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季施工外部加热方法:
常用外部加热法用蒸汽加热法、电加热法和暖棚法。
第一、蓄热法
蓄热法利用对混凝土组成的材料(水、砂、石)预加的热量和水泥的水化热,再加以适当的覆盖保温,从而保证混凝土能够在正温下达到规范要求的临界温度。
蓄热法适用于气温不太寒冷的地区或是初冬和冬末季节。当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15℃时,地面以下工程或表面系数(即结构冷却的表面积与结构体积之比)不大于5的结构,应优先采用蓄热法施工。
由于蓄热法施工简单,费用较低,较易保证质量,国内外都把它作为冬期施工的基本方法。
第二、综合蓄热法
综合蓄热法是在蓄热保温基础上,充分利用水泥的水化热和掺加相应的外加剂或者进行短时加热等综合措施,创造加速混凝土硬化的条件,使混凝土温度降到冰点温度之前尽快达到受冻的临界强度。
综合蓄热法一般分为低蓄热养护和高蓄热养护两种。低蓄热养护过程主要以使用早强水泥或掺负温外加剂等冷操作方法为主,使混凝土在缓慢冷却至冰点前达到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高蓄热养护过程则主要以短时间加热为主,使混凝土在养护期间达到要求的受荷强度。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施工和气温条件。一般平均气温不低于-15℃,表面系数为6~12,且选用高效保温材料时,宜采用低蓄热养护;当平均气温低于-15℃,表面系数大于13时,宜用短时加热的高蓄热养护。
第三、外加剂和早强水泥方法
掺外加剂是指在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外加剂,以降低混凝土中液相冰点,保证水泥在负温条件能继续水化,从而使混凝土在负温下能达到抗冻害的临界强度。掺外加剂法常与蓄热法一起应用,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初始热量及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首选要搭设暖棚,将要加热的混凝土结构围挡住。然后可采用在棚内生火炉,或用桑拿炉加热。也可烧锅炉向棚内送蒸汽加热。
蒸汽、明火、棚膜封闭都可以采用
研究表明,当温度低于某一限值时,水泥水化反应将不能进行,混凝土强度停止发展,这个温度一般为-10℃左右。实际上,在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混凝土中的水分己经开始部分结冰,这将导致混凝土的冰冻损伤。所以一般要求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冻。
低于零下2到3度的情况下,一般都不建议继续施工。
建议使用圣华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覆盖养护加棉被覆盖的掩护方法进行现浇混凝土的养护。圣华节水保湿养护膜能能迅速吸收混凝土水化热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和热量,保持恒湿状态,有效平缓温差,保持被养护混凝土表面温度比环境温度高4到9度。有效防止冻胀,抑制微裂缝。达到养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