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故事进行哲理简析?求答案,谢了!

2024-11-26 08:23: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孙权劝学》一文,来源于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所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一书。全书共294卷。《孙权劝学》一文,主要记叙三国时吴国开国皇帝孙权规劝他的大将吕蒙努力学习的故事,这篇文章说明了想立志成才,有所建树,必须努力学习。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这种职业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孙权劝学》一文,采取了追忆往事的形式,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初,权谓蒙曰----乃始就学”。第二部分:从“及鲁肃过浔阳----结友而别”。第一部分追述当初孙权对吕蒙的规劝吕蒙和开始就学。第二部分记叙鲁肃对吕蒙就学后才略大进的赞赏,说明吕蒙学习的效果。第一部分以“初”字领起,表明追忆;第二部分以“及”字相承,表明是第一部分情节的继续,与之形成一体。可见构思精湛,结构严谨。

课文涉及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采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全文扣住两个词“善劝,授劝”,记述了两段情真意切、生容毕肖的对话。

第一段是孙权和吕蒙的对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从语气上蕴含着上级对下级命令式的语气,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一开始,孙权提醒吕蒙,担当军国重任,要参与管理军政大事,不可不认真读书。道理说得虽简单,且带有几分命令口气。切合孙权吴国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吕蒙没有接受孙权的规劝,他是一个战将,以“军中多务”谢绝了。孙权立即意识到吕蒙对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对自己所说的“学”有误解,于是,便对于“不可不学”的“学”进一步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段对话是孙权的现身说法,具有三层意思,其一阐明自己劝学的本意,不是要吕蒙钻研经学做经学博士,而是要他广泛阅读,增长见闻,能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军国大事的借鉴。这样,就澄清了吕蒙的误解。“三国志.吕蒙传”裴注引晋虞溥《江表传》中称,孙权建议吕蒙宜急读的书是《孙子》、《六韬》《左转》、《国语》及“三史”,可作为这句话的注脚。其二,以自己的繁忙情况同其他人(包括吕蒙在内)相比,含蓄地批驳了吕蒙推辞的理由。其三,现身说法,以自己学习的大有收益进一步阐明“不可不学”的道理。孙权的确是个好学的人,据《江表传》称,孙权少时曾历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即皇帝位后,还在读“三史”及诸家兵书,(见同上裴注引),所以他很有资格现身说法。这段话有理有据,情深意切,体现了孙权对吕蒙既严格要求,又十分关怀的军臣之情。由此也可以看出孙权作为一国之主的气度和修养。孙权的一劝再劝体现了“善劝”“会劝“劝而有法”。吕蒙对孙权的“初劝”“不授”,孙权变换方式的再劝,这样吕蒙终于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由“不授劝”到“授劝”,可想而知,吕蒙的灵魂深处受到了极大的波动。目前,农村学校的学生受到社会,家长打工热潮的冲击,不少学生厌学,认为没文化也可打工挣钱,这是他们的误解,身为教育者的我们,也可效仿“孙权的劝学之法,”难道说我们就不能成功吗?“他山之石可借一用,”不妨你也试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学会“善学”“劝之有法”。

我曾经劝过那些厌学的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上,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目前,大部分认为大学生都不分配,上学没有用,不学习也能打工挣钱,这种想法对吗?从打工来看,有三种打工者。一等打工者辞老板,工资待遇由自己说,这种打工者的工资年薪几十万(每月的工资最少一万多,纳个人所得税,每月的数字比干了三四十年的教师的月工资还高的多),这是有知识技能的打工者。二等打工者是老板辞职工,任凭老板使唤,工资待遇由老板说。为了不被辞退,只有拼命地干,以讨老板的喜欢。三等打工者出去带几百元钱,没钱回家了,因为没找着活干,没有老板要,你愿意做哪种打工者?这样分析学生就会转变认识。

因为孙权“善劝”,所以吕蒙最终还是授劝,吕蒙这位出身贫贱,”“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据《三国志.吕蒙传》的将军,开始发奋学习了。他不独自己认真读书,还能为已故几个大将的子弟“择师,使辅导之”,(同上)可见他对学习的认识深刻多了,这不能不说是孙权“善劝”的效果呢?

前者是正面交锋,后者用了侧面描写,运用鲁肃同吕蒙的对话,点出了“授劝”的效果。鲁肃过浔阳,经同吕蒙议论,大惊道“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原来,行伍出身的吕蒙,在鲁肃眼里,只不过是一个赳赳武夫。对他是有几分轻视的;但听了他的议论和建议(据《三国志.吕蒙传》,其时吕蒙曾向鲁肃 提出五条对付蜀将关羽的策略,鲁肃颇为赞同),深深感到吕蒙才略大进,前后判若两人,故而禁不住发出了“非复吴下吕蒙”的赞叹。这句话里充满了敬佩,奖掖和友好的激情,似乎还带点偏爱的玩笑味儿,这也完全符合鲁肃这位年长于吕蒙而又老于谋略的主将身份。吕蒙对鲁肃的赞赏是何态度呢?他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里充满了对自己长进之大的自信、自负;并且还对鲁肃能及时了解自己,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可以看出他坦率豪爽,英气逼人的性格和气度。

《孙权劝学》是一篇生命力极强的佳作,尽管几千年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当今改革开放,大学不分配的年代,更具有重大意义,这篇文章告诉青少年以及所有的人群,一个什么道理呢?从孙权这方面看,他从关怀爱护部下出发,劝吕蒙认识要胜任本职工作,正确处理好军国大事就必须加强学习,具有远见卓识的道理。这也是本文生命力的源泉。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又怎么去权衡师生的成绩呢?这也是教育领导者,以及所有的人群深思的大问题,我想要培养学生象吕蒙那样,做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是一个多面手的人,适合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教育领导者要向孙权那样具有远见卓识。不能仅凭一张试卷给师生“定格”。教师的工作成绩仅凭一张试卷吗?孙权是一国之君,他是怎样权衡人才的 呢?不好请多看看《三国志》吧!从鲁肃赞叹吕蒙的话语来看,生动地说明了学与不学大不一样,只要能认真学习,就能增长知识、智慧和才干。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个别厌学的人,教师问他为什么不学习,他却说“学不会”真的是学不会吗?是由于不学才不会的,有时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怕吃苦就不去学了,结果造成了恶性循环,最后产生了厌学,直至辍学。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文中借助权威人士鲁肃之口,赞誉吕蒙“非复吴下吕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也体现了“孙权劝学”之“善劝”和吕蒙授劝的效果,结尾再现主题。尽管司马光之意在于推崇孙权的英明,而我们却从中看出:人的地位有高低之分,工作有专业之分,但不管处在什么地位,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你想要立志成才,有所建树,那就非学不可,人生在世“不可不学”

非原创

回答2:

指别人已有进步,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这原是鲁肃夸赞吕蒙学有长进的话,后以形容对人重视,另眼相待。

回答3:

以下为个人认识
士别三日中三日本身是概指一段时间,以为某个人很长时间未见,过后再见已经不在像之前的那个样子了。而引起变化的原因就是时间,在未见的时间里,或者是那个人本身思想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周围的环境使得他发生了变化。所以我的理解是,只要时间在变,我们对人的看法都必定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