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铵加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
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NH4Cl====NH3↑+HCl↑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两种物质在反应同时又会再度结合为氯化铵。
氯化铵,简称氯铵。是指盐酸的铵盐,多为制碱工业的副产品。含氮24%〜26%,呈白色或略带黄色的方形或八面体小结晶,有粉状和粒状两种剂型,粒状氯化铵不易吸湿,易储存,而粉状氯化铵较多用作生产复肥的基础肥料。
氯化铵的用途:
1、可用作原料,制造干电池和蓄电池、其他铵盐、电镀添加剂、金属焊接助熔剂。
2、用作染色助剂,也用于镀锡和镀锌、鞣革、医药、制蜡烛、黏合剂、渗铬、精密铸造。
3、用于医药、干电池、织物印染、洗涤剂。
制法:
1、重结晶法:将粗品氯化铵加入溶解器,通人蒸汽溶解,经过滤,将滤液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工业氯化铵成品。离心分离的母液返回溶解器使用。
2、气液相合成法将氯化氢气体从湍流吸收塔的底部通入,与塔顶喷淋的循环母液接触,生成饱和氯化氢的氯化铵母液流入反应器,与通入氨气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铵饱和溶液。送至冷却结晶器,经冷却至30~45℃,析出过饱和的氯化铵晶体。
把结晶器上部氯化铵溶液送至风冷器冷却并循环至结晶器;下部晶浆经稠厚器增稠后再离心分离,制得氯化铵成品。经离心分离的母液送至湍流吸收塔循环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化铵
氯化铵加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化学式分别为:NH₃↑,HCl↑。
氯化铵受热易分解:
NH₄Cl====NH₃↑+HCl↑(加热),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两种物质在反应同时又会再度结合为氯化铵。
扩展资料:
氯化铵是离子型化合物,易溶于水,在水中电离出铵根和氯离子。在熔融状态,形成可自由移动的铵根和氯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氯化铵由于铵根的半径为143pm,接近钾离子(133pm)和铷离子(149pm)的半径,因而铵盐性质类似于碱金属盐类,而且往往与钾盐和铷盐同晶,并有相似的溶解度。
氯化铵的晶胞类型是氯化铯型,即氯离子做简单立方堆积,铵根离子填入全部的立方体空隙,为立方晶系,简单立方晶胞。
氯化铵的用途:
1、可用作原料,制造干电池和蓄电池、其他铵盐、电镀添加剂、金属焊接助熔剂;
2、用作染色助剂,也用于镀锡和镀锌、鞣革、医药、制蜡烛、黏合剂、渗铬、精密铸造;
3、用于医药、干电池、织物印染、洗涤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化铵
会分解成氯化氢气体和氨气:NH4Cl==NH3+HCl(等号上有加热符号)
当在试管中加热氯化铵晶体时,氯化铵逐渐受热分解为氯气和氨气,从试管底部消失,但与此同时,在试管上口部位,会出现白色结晶物质,即为受热分解后的氯气和氨气在试管口冷环境下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这一现象与物理变化中的升华极为相似,因此被称为“假升华”,但一定注意这是化学变化,是氯化铵分解又化合的反应。
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化学反应方程式:NH4Cl=加热=NH3↑ +H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