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国产电影,也是个人认为目前为止国内最好的青春片或爱情片。
把这部片子定位为青春片或者爱情片并非臆断,姜文和王朔其实并不是在这个片子中讲述文革,而是在讲述文革期间的他们自己的青春和爱情,《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片名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没有谁会认为那个特定的年代真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时光,但是电影开头就需要我们仰视的伟大领袖雕像也好像在用他的巨手指点我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因为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管教,没有老师的约束,有的只是啤酒、老莫、香烟、武斗和内参片的文革只是一段让他们尽情闯祸的日子,这种无止境的自由在孩子们看来是最阳光灿烂的生活。与此相呼应的是,在电影的结尾,电影胶片的颜色由彩色变成了黑白的,也许姜文认为文革的那段日子应该是马晓军人生中最多姿多彩的时光,跟那段最肆意的生活相比,现在的他纵然开着卡迪拉克也已经失去了当年那灿烂的色彩。
既然是青春片,爱情当然是少不了的,撬锁那段场景其实是暗示了马晓军在爱情刚刚开始萌芽时的好奇心理,所以他撬开的第一把锁当然就应该是锁着避孕套的抽屉,因为好奇的而引发的探索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遇见米兰,确切的说应该是遇到了米兰的照片。在那个经典的把玩望远镜的场景中,马晓军有了生命中对异性的第一个灿烂的发现,所以当时看到的米兰照片居然是彩色的,然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应该记得那个时候是没有彩色照片的,一直到80年代初彩色照片都还是刚刚出现的奢侈品,所以随着对米兰神秘感的逐渐消失,她的照片也在马晓军眼中失去了初见时的光彩,变成了原有的黑白色。在疯狂迷恋米兰的时候,马晓军也从同伴那里听说了米兰的“事迹”,但是对米兰的好感使他根本没有去理会那些传闻,然而米兰与刘亿苦关系的暧昧,游泳池里面一干人等为米兰的争风吃醋,使得他对米兰所有美好印象的一次次被打破,最后将米兰踢入游泳池的那一脚明白无误的表示了此刻马晓军对她的不屑与厌恶。
与之对应的另一个情节是:米兰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在马晓军的眼中她的步履如此轻盈,神秘不可测,高不可攀,可是在电影快结束时米兰爬上游泳池展示身材的那个场景中,观众会留意到在马晓军视角中,米兰爬上游泳池的动作是如此的笨拙,在仿佛是马晓军审视她的眼光的摄影角度里,观众也会和他一样感觉她是如此肥胖,这跟第一次见到米兰时她戴着墨镜距人千里之外的记忆差距是如此之大,已往马晓军能够近距离接近米兰无非是她让他给自己倒水洗头或者用自行车载着她去农场,而在对曾经爱恋过的异性的所有神秘感消失殆尽后,马晓军终于摆脱压抑了很久的感情冲进了米兰家里,扯断了那根想早就渴望扯断的束缚在米兰脚踝上的钥匙链,之后那个在国内影院公映版中删去的米兰半裸的镜头表现了马小军渴望发泄的青春冲动,也见证了他与那段怀着朦胧的爱情感觉在屋顶上穿行的青少年马晓军的决裂。
就像文革中的阳光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如此灿烂以至于不真实一样,片中唯一的雨中的场景在全片暖洋洋的色调中也显得如此不真实,也许正因为不真实,所以马晓军不真实的幻想都在这个场景中成为了现实,在这场雨中场景里,马晓军出人意料地一改往日的小心翼翼,放声大米兰的名字,当米兰问他“你怎么了?”的时候,他在片中毫不犹豫地唯一一次当她的面的说出了那句一直萦绕在他心里的话——“我喜欢你!”,而米兰也如他所愿,和他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整个影片唯一一次令人欣慰的拥抱,然而却那么不真实,因为这场雨是一场在阳光最灿烂日子里显得如此不真实的雨………雨过天晴后米兰依旧在和刘亿苦打情骂俏的现实,证明了他的幻想真的只是一厢情愿,生日宴会上那个和刘亿苦对战的场景也不过是马小军脑海中未遂的壮志!其实从来没有过那么温情的雨,从来没有过那么灿烂的阳光,也从来没有过那么壮怀激烈的青春!
顾长卫的摄影技巧在在影片的结尾得到了最大的发挥――马晓军被踢下游泳池,他在水中的无助同时也象征了他的被孤立,,这段非常意识流的镜头很好的表现出了那种窒息感,但是镜头中表露出来的些许沉沦与疏离好像又在表达他的一种玩味感,也许是在呼应影片结局志得意满的马晓军开着名车细数儿时伙伴的落魄时的那种成就感吧!
最后提一句,马晓军忧伤地在屋顶上漫步时,以及在夕阳的橙色阳光中骑车带着心爱的米兰穿行在林间小道上时,所放的背景音乐是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里的间奏曲,这首来自国外歌剧的古典音乐与中国文革时期的爱情配合的如此协调,以至于最早引用这首间奏曲的那部《愤怒的公牛》反而被我认为是不适合配用这首曲子的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有着浓浓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情结,片子以 “文革”为题材却用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一个片名,耐人寻味!这是一个部队大院孩子对“文革”的个人记忆,夹杂着王朔的记忆和姜文的个人经历。那是一份对“公有制”和“纯洁无暇” 的涩苦回望,在当下,沉渣四浮、理想和良知缺失的年代有着讥讽和警世的意义。
在每个有窗户和门的地方,在每个能透过阳光的地方,都充溢着强烈的可以融化一切的,灿烂的可以穿透一切的阳光。人在这阳光的照耀下模糊了轮廓,加强了青春的迸发的痛苦,高温抚摩着我们在阳光灿烂的夏天送走了骚动而激情的青春。 大院里的孩子是很有痞子气的,他们突现的青春在暴力,烟酒和女人中如久晒的皮肤一样噗噗的爆裂着,我们不能说他们的青春和本性的肮脏,因为同样有过青春的迷惘和蹉跎,他们的心就象他们洁白的屁股,在透过窗子的光和手电筒的光束的照射下反着耀眼的光芒。 他们对待自己青春的残酷就象是对大院门口的傻子的嘲笑,习惯而讽刺。在不自知的伤害中度过重复而不同的每一天(重复:马猴一群人的浪费青春;不同:马猴与米蓝每日新鲜的交往),青春的骚动和性的冲动让马猴在长长的望远镜的这头发现了那头美丽的微笑的穿着红泳衣的彩色的活生生的米蓝,这个简单的细节告诉我们其实之后关于马猴和米蓝的故事都他一手编造的,是一个热情洋溢的青春期少年美丽而绚烂的梦。 马猴对秘密的窥视造就了他的选择性记忆和柏拉图式的单方精神恋爱,在天旋地转中他发现了美丽的米蓝,开始了他对一切的幻想,象只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不停的行走,寻找他青春唯一的安慰。他最后对米蓝的袭击(我美化他的行为,是因为理解他的青春),就是这只发春的猫最后的努力。 刘忆苦一群人伸出的手不是救赎,马猴的青春只能在苦苦的压抑下画下圆满的句号。在灿烂的阳光下,所有的一切都无所遁行,一切的所谓友谊,所谓爱情,不过是加注在成长身上的疼痛,就象是马猴拍别人的那一砖,我们不得不接受不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责任。 一只飞行中的避孕套和马猴无知的笑脸象是他青春美好的祭典,满嘴操和日的男孩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就象最后他对米蓝的施暴,不过是萌芽中冲动的不自知的表现,而他永远不知道用什么纪念他的青春。 这是看了电影卵化出的心情。突然又想起自己的青春,人都说青春是不能浪费的,我不知道怎么样才算认真的对待。每个人都有自己别样的生活,我也讲在这个夏天送走我的青春,那美好的情节将会一去不复返。没有伤感是假的,但是我没有眼泪。长大终有长大的心得。我用我的眼睛看世界,即便世界不是彩色的。我依旧会站在我的山岗上慢慢的观望,直到天空升起太阳……
青春乌托邦
虽说这是一部有关文革的作品,但任谁也看得出,这是一部谈青春、谈成长的作品。一群10来岁的毛孩子在文革年月的北京城里横冲直撞,姜文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当这群儿时的伙伴再次相聚时,那过去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不再重要了。挣脱了伤痕、苦难这些文革陈腔,在他的镜头下,文革同浪漫、青春一样。当第5代导演上山下乡插队劳动时,留在北京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反而因此过着无法无天的半逃学生涯。父母、师长、兄姐,谁也顾不上他们,他们的成长有太多的放任、放肆、无政府似的蛮横。《阳光灿烂的日子》完全抓住了这个基调,全片以一种快速、冲击力强的节奏进行,一气呵成让人几乎目不转睛。姜文对青春的回顾决不像第5代导演有那么多的沉痛和反省,他的喟叹是对青春的恍惚和留恋,是对青春骤然消失的怅惘,然后更多的是对青春及那个时代的讴歌,与第5代的中华民族的伤痕南辕北辙。他在片中几乎没有触及文革,但这等年轻、这等激情却是文革初期的底色。
于是我们在片首处听到姜文极为个人式的旁白:“北京,变得这么快:20年的工夫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我眼前一阵阵发黑……”
改编自王朔《动物凶猛》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少了一分原作的文绉绉儒笔调,多了姜文自己的经验和完全无法用文字表现的视觉神采。男主角马小军拿着望远镜寻找美人照片的那份朦胧和虚幻,两帮团伙集体斗殴前的惊恐和剑拔弩张,聚在屋顶上唱苏联民歌的悠悠浪漫,在顾长卫景深层次分明的题氲氤远和手提摄影机的动荡介入下,铺排了成千上万状的迷人影像。年轻人的骚动,幻想的神秘,青春期的性好奇,不受束缚衍发的残忍和暴力,都比文字更直接锋利地印入观众脑海。
在谈及自己这部影片的时候,姜文说: “我不能发誓要人老老实实地讲故事,可是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地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我,背叛我,把我搞得头脑混乱,真伪难辨。”到了末了,他甚至否认电影前面段落的真实性,直称其为伪造的谎言。王朔/姜文的这种叙述策略使青春及记亿更加张牙舞爪,在主观有意识的塑造中,择/修改记忆到一个青春的乌托邦——阳光、灿烂、喧闹、欢乐、不负责任、自由自在、初恋的甜蜜或心虚、精力的夸耀、害怕孤单和被人排挤, 《阳光灿烂的日子》不讳言其叙事立场.堂而里之地略去了青春苦涩的一面,让观众欣赏北京少年擂着胸膛向全世界吹大牛的气魄和纯真。 (焦雄屏)
性的彻底完结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毫无疑问,原本属于个体行为的对性的追求成了一种集体行为。而这一追求的集体对象只有两个:一个是于北蓓,另一个是米兰。
当余北蓓在其他伙伴的嬉笑声中强吻马小军.马小军极力拒绝,最终马小军脸上红红一片而余北蓓气急败坏的时候, 《阳光灿烂的日子》对性进行了第一次嘲讽和瓦解。对于马小军这个对性略觉神圣与神秘的半大孩子来说,性竟然成了一种强迫进行的集体游戏。于是在马小军的眼里,于北蓓成了一个毫无神秘性因而毫不美丽的单调的性的对象。在她那里,马小军找不到一点他所渴望的“美丽”的东西。
米兰“干呼万唤始出来”的出场给了马小军以极大的神秘感,于是在他眼中,米兰成了他自视是由自己独自寻找到的美丽高贵的暗恋对象。然而最初的神秘并没有给马小军以长久的可以守候的美丽体验。由最初不敢看米兰熟睡中无意暴露出来的身体;到看着身穿大块暴露的泳衣的米兰,说她“肥”得像刚生过孩子的妇女而朝她丰腴的屁股踹上一脚:再到他最想要强暴米兰……马小军一步一步陷入对性的谜惑与失落之中。性的美丽的外衣一层层地被剥落,性不过就是欲望。
尤其当“彪哥”这个黑社会大哥以米兰的昔日情人身份出现时,尽管马小军仍旧毫不犹豫地拿起刀子想保卫她,但米兰的美丽与神秘已经开始破碎了,因为米兰根本就不是纯洁的;当刘忆苦公然以米兰的男友 自居时,马小军终于明白,米兰从来没有和他好过,她不过是他的暗恋甚至是意淫对象。于是,“强暴”这种最拙劣最无能的满足性欲的手段被他使用,可用这种手法去获得实际上摧毁了他心理上最后那点残留的美丽:当情况变成米兰大叫“你觉得这样有劲吗”时,马小军歇斯底里的喊道“有劲”。性,美丽的性甚至是肮脏的性都离他远去了。
性不过就是那只充满了气的、在空中像炮弹一样飞来飞去的避孕套。它那么地直接与无所谓,可以在空中荡来荡去而显出莫大的自由; 它那么地不可遏抑,可以由一只小小的橡皮套子膨胀成一枚横扫千军的 炮弹;然而,它又是那么地无意义,因为仅仅竟是一个小眼儿导致了原本觉得很宝贵很神圣的生命的诞生。
当马小军穿着米兰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一条鲜红的游泳裤站在高台上的时候,与其说他是要再次向米兰证明自己以求最后的美丽,不如说他是要彻底摧毁自己的美丽的幻想。他绝望地从高台跌落入水,在池中沉浮,那一刻马小军再也没有什么美丽的念头了。——他再次游向了米兰、刘忆苦、于北蓓这些他曾经拒绝过的人,他渴望再次融入他们,然而结果却又是摧毁:千万只脚一次次踏下来向他宣告他彻底的孤寂。 他甚至没有能力去获得庸俗大众的认同,成了孤零零的人。
就这样,对性的瓦解完成了。马小军由拒绝庸俗的性到追求美丽的性再到美丽破灭再到拒绝庸俗最终彻底绝望——这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对性的摧毁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