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 打相又打空 什么意思

2025-02-24 06:23:3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相声界打相又打空的意思是是某个相声节目既能够得到行家的赞赏,又能够受到那些看热闹的外行的欢迎。

相声一词,古作象声,原指模拟别人,又称隔壁相声。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相声界打相又打空中的相就是相家,意思是懂行的人;空就是不懂行的人,打相是受到懂行的人的欢迎,打空是受到不懂行的人的欢迎。

扩展资料

相声的表演方式和形式:

相声表演方式最初有两种,在帷幕中表演的相声称“暗春”,公开表演的相声称“明春”。到了清宣统三年(1911年)后只有“明春”一种在继续发展。

相声的形式共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种:

1、单口相声,是一个演员表演的长短笑话。

2、对口相声,是两个演员表演的,叙述人甲称“逗哏”,辅助对话的乙称“捧哏”,表演时,依甲乙二人说表内容的轻重与语言风格之不同,又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活”三类。

3、群口相声,是三个以上演员共同表演的,甲称“逗哏”,乙称“捧哏”,丙等称“腻缝”。

回答2:

  1、相就是相家,意思是懂行的人;空就是不懂行的人,打相是受到懂行的人的欢迎,打空是受到不懂行的人的欢迎,打相又打空的意思就是(某个节目)既能够得到行家的赞赏,又能够受到那些看热闹的外行的欢迎。
  2、名词解释:
  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相声一词,古作象生,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相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相声在两岸三地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3、发源地: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4、相声代表人物:相声鼻祖为张三禄,著名流派有“侯(宝林)派”、“马(三立)派”、“常(宝堃)派”、“苏(文茂)派”、“马(季)派”等。著名相声表演大师有侯宝林、马三立、常宝堃、苏文茂、刘宝瑞等多人。二十世纪晚期,以侯宝林为首的一代相声大师相继陨落,相声事业陷入低谷。

回答3:

这是一句江湖行话,相就是相家,意思是行里人、懂行的人;空就是空子、空码,是不懂行的人,打相是受到懂行的人的欢迎,打空是受到不懂行的人的欢迎,打相又打空的意思就是(某个节目)既能够得到行家的赞赏,又能够受到那些看热闹的外行的欢迎。

回答4:

就是行内行外都认可…像相声界的马季先生就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