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包括:
多数情况下,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蛋氨酸;与小鸡比可以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
需要的钙较高,3.5%-4%;适宜的钙磷比例范围较大;
需要一定粒度的饲料;
与其生理特点有关:
家禽以喙采食,吞咽动作快,食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极短,且无咀嚼作用,故其味觉不发达。口腔内虽有味蕾存在,但其感觉并不敏锐。故当家禽消化不良时,不应使用苦味健胃药,龙胆末、番木鳖酊等药物的苦味不能刺激禽的味觉感受器,也就不能引起反射性健胃作用,因而应当选用其他助消化药,如大蒜、辣椒、醋酸等;家禽对咸味无鉴别能力,饲料中添加食盐应严格掌握用量以防中毒。家禽有较好的嗅觉系统,拒绝带有不良气味的饲料和饮水。
家禽嗉囊(鸭和鹅为纺锤形食管扩大部)系饲料暂时停留的场所,应注意饲料和部分饲料原料对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禽胃分腺胃和肌胃两部分,腺胃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肌胃中的砂砾有利于饲料颗粒的崩解。鸡的消化道内容物多呈酸性,口腔pH 6.70,嗉囊pH 4.51,腺胃pH 4.80,肌胃pH 4.74,十二指肠pH 5.7~6.0,空肠pH 5.8~5.9,回肠pH 6.3~6.4,结肠或直肠pH 6.3~6.4,盲肠pH 5.7,胆汁pH 5.9,酸性环境有利于某些营养成分的吸收。家禽的肠/体比值较小,蠕动紧张,内容物在肠管内通过速度鸡为2~4 h,停留时间较短,故营养成分多吸收不完全。空肠与回肠没有明显的界限,中部有一小突起,叫卵黄囊憩室,是胚胎期卵黄囊柄的遗迹,在育雏期,易感染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等,发生卵黄囊炎,应进行药物预防。禽的肝/体和肾/体比值较大,营养成分在体内代谢转化较快。
产蛋是雌禽的繁殖表现。蛋在生殖系统中的形成是一个周期性的连续过程。但是,产蛋则是一个间断的生理过程,处于产蛋高峰期的禽,也不可能天天产蛋。每产一枚蛋的间隔时间和蛋大小明显受营养影响。对种禽而言,产蛋就意味着生命繁衍。蛋禽的生产能力很强,一只来航鸡年产蛋量约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倍,以干物质计约4倍于体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强度相当大。产蛋的营养需要既关系到养禽生产的效益,又关系到禽种的繁衍。
在蛋的形成过程中,蛋黄和蛋清中的卵清蛋白质分别在10 h和4 h内合成,合成所需的氨基酸可以直接从饲料中获得。卵糖蛋白质和膜蛋白质,在1 h内合成,但所需的氨基酸必需由内源蛋白质降解提供。而内源蛋白质蛋氨酸含量只有类卵粘蛋白质含量的一半,每形成1g类卵粘蛋白质,要分解2 g内源蛋白质。因此供给足够的氨基酸,保证家禽正常的体重和产蛋非常重要。
当饲粮蛋白质不足或氨基酸受到限制时,蛋中氨基酸的比例不变,但产蛋量和饲料利用率下降。补加合成氨基酸可提高产蛋量和饲粮利用率。饲粮氨基酸过量也有不利影响。保证饲粮氨基酸的平衡非常重要。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家禽有根据饲粮能量浓度调节采食量的能力,因此可以根据正常的采食量确定适宜的能量浓度。
蛋白质需求比较大,再增加一些维生素,青饲料,
蛋鸡18周龄~淘汰为产蛋期。产蛋期分为4个阶段:产蛋早期:从产第1个蛋到产蛋高峰(18~32周);产蛋高峰维持期:产蛋率>90%(33~44周);产蛋高峰后期:产蛋率为90%~80%(44~55 周);产蛋末期:产蛋率≤80%(56周~淘汰)。
3.1 产蛋早期
产蛋早期蛋鸡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卵巢上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需要丰富的营养来满足生殖系统的发育。因此,产蛋初期蛋鸡的营养需要比高峰期高,如果这个阶段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会影响到蛋鸡的体成熟和性成熟,从而影响到蛋鸡的产蛋性能。蛋壳的形成需要机体提供充足的钙源,需要为鸡只及时合理补充钙,适当提高蛋氨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也是非常必要的。含钙原料可以选择贝壳粉或石粉,尽可能少用玉米蛋白粉等过细的原料。
3.2 产蛋高峰维持期
充足的水对维持蛋鸡的大量产蛋和均匀的蛋形是非常重要的,鸡蛋的含水率为65%,每生产1枚鸡蛋就需要水340 mL,饮水量的微小变化会对鸡蛋的重量和品质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蛋鸡的产蛋高峰期或环境温度偏高时,更要保证水的充足供应。蛋鸡日粮中亚油酸的来源是植物油,包括红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和棉籽油。黄玉米含有较多的亚油酸,而以小麦等谷物为主的蛋鸡日粮,其亚油酸含量有可能偏低。
3.3 产蛋高峰后期
由于产蛋性能生理性的下降,导致该阶段的鸡只很容易沉积脂肪,又加速了产蛋能力的下降,因此要及时适当地将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降低,但是该阶段的鸡只钙的消耗已经很大,此时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应将日粮中钙的水平提高到3.8%。也可采取限饲法,饲喂量比自由采食少6%~7%来防止脂肪的过多沉积。
3.4 产蛋末期
蛋鸡在产蛋末期的产蛋率持续下降(<70%)。由于鸡龄的增加,对日粮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能力会明显下降,蛋壳质量逐渐变差,因此日粮中应适当增加矿物质以提高钙的水平。蛋鸡产蛋后期对能量的需要量也会减少,在降低粗蛋白质水平的同时不能提高能量的水平,以免使只鸡过度肥胖影响其生产性能。
应该有相关资料。
查一下蛋龄鸡的营养需求
有专门的营养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