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要怎么修戒定慧?

2024-12-16 22:46:1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佛教修戒定慧,应为持戒、禅定、智慧。
  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持戒
  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ã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
  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会做出对他人会造成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戒,也叫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戒可以分为出家人的学处和在家人的学处。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学处就有227条,其他细小的行为规范则不计其数。不过,虽然学处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相对来说,在家人的学处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不过五条,称为“五戒”(pacasatilde;la)。这五条学处是通过远离、避免五种不良的行为来达成,即:
  1. 远离杀生;
  2. 远离不与取(偷盗);
  3. 远离欲邪行(邪淫);
  4. 远离虚妄语;
  5. 远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麻醉品)。
  这五条学处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有些人也许不理解遵守这五条学处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认识持守五戒的必要性。
  例如: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们不应该杀生。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爱惜生命、贪生怕死;自己不喜欢被人伤害、被人杀害,为什么要对其他的众生施暴、要杀害别人呢?正是因为自己不希望受伤害、被杀害,所以不应该伤害、杀害其他众生。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拥有的财物被偷、被抢,所以不应该去偷、去抢、去占有别人的财物。
  自己希望拥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谐、夫妻和睦相处,所以不应该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拈花惹草、红杏出墙。
  自己不喜欢受别人欺骗,希望自己所讲的事情被别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应当说假话、骗人的话。人们都知道吸烟、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费钱财又损害健康,甚至会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丧失理智,醉酒后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远离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
  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违犯性的烦恼。
  禅定
  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 。佛陀曾经教导过许多修定的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业处(kammañntilde;hàna),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种业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让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就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呢?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工作,他就可能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是生非。如果帮他找一份工作,让他安下心来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会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它就会随顺着自己的喜好,追逐欲乐、飘浮不定。让它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它就能够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从事心灵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善用这颗心,让它朝着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发展。
  在经典中,通常将培育到某种高度的定力称为“禅定”。禅定,即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一个人若达到禅定的境界,其心能够持续地维持在极度喜悦、快乐、宁静和殊胜的状态一段很长的时间。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殊胜的。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
  此外,还有一种心虽然专注但层次比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禅那的定。
  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导和实践着。包括许多在家人在内的禅修者依照比库们的教导,都能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禅定境界,亲自证明佛陀教导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当禅修者在进入禅定的时间内,他的心不会出现任何的烦恼,甚至连杂念都不会生起。其间,困扰性烦恼完全被强大的定力所镇伏。
  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
  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指脑瓜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场、官场、战场、考场能打败对手,青云直上。这些能力只能叫才华或聪明,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彻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
  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观”,即如实观照名色法、观照世间无常、苦、无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称为“止观”。
  智慧
  我们需要透过智慧来观照名色法,了解名色法无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眼、耳、鼻、舌、身称为五根,即五种感官,它们构成了这个色身(肉体之身)。意呢,有六种,即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这六识分别认知六种对象: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和各种现象(法所缘)。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这六种对象的互动。
  当我们看到美丽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时,很容易生起贪心,想要追求这些东西。当心接触到不喜欢的对象时,心会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叫做痴。贪嗔痴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烦恼。
  我们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来观照名色法是如何构成的?它们如何运作?在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善心,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不善心?应当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名色法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追查造成名色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为一种结果,也必定有其因。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因为有烦恼,有贪爱、有追求,想要这东西、想要那东西,于是会采取行动,造作善业或不善业。当这些善业或不善业遇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则产生相应的果报。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不同境遇,就是这些行为的结果。一旦拥有了生命,就执着生命;身心接触到不同的外境,又会产生新的烦恼。于是,烦恼、业与果报三者互为因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不致力于斩断这条锁链,中止这种循环,轮回之苦将是了无尽期。
  了知名色与名色之因后,还必须观照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包括身心在内的世间所有现象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地生灭变易着,这称为“无常”。万物都在遭受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因为无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存在,这称为“无我”。
  如此透过无常、苦、无我的智慧来观照一切世间,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通过观智如此透彻地观照,当他的观智成熟时,即可以断除烦恼、解脱一切苦。
  智慧跟四圣谛息息相关。在经典中,将如实地了知四圣谛称为智慧,而智慧所了知的对象就是四圣谛。
  通过智慧了知名色法属于苦圣谛;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圣谛。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称为观智。亦即是说,观智所观照的对象即是苦圣谛和集圣谛。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即生起超越世间(出世间)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彻底地断除相应的烦恼,证悟涅槃。涅槃即是灭圣谛,是道智的目标。证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圣谛。另外,从道圣谛是导致苦之灭尽的途径来说,也可以把培育戒定慧的过程称为道圣谛。
  当禅修者彻底地断除一切烦恼之后,他即称为“漏尽者”——断尽一切烦恼的人。又可称为“阿拉汉”——值得礼敬、尊重、供养的圣者。

回答2:

戒有止持戒和作持戒二种,止是制止,制止身口意不作诸恶,如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是;作是造作,策励三业以造作众善。以上二戒又名止持门和作持门,诸恶莫作是止持门,众善奉行是作持门。

(术语)六度之一。受持戒律而不犯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持戒清洁,如净明珠。’维摩经佛国品曰:‘持戒是菩萨净土。’地持论八曰:‘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由持戒所得。’智度论谓有大力毒龙,以眼视人,弱者即死。以气嘘人,强者亦死。时龙受一日戒出家,入林树间,疲懈而睡。猎者见之喜曰:以此皮献国王,以为船饰可乎?便以杖案其头,刀剥其皮。龙自念:我今持戒,故不计此身,一心受剥,不生悔意。时日大热,欲趋大水。见诸小虫来食其身,为持戒故,不敢动。畜生尚能坚持禁戒,至死不犯,况复于人!

  持戒十种利益: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十种利益也。
  一、满足智愿 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 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得证果,菩萨修行,若能坚持净戒,是亦如佛之所学也。
  三、智者不毁 谓修菩萨行者,戒行清净,身口无过,凡有智之人,喜乐赞叹,而不毁訾也。
  四、不退誓愿 谓修菩萨行者,坚持净戒,求证菩提,誓愿弘深,勇猛精进,而不退转也。
  五、安住正行 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则身口意业,悉皆清净,而于正行安住而不舍也。
  六、弃舍生死 谓修菩萨行者,受持净戒,则无杀盗淫妄等业,而能出离生死,永脱轮回之苦也。
  七、慕乐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绝诸妄想,故能厌恶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乐也。
  八、得无缠心 谓修菩萨行者,戒德圆明,心体光洁,一切烦恼业缘,悉皆解脱,而无缠缚之患也。
  九、得胜三昧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修菩萨行者,持戒清净,心不散乱,则得三昧成就,定性现前,而超诸有漏也。
  十、不乏信财 谓修菩萨行者,持守戒律,于诸佛法,具正信心,则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财,而不匮乏也。
【戒定慧】

 又名三学,或三无漏学。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证真。持戒清净心则安,心安则可得定,得定则可观照分明而生智慧。持此戒定慧三法,能对治三毒,成就佛果,所以又叫做三无漏学。
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也。五灯会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问弘辨禅师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何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名义集四曰:‘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证真曰慧。’学此三法而到涅槃,故云三学。若人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是由戒而生定者。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是由定而生慧者。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关键也。玄义三下曰:‘增三数明行者,谓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轨仪。’三藏法数九曰:‘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回答3: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佛戒就是佛家的戒律。

关于如何做是持佛戒的问题,参考如下:

1、必须要认真学习和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特别是尊敬老人、孝敬公婆、懂礼貌等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这符合“摄善法戒”。

2、必须要斩钉截铁地立即斩断这些不良习气,不要犹犹豫豫,不要问为什么,因为这些就是做人的基础内容,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必须要端正纠正错误的态度(参见斑竹的新浪博文《关于纠正错误》)。

如果我们在克服这些不良毛病时,犹犹豫豫,推三阻四,其实就是不想改。如果不想改,那么就不会有进步。注意,对于缺点不想改变,妄图挺是挺不过去的,最终还要落实到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自己的修养上面去。特别是过真妄交辙、意识关的朋友,不升华自己的道德修养,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上是过不去关口的。

3、要想摆脱烦恼,就得克服习气。大量的烦恼都是因为自己的习气造成的。因为不良的习气,使得他人反感自己,如果自己不从受到打击上反思自己,那么就永远也摆脱不了烦恼,命运对自己来说就总是不好的。所以必须要学会自责。

4、认错和纠正错误的恶劣态度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是轻浮、自傲、不虚心的表现。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自己的关口加重。所以必须有想深入领悟认识和纠正错误的态度。如果态度端正了,就说明修养在入门。因为这意识到要掸去身上的灰尘了,从而离佛性近些。

5、持戒(律己)、学习和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分钟热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和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目的与意义必须明确。不能稀里糊涂。一定要知道它是在帮助自己做人,是作为人应该学习和做到的最起码行为要求,也是使自己摆脱烦恼的必要途径。

6、不要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其实,在思想领域自己仍然非常幼稚。所以,我们必须要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纠正自己的不足,真正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去做,而且热情主动地去做,那样自己才能真正有所提高。

7、等待无效。道德修养不提高,靠熬靠挺最终是过不去的。必须从现在就要做起,提高自己的修养。

8、学会主动、热情地慰问老人,特别是儿媳要经常主动接近、热情关心和慰问公婆,这是礼貌和善良的表现。不要冷漠,不要不管不问,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9、在老人和领导面前要学会必要的礼貌。特别是儿媳在公婆前,要注意不要手舞足蹈,不要张牙舞爪,不要目中无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长幼不分、目无尊长,不要懒惰,不要我行我素、胡作非为。

要学会在公婆等老人面前主动热情地关心、照顾、慰问老人,柔和贤惠,勤劳肯干,中规守矩。这些都是持戒的内容。有了疑惑或反面意见要在尊敬老人和领导的前提下,在适当时机,以合适方式和颜悦色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顶撞老人和领导,不要目中无人。

10、要学会热情待人,时刻想到自己的言行是否对别人造成伤害,不能动不动就摆脸给别人看,不要情绪化,不要连五分钟的稳定情绪都稳定不了。一定要注意修养。

11、对于自己缺失的道德一定要设法补上。要谦虚,要自责,要时刻想到道德,那么就会迫使自己努力学习并遵守道德行为规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懂礼貌的人。

12、家庭不和的主要原因,往往都是因为小字辈的道德严重缺失造成的。特别是儿媳,缺乏必要的孝敬心和行为,缺乏传统道德理念,缺乏道德约束,从而导致家庭矛盾。所以,做为小字辈必须要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会孝敬老人,学会持家过日子。老人也应该对小字辈予以一定的包容,允许对方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13、纸是包不住火的。妄想不改变自己的毛病,而只是靠遮遮掩掩蒙混过关,那最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后的下场只能由自己承担,苦果只能由自己品尝。

14、不要嫌别人对你不好。作为小字辈的你应该首先注意的是你对老人怎样?热情吗?关心吗?照顾吗?还是我行我素,孤僻自私?注意你可是小字辈,叫老人首先要尊敬你?你是不是在开玩笑?

15、不要胡思乱想。不要认为我们所讲的道德规范不正确。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承传下来的正义的内容,是被无数人所证实了的,受益无穷的内容。难道你就那么特殊吗?认为道德不正确吗?赶快纠正自己的不足,不要胡思乱想,不要做无用功而耽误时间。

回答4:

持戒可以让我们内心清净 调伏烦恼和散乱
通常指五戒 杀盗淫妄酒
阿弥陀佛

• 不 杀 戒
●释 名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命,是曰杀生。
堕胎胎儿死,犯杀戒。自杀亦犯杀戒,与杀人罪同。

●制 意
一、由杀生害命,罪业深重,不堪入道。
二、杀害众生,违背大悲心故。
三、背恩养故,众生皆我过去生中父母故。
四、伤善缘故。此生结冤,后世不相度故。
五、悉具佛性,应敬不轻,岂可杀害。
六、违背菩萨无畏施故。
七、乖四摄行故。以杀害众生则不得摄化故。
八、杀生夺命,超过盗其所有一切极多极贵之珍宝钱财故。
九、依众生故,乃得成佛,杀生何依。
十、三世诸佛法尔不杀众生故。

●次 第
一、人道应具恻隐之心,菩萨万行,以大悲为本,为存人道及万行之本,先须戒杀。
二、有情所重,莫过性命,为救物命,先制杀戒。

●具 缘
具五缘成犯
一、是众生。
二、众生想。
三、起杀心。
四、兴方便。
五、命断。

●轻 重
◎有逆罪、重罪、轻罪之分:
一、杀父母、和尚、阿阇黎、阿罗汉为逆罪。
二、杀人为重罪。
三、杀畜生为轻罪。
◎又就
一、能杀心(痴重、嗔贪次之。)
二、所杀生。
三、所用杀法。
而罪报轻重不同。(注:此指犯戒后果报,不是指犯戒罪)

●开 遮
开缘有三:
一、为救多数之人。
二、为救三乘圣贤,以慈悲心杀害凶徒,宁自犯杀戒堕入地狱,而不令此恶人犯五逆罪。
三、狂乱心(即严重之精神病),见火而捉,如金无异,见粪而捉,如栴檀无异,乃名为狂。较此轻者仍为非狂,犯戒则得重罪。

●犯戒果报
◎杀 生
一、堕三恶道。二、若生人中,多病短命。
三、所感外物,皆少光泽,不久住故。
四、心常怀毒,世世不绝。
五、心怀恐怖。
六、恶梦。
七、众生憎恶。
八、命终之时,狂怖恶死。

●持戒果报
◎戒 杀
一、戒杀即为修无畏施。
二、慈心增上,烦恼减少。
三、断灭嗔心,蠲除热恼。
四、少病、长命。
五、众生亲近,鬼神守护。
六、常无恶梦,寝觉快乐。
七、解除怨结,广结善缘。
八、无恶道怖,命终生天。
九、于未来世,富贵自在。
十、受持五戒,若念佛发愿,则必往生净土。(以下四戒例此)

●对 治
修慈悲行(参阅三忍三慈)
应起十种心(概分一切众生为十种类,于十种众生发十种心。)
一、安稳心。于恶行众生,欲令住善行故。
二、乐心。于受苦众生,欲令乐具不尽故。
三、慈心。于怨憎众生,不念加报故。
四、悲心。于贫穷众生,欲令远离彼苦故。
五、怜悯心。于享乐众生,欲令不放逸故。
六、利益心。于外道众生,欲令转信佛法故。
七、守护心。于同行众生,欲令不退转故。
八、我心。于一切摄菩提愿众生,取如己身故。
九、师心。观彼众生,求大乘道,进取积集, 具足功德,我当遵之如师,从学或私淑之也。
十、尊心。观彼众生,求大乘道,进取积集,具足功德,我当尊重恭敬,不可轻视也。

回答5:

戒定慧三位一体,持戒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智慧、就是禅定,真正的三昧不是坐在那里不动,而是做一切事而不住著一切事,这就是持心戒,就是无出无入的首愣严三昧。而智慧也就是持戒,就是禅定,无智之人不会理解持戒的要义,是不会有持戒之心的,能持戒律,心不放逸就是禅定。怎么样修禅定呢?不住于相就是禅定,即无能住之心又无所住之相,度一切众而无度生之想,这种定心就是空性的智慧。
戒在生活中具体要怎么做呢?那就是持一切禁戒而不要有持戒之相,做一切善事而不生行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