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公主的主题分析

2024-12-29 02:40:2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那是两人通过双手拯救世界 鹿神虽死 但珊,阿西达卡会继续守护着大地与自然 一起活下去 最后木灵出现也预示生命的复苏与延续

回答2:

人类破坏自然,自然再以自己的方式去修复,但是修复的手法是人类不能认知的,所以人类再次破坏,造成了恶性循环

回答3:

宫崎骏不喜欢单一主题 他说单一主题的动画很简单 所以他把很多主题掺杂在一起 他自己都不能理得很清楚

回答4:

  1997年当宫崎骏的力作《幽灵公主》在日本首映时,立即掀起了一阵狂潮,全国观众达3千万人次,上映124天票房收入便达179亿日元,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之一。次年又在美国及欧洲公映,全线飘红,享誉世界。
  [摘要]《幽灵公主》可以说是宫崎骏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思考、探究的成功之作,其魅力突出表现在:通过其作品所体现出的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及运用现代神话的艺术形式及叙事结构所凸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主题。
  现代神话主题信和非理性的东西才是日本的真象,他们渗透了日本人的思想意识,尽管他们穿着西装并使用着先进的技术。”所以,日本的电影无论是表面特征还是精神内质上都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着。宫崎骏也是一位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导演,因此,他的电影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它的影片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在石林路旁,或草丛中出现一些古朴的小神像,总会有知晓前后五百年的神秘老者,总有在天地间来去自由的精灵。日本知名哲学家和思想史学者上山春平,于70年代首先提出了“日本深层文化论”,认为绳纹时代以绳纹土器为代表的农耕以前的狩猎采集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深层,并且在其代表作《照叶林文化——日本文化的深层》中将日本著名植物学家中尾佐助先生的“照叶林文化”“(森林文化”)看作是日本深层文化的表现。所以,深受“照叶林文化”影响的宫崎骏,不免会在其作品中对这一文化有所反映。正如荣格所说,文艺作品是一个“自主情结”,其创作过程并不完全受作者自觉意识的控制,而常常受到一种沉淀在作者无意识深处的集体无意识的集体心理经验的影响《。幽灵公主》的故事,虽然有日本中世纪室町时代的历史基础,但却无不透露出绳纹时代古老文化的影响。幽灵公主脸上戴着的是绳纹时代特有的土偶面具;主人公之一的阿西达卡,其所属的寄生在北方偏僻之地的部落,即是沿袭着原始绳纹文化习俗与传统,保持着对自然和神灵敬仰的五百年前消失的虾夷民族。兼备人类的理性和自然的灵性,可以看到旁人所看不见的神奇事物,具有与神灵沟通的神秘力量的持有者——老巫女,以及她仍在使用的原始占卜术,体现了日本神道教和萨满信仰中古老的巫女传统。此外,阿西达卡手中的弓箭,更是以原始狩猎文化为特征的绳纹文化的有力表宫崎骏《幽灵公主》的解读与分析征。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叫“生灵祟人”的现象,怨恨无法化解,生者和死者的灵魂就会萦绕不去,盲目地伤害别人。影片中被人类害死的猪神拿各,因无法消除巨大的怨气,那些怨恨就化身诅咒,附体在它的身上,从而成为了散播仇恨和诅咒的“魔祟神”,即是这一传统文化的反映。
  三“、人与自然”的现代神话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关系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这是人的四大关系。而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关系,更是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认识和思索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造成了人对自身肯定方式的不同,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美的形式。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众多文学作品的共同母题。而千百年来,神话作为包孕着“创造、命运和探索”的神圣代码,作为表现某些永恒的心理本原或稳定的民族文化模式的手段,以及与生俱来的象征性,成为一种可用以表述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永恒模式,以及社会和自然宇宙本质性规律的适宜语言“。现代神话的种种理论将神话视为某种包容极为丰富的形式与结构,它能体现人类思维、社会行为以及艺术实践最基本的特征。”[4《]幽灵公主》正是宫崎骏站在20世纪末的历史视点上创作的现代神话,他将20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种种课题,一方面是生态的启示,一方面是生存危机的日益严重,人类文明的毁灭与再生,人类与自然的共存等社会问题,这些社会现实渗透于其创造的现代神话中,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在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原始时代,人类要在艰苦的条件下求生存,自然免不了与自然环境和各种灾难争斗,但由于当时人类的力量尚弱,所以对大自然更多的是恐惧与敬意,只能依赖自然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来抚平自然灾害的伤痛,用讨好自然的方式祈求人类平安的生存环境。其具体表现,即是对自然之神的崇拜与敬畏。
  影片中的麒麟神是大自然的化身,它具有授予、夺取生命能力,使森林生机勃勃,使垂危的生命获救,是森林中所有动物的精神支柱,利用自身能力平衡着人与自然以及生和死之间的关系;因此,受到人类与森林众生的崇拜与敬仰。然而,随着人类力量的不断强大,企图“超越有限以达至无限的本质欲望”日益增强,又使其急欲摆脱这样的处境,以幻姬为首的达达拉城中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伐木毁林,并与神兽进行斗争。所以他们和自然的斗争从未停止,并且呈现出欲罢不能的趋势。一面要调合,一面又要反抗与斗争,这正是人类矛盾心理的写照,也是人与自然冲突的表现。由敬神到弑神的转变,正是人类将自身从自然中剥离出来继而与自然相敌对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迈出的关键性一步。体现了人们由“天人合一,敬畏自然”观念向“掠夺山林,与神宣战”思想的转变。
  为了突出主题,宫崎骏在影片中,还采取了“触犯——灾难——拯救”这一神话中常见的基本框架,从而建立起了他的叙事结构。我国南方的洪水神话采用的亦多是这种叙事结构。例如彝族的洪水神话,由于流传地区不同,其在内容上均有着其各自的特色,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认为洪水泛滥是由于人对天神或天神的使者(老人或动物)不敬而造成的。洪灾过后,人间只剩下一人或兄妹,因为具有心地善良的优良品德得到了神人的指点而得以存活,并通过与天女结婚或兄妹婚配而繁衍了人类。虽然,较之于《幽灵公主》,两者触犯的具体对象不完全相同,但都是具有某种神力或是通灵能力的神物或人;遭遇的灾难虽不同,但最后却都以世界的重造为结局;而人类得以重生的原因,也往往是因为人类的善行,得到了神人的指点。
  《幽灵公主》的叙事结构有着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神物本身都是善良的,受到人类的发现或触犯,才变成凶恶之物,成为灾难的肇始者。例如,猪神拿各因被幻姬的铁珠所射杀,才变成了散播仇恨和诅咒的魔崇神,所到之处,草木皆毁,并到处害人;西关的猪神乙事主,是个五百岁的智者。在拿各死后,它带领着森林中的野猪们为保持森林而战,但还是中了伞子道士们的诡计,死后亦变成了“魔崇神”。麒麟兽一直保护着森林的安全,是森林的保护神,但当被人类猎走头颅后,它却化成黏液毁掉了整个森林。二是基本上以“拯救”为母题。姗、白狼神、猪神等均为拯救森林而战;阿西达卡,为拯救古老的部族人而杀死了变成“魔崇神”的拿各,受到诅咒;并在神巫女的指点下,往西方去寻找解咒办法,途中拯救了达达拉城的放牛人;继而救了前来刺杀幻姬的幽灵公主,且为此而受伤。姗为其善行所感动,将其带到麒麟森林,善良的神兽又拯救了阿西达卡。后来,在云游僧(武士)猎杀麒麟兽的过程中,阿西达卡又救了执意猎杀麒麟兽的幻姬;并最终与幽灵公主姗一起为麒麟兽找回了头颅,使万物得以重生,从而拯救了世界,同时也拯救了自己。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处理人与自然(麒麟兽)这一大矛盾中,还是其中包含的小情节,宫崎骏都运用了“触犯----灾难----拯救”这一基本叙事结构,并且灾难的缘起都是由人类造成的。从而以此表明了他的叙事逻辑,即人类过于妄自尊大,视自己为万物之灵,才会对自然犯下种种罪孽。所以,云游僧才会在片中说“:想要天地间所有的东西是人类的罪孽啊!”指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之所以被打破的主要原因。
  四、结语
  宫崎骏将“人”与“自然”视为永远不能互相妥协的两个极端,然而他不是完全的否定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对人类开发利用自然求得生存他是持肯定态度的,但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片中的阿西达卡,一方面同情那些在幻姬带领下,为了求生存与发展,不得不伐林烧山,并与众神进行斗争的人民,帮助达达拉城御敌;另一方面他又和阿姗并肩作战,保护山林,保护麒麟兽;作为唯一能被人类和山林两方共同接受的人,他一度在神人之间奔走周旋,但最终仍是以他所不愿见到的----神人两败俱伤,这一悲剧结局收场。阿西达卡也说“:我已经尽力阻止过(神人大战),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无论人与自然相互共存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作为人类生存仍是最首要的问题,所以最后阿西达卡对阿姗说“:我们要一起生活下去!”再一次重申了人与自然共存的全剧主题。此外,他用现代神话的艺术形式为我们建的悲剧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使我们能更客观地看待现实中的悲剧,更引发了我们对现实的进一步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