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总结一下高中语文重点实词,虚词(加解释)

2024-12-25 22:40:4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虚 词 用 法
目录:1、之 2、其 3、而 4、则 5、乃 6、以 7、于 8、为 9、固 10、若
11、所 12、者 13、何 14、且 15、也 16、焉 17、乎 18、与 19、矣
一、之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1)、作《师说》以贻之。 代人,作宾语,译为“他”。(《师说》)
(2)、輮使之然也。 代物,作兼语,译为“它”。(《劝学》)
(3)、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事理,作宾语,译为“事理”。(《师说》)
(二)、第一人称:译为“我”。例如: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3)、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些”,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如: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用作助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作结构助词:
(1)、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如:
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译为“的”。(《赤壁之战》)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2)、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例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如: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五人墓碑记》)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使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可不译。例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东西:到处。)
③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二)、用作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张:通“涨”。)(《赤壁之战》)
②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不表领属。
例如:
①秦王恐其破璧。 “其破璧”作宾语。(《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师说》)
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作宾语。(《芙蕖》)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其能行古道”作宾语。(《师说》)
④敛赀财以送其行。“其行”作宾语。(《五人墓碑记》)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根据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例如: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如:
①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奄:覆盖、包住。奄有:完全占有)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各种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例如:
①其皆出于此乎?表示“测度”语气,译为“大概”、“可能”。(《师说》)
②其孰能讥之乎?表示“反诘”语气,译为“难道”。(《游褒禅山记》)
③汝其勿悲!表示“婉商”语气,译为“千万”、“可要”。(《与妻书》)
④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译为“还是”。(《烛之武退秦师》)
⑤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示“期望”(祈使)语气,译为“一定”。(《伶官传序》)
⑥其可怪也欤?表示“反诘”语气,译为“难道”。(《师说》)
3、用作连词。作连词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②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4、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三、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如: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②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七)、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例如:
①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四、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译为“就”。(《鸿门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译为“就”。(《劝学》)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译为“原来是”(《石钟山记》)
(4)、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译为“已经是”。(《大铁椎传》)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为“就”。(《论语》)
(6)、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译为“已经是”。(《崤之战》)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2)、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关系、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个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不东门之墠》)(墠:古代祭祀用的平地。)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如: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尔:语气词,表肯定。)
五、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表示顺承,译为“于是”、“就”。(《曹刿论战》)
(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表示转折,译为“却”。(《廉颇蔺相如列传》)
(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表示转折,译为“竟然”。(《石钟山记》)
(4)、臣乃敢上璧。表示限制,译为“才”。(《廉颇蔺相如列传》)
(5)、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表示限制,译为“才”。(《赤壁之战》)
(6)、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前一个“乃”表示顺承,译为“于是”;后一个“乃”表示限制,译为“仅”。(《项羽本纪》)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示转折,译为“竟然”。(《桃花源记》)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2)、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3)、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六、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1)、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译为“用”。(《察今》)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译为“用”。(《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乃入见。问:“何以战?”译为“凭”。(《曹刿论战》)
(4)、余船以次俱进。 译为“按照”。(《赤壁之战》)
(5)、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译为“用(凭)什么身份”。(《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2)、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2)、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1)、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2)、(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目的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1)、作《师说》以贻之。
(2)、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3)、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4)、王割汉中与楚以和。(《屈原列传》)
(三)、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1)、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2)、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四)、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4、用作副词。通“已”,已经。例如;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七、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1)、得复见将军于此。 译为“在”。(《鸿门宴》)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译为“在……方面”(《公输》)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为“在……中”(《出师表》)
(4)、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译为“向”。(《赤壁之战》)
(5)、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译为“到”。(《赤壁之战》)
(6)、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译为“从、自”。(《左忠毅公逸事》)
(7)、故燕王欲结于君。译为“跟、同”。(《廉颇蔺相如列传》)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译为“对、对于”(《师说》)
(9)、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 译为“给”。(《记王忠肃公翱事》)
2、放在形容词之后。
(一)、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1)、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二)、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1)、或脱身以逃,不能荣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例如:
(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例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译为“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八、为
“为”在文言文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
1、用作动词。读阳平。
(1)、做。例如: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②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2)、成为。例如: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3)、担任。例如: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②公为都御使,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4)、算是。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5)、认为。例如: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熟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以上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2、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3)、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1)、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2)、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疱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4)、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宴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1)、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1)、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4)、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5)、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6)、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3、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九、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1)、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后汉书•张衡传》)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表方式,译为“经过、通过”。(《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表依据,译为“凭借”。(《过秦论》)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译为“趁着”。(《过秦论》)
(5)、因击沛公于坐。译为“趁着”
内容太多,没办法都传给你,教你方法,到网上查高中文言虚词18个,实词120个,就会找到你想要的!

回答2:

这个很多的,你们的语文书就很好啊,也可以百度一下全都有啊,你想要的话给你粘个你自己看。
汉语词主要分为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 种形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 你 您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他们 她们 它们 咱   们 自己 别人 大家 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 你们自己 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 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 几、多 (问   数量) 多、多么 (问程度) 怎么、怎样、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 那 (指人或事物)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 (指处所)   这会儿 那 会 儿 (指时间)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 (指数量) 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 某 另 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一.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哗啦啦、呼啦啦"。
十三. 缩略词
  略写某些单词,如:CCTV HB US WC

回答3:

该你个链接http://wenku.baidu.com/view/b95ee70a79563c1ec5da71e0.html,高中超重点120个实词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