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春江花月夜解析

2025-02-23 17:45:3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中国舞蹈名作赏析——《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古典女子独舞
  编导:栗承廉
  编曲:诸信恩根据同名古曲改编
  首演:1957年
  主演:陈爱莲
  团体:北京舞蹈学校
  《春江花月夜》原是柳尧章根据传统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并易名的一首乐曲,乐曲表现夕阳西下时人们在箫鼓伴奏下轻歌曼舞和摇归舟的动人景象。而舞蹈编导者则给这首乐曲以新的解释,并赋予了崭新的艺术形象。
  舞蹈表现了一位古代少女在春天的月夜,漫步于江边花丛中,触景生情,幻想着自己将来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舞者身穿蓝色衣裙,双手持白色羽毛折扇,舞蹈动作语汇全部采用的是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动作、姿态和造型,通过“闻花“、“照影“(对着江水映照自己的身影)、“听鸟鸣”、“学鸟飞翔”以及“想像中的爱情幸福”等情节,表现出特定的环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个舞蹈创作演出的成功,除了编导栗承廉具有较深的中国古典舞的造诣和编舞的技巧能力外,还与表演者陈爱莲出色地驾驭中国古典舞风韵,动律细腻、深情地塑造出一个典型的古典少女的舞蹈形象分不开的。
  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这个舞蹈作品收人彩色舞台艺术片《百凤朝阳》中。196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由陈爱莲表演的女子独舞《春江花月夜》获得舞蹈比赛古典舞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94年,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该作品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回答2:

它表现的是什么?
在内容上写春江月夜美景,写宇宙与人生之哲理和游子思妇离别相思之情,
"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在诗中繁复出现;
以"月"为中心,月色和江水互衬,春夜和离情相映。
以下是 它的译文

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江畔什么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这首诗号称“独诗盖全唐”据说张若虚一生就写了这一首,这么大气磅礴,如果用舞蹈来表现难度的确过于高,
我学舞蹈近十年,我首先对舞蹈的理解是:模仿已有剧目的舞蹈动作形式,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来去完成作品要表达的意si。

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和表情去演绎这个舞蹈?
或者是怎样才能更好的把这个舞蹈表现出来?

我认为你如果是考生更重要的是,把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以及把表演夸张,把大气磅礴以及盛气凌人炫耀出来,千万不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