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较快,中外文化合作方兴未艾,一些文化企业在海外落户。文化“走出去”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文明曾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正越来越引起世界新一轮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为当今世界时尚和文学、影视作品提供了创作灵感,成为热门题材。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生活也都在或多或少地受着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一切说明,世界需要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文化还远不是国际主流文化,文化竞争实力与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很不相称。有资料表明,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其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其余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我国的电视节目、报刊及通讯社的报道在国外“落地”的不多,“落地”之后观众、读者也不普遍,特别是在华人圈以外的影响力比较有限。这种状况直接决定了我国在国际话语权格局中居于劣势,我们的声音往往被西方强大的话语所淹没,我们的主张得不到全面宣示,我们的利益缺少可靠的舆论保障。很多国外民众对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知之甚少、存在误解,有的国外民众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改革开放以前甚至是解放前。甚至一些国家利用强势文化力量诋毁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干涉中国内政外交,渲染中国落后的方面。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完全可以而且必须理直气壮、全面客观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真实情况,展示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示我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毫不畏惧、毫不动摇、毫不松懈地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我国文化“走出去”,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最根本的基础。要深化文化体制文化改革,把握时代发展方向,弘扬传统文化魅力,吸收现代文化精髓,融合各国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确立适应时代和国情世情、具有普遍价值的核心文化理念,使中国文化始终保持鲜明的时代性、本质的先进性、强烈的感召力,提供治理全球性问题的不同理念和思路,占领国际文化的制高点。
我国文化“走出去”,要更多地展示我国现实情况,展示我国各族人民当代精神风貌。客观地说,我国“走出去”的更多是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也是符合了西方猎奇的心理。我们的戏曲表演在海外引起轰动,更多的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服饰、布景及演员的奇特步法和优美动作让他们感到新鲜好奇,而并非他们真正看懂了戏,真正与剧中人物产生了共鸣。其结果是外国人,主要是西方人记住了熊猫、中国结、舞狮子、气功武术等中国符号,却依然对中国社会存有偏见和误解。因此,我国文化“走出去”应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当代的中国,一个发展中的中国。
我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个长期发展、逐步积累的过程,必须科学谋划,制定长期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文化传播和交流。在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方面,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梯度扩展。亚洲地区特别是周边国家,与我们血脉相连、文化相近,对我国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较强的认同感,可以作为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首选目的地。非洲、拉美国家政治上与我互信,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经验有浓厚的兴趣,双向交流日益频繁,可以作为我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二级目的地。欧美国家目前居于国际文化主流,中国的硬实力尚不具备使其认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我国与欧美国家文化交流的重点应放在有效展示、沟通理解、求同存异上。
我国文化“走出去”,要遵循市场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有针对性、讲究策略。要研究如何克服文化差异、思维差异、语言差异,以其他国家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能够理解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媒介开展文化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快我国传媒全球覆盖步伐,提升我国传媒的话语权。要扩展文化传播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电子图书、动漫等新媒体新技术的作用,扩大受众范围。要重视文化内容建设,使“走出去”的文化有吸引力、有品牌度、有穿透力,能够引起国外民众的共鸣。
我国文化“走出去”,要与经济“走出去”齐头并进,形成“双轮驱动”、互补互促的良好局面。要把经济“走出去”的每个企业、每个自然人都视作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把所有国际经贸交往活动、项目都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要积极提升“走出去”的企业和个人的素质,在境外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加分。文化活动要为经济活动搭台,经济活动也要助推文化传播。要把在境外举办的经贸活动与文化活动很好地统筹结合起来,架文化之桥,拓经济之路。
我国文化“走出去”,要统合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执行统一的文化“走出去”策略,充分发挥文化、外交、商务、旅游、体育等部门及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要加大对文化“走出去”的投入,提升国民素质,挖掘文化交流渠道,建立文化贸易网络,帮助有关机构、个人和企业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要用好世博会、奥运会等大型国际交流活动平台,强化中国展示的文化内涵,艺术化地传播核心价值观。要特别重视民间组织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使其发挥对外联系广、工作形式多样化的优势,“润物细无声”地传播中国文化。
我国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对外交往的日益深化,为文化“走出去”创造了越来越有利的条件。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勇敢地参与国际文化竞争,不断壮大力量、扩大影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