蓝、灰四种。鞋袜均为家庭自制,以布鞋、布袜为主。
女人发式较讲究。小女孩梳冲天炮,未婚少女梳独辫、蓄刘海、系红绳;已婚女子挽发髻、插银簪(根据家境或玉或铜或骨) 。民初女子仍着清装,配以布裙或绣裙。后来则流行大襟衣、旗袍。青年妇女喜爱阴丹士林布。
童装的式样为对襟小褂、开裆裤、肚兜、抱裙、涎兜、幔巾,戴虎头帽,穿虎头鞋。
土家族传统服饰系以家织白布染成青灰布制作,男女都是大袖口、大裤脚。男女均以包头帕为头饰,俗称“蛮头帕子” ,宽尺余,长数尺乃至丈余不等。
解放初期仍以中式服装为主。自改革开放以来,服饰又趋向多元。尤其是发式,可以染、烫、剪、剃,染金发、黄发、红发。梳爆炸式、嬉皮士,剃光头。
饮食民俗 宜昌在长江两岸,饮食仍是南方特点。一般以大米为主,辅以麦面、玉米(俗称包谷)、红薯、土豆(俗称洋芋)等杂粮。
宜昌菜肴的味道偏辣,而兼有酸、甜、苦、辛诸味,咸淡适中,制作上擅长熏、烫、蒸、炸、炒、凉、生。日常餐中以素菜为主,荤菜为辅。城区家庭一般不自做早餐,习惯到餐馆“过早” 。早点以馒头、包子、油条、油饼、油香、京果条、蒸饺、豆浆、稀饭、醪糟为主。
宜昌特色小吃有豆皮、豆饼、顶顶糕、凉虾、磁瓦子、醪糟汤圆、醪糟鸡蛋、炸汤圆、炸萝卜饺子、炸花卷、馓子、蜘蛛蛋、卤鸭脖、卤鸭头、卤鸡蛋、棒棒鸡、炕土豆、炕红薯等。
饮茶、饮酒是宜昌人饮食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宜昌的名茶有水浕司茶、佷山茶、玉泉寺仙人掌茶、鹿苑茶、宜红茶等。改革开放以来,又新推出如峡州碧峰、邓村绿茶、采花毛尖、萧氏茶、阮大妈茶、向师傅茶、虎狮龙芽、政存绿茶等新品牌名茶。近年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外交流增多,饮茶风气有所改变。许多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开始喝铁观音、乌龙茶、普洱茶、苦丁茶、功夫茶了;更新潮的是接受了咖啡,茶吧、咖啡吧在宜昌境域内应运而生。
宜昌盛产名酒。解放前,酿酒多属家庭作坊制作。解放后,酿酒业才具规模地发展起来。上世纪70年代宜昌城区出产的“三游春”、“西陵大曲”曾经上过国宴。如今稻花香、枝江大曲、关公坊、屈原故里酒、昭君特曲、楚园春等酒誉满全国、全省,有的还远销海外。
宜昌饮酒,讲究坐席。老者、长者或者来客坐上席;长阳、五峰的土家族饮酒,则不讲究喝酒和吃主食的次序,可以边吃边喝,待客,不外乎装叶子烟,喝烤罐茶,吃坨坨肉等三部曲。
居住民俗 宜昌民居大致分平原和山区两类,建筑式样和风格各不相同。平原民居比较密集,但追求环境优雅和广阔;山区一般依山而建,故讲究基础牢固,通风隔潮。解放以前,居住多为茅草房、夯土房、板壁房等平房,汉族住房多为传统的一堂两偏的平房,喜欢单家独户。土家族住房多为吊脚楼。宜昌老城区沿江的吊脚楼,在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时已拆除净尽;城内的明清民居,在城市改造时也鲜有遗存。
解放以后,居民的住宅逐步有所改善。城镇干部职工享受住房配给,有了集体宿舍或个人住房,分为单间、套间和多套间,都是钢筋混凝土平房或者楼房;乡村农民也逐渐修起了木房、砖瓦房。90年代以来,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城乡的民居式样、结构更趋多样化。追求园林式小区、洋楼别墅,室内装修也因人而异,精彩纷呈。除讲究舒适、方便以外,还追求美观、雅致。贴瓷砖、铺木地板、大理石地面已屡见不鲜。
交通民俗 自古以来,长江水路就是宜昌主要的对外通道。过去,人们驾的小木船有“豌豆角船” 、“神驳子” 、“柳叶船” 、“拖驳子”等,遇到上行船工必须沿江拉纤。陆路,宜昌城区主要街道是石板路面,其它的均为土路。市民代步的只有黄包车,山区则是羊肠小道,人们出行只能靠步行,行商则依靠骡队马帮。1928年以后,宜昌在旧川汉铁路的基础上修建了汉宜公路。解放以后,各县市逐步修建上等级的公路、国道,通了汽车和客车。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还保留着人力车。70年代初,宜昌作为战备要地通了焦柳铁路。为了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辟通道,宜昌又开通了汉宜铁路和宜黄高速公路。枝城长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夷陵长江大桥相继建成,极大的改善了陆路和水道的营运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不仅修建了飞机场、火车站、深水港和高速公路,而且村村通了公路。沪蓉铁路、沪蓉高速公路也正在加紧建设。如今,人们行旅可选择汽车、火车、飞机、快艇;甚至还可以自驾车出行旅游。宜昌已具备了国际化都市的立体交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