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是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DDT是一种杀虫剂,现已禁用。
滴滴涕:
滴滴涕(DDT)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较长,可被植物吸收,动物和人通过食用这些植物而在体内积累。DDT属神经毒性,急性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为神经系统,致毒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DDT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土壤中的DDT大部分存在于地表层2.5cm深处,它在土壤中的半衰期长达2~4年,消失95%需要10年的时间。长期使用DDT会造成土壤、水质和大气的严重污染。在未施撒DDT的土壤中发现的DDT浓度为0.10~0.90mg/kg,只比施撒DDT10a或10a以上的耕地土壤中的浓度(0.75~2.03mg/kg)稍低。在农业区和边远的非农业区内,雨水中DDT的浓度往往都在同一数量级内(1.8×10-5~6.6×10-5mg/L)。这表明该种化合物在空气中的分布是相当均匀的。地表水中DDT的浓度与雨水和土壤中DDT含量水平有关。
土壤的DDT可被植物吸收,动物和人通过食用这些植物而在体内积累。DDT是疏水亲脂性物质,它可以在有机体脂肪组织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逐级累积。在高级消费者包括人类体内达到较高浓度,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据大多数报告,不同国家的普通人群血中总DDT含量范围为0.01~0.07mg/L,最高平均值为0.136mg/L。人乳中DDT含量通常为0.01~0.10mg/L。如将DDT的含量与其代谢物(特别是DDE)的含量相加,大约比上述含量高1倍。DDA在普通人群尿中平均含量为0.014mg/L左右。一般情况下职业接触使DDT和总DDT在脂肪中的平均蓄积浓度分别达到50~175mg/kg与100~300mg/kg。[1]
人体中DDT的含量随着其食物来源、工作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DDT的中文名称滴滴涕,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化学农药,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为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由于其在环境中难降解,污染过于严重,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
滴滴涕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化学式(ClC6H4)2CH(CCl3)。中文名称从英文缩写DDT而来,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为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滴滴涕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检测出滴滴涕,鸟类体内含滴滴涕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极的食肉鸟如美国国鸟白头海雕几乎因此而灭绝。因此从70年代后滴滴涕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滴滴涕还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催生婆。
DDT中文名叫滳滳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