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在现代信息社会,企业管理的本质和核心是沟通

2024-12-22 20:30:3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眼下,很多的国内企业都纷纷受到国际一流企业的成功指引,大力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纷纷邀请咨询公司或在公司内部组成强力的写作班子进行企业文化的起草和提炼。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沟通理念、学习理念、市场理念、客户理念……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就企业中的沟通而言,无论行文修辞如何,其本质无外“坦诚”二字。中广核的经营者以实际的行动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在企业中创造真正的坦诚精神。我们不妨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根部目的来做一审阅和回顾:两个人或多个人进行沟通,言语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的载体,要传递给别人的就是信息本身,说的越多为的就是为了他人了解更多的信息,从而达成互谅互解,形成合力。作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事务越来越杂,参与的人员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在加强沟通的同时,提高沟通的效率。沟通要想有效,就要求沟通的过程中能尽可能地用最短的时间、最简约的方式,传达最真实、准确的信息。适度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是必要的,但是过分强调沟通方式和技巧势必会让企业在沟通环节上付出大量的成本,直至形成缺乏坦诚的氛围。更有许多企业,口头上宣讲“坦诚沟通”的理念,从领导开始却只是喜欢听好话,不容有不同的声音。在各种议题的会议上,领导大谈沟通要坦诚,大家要放开心扉。但与会的人员却一点都“不坦诚”,总在揣摩老板的心扉,不厌其烦地重复和扩大老板希望听到的话,而对于公司存在的问题却如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不痛不痒地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和提出“我们总的来说做的不错,还有改进的空间”。和杰克·韦尔奇先生在他的新作中表达的一样,笔者在这里所说的“不坦诚”,也不是指那些恶意的欺骗,而是指不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愿意直截了当地进行交流,更不会无所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我们不能说这都是老板的错,的确是员工的行为造就了这样一个虚伪的氛围。但是,坦诚的沟通是需要真诚的对象的。一方提出自己真实想法的时候,另一方是否会真正深入地去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原来想达成那样效果的一个举动或言语会给对方留下这样的感觉。员工们不愿意开诚布公地在企业里发表自己的言论,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评论保留起来,更多的时候,在公司里能够坦诚沟通的对象都是要好的同事和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不受伤害。无论是显性的还是潜在的,每个坦言的人都不希望会收获任何形式的伤害,否则这个坦言的人就会变成沉默的人或虚与委蛇的人。人们避而不谈,以免激起上级的反感和其它人员的反感,他们甚至粉饰太平,以维护自己或小团体的利益。官僚作风、阶层制度、公司政治和虚伪的礼数就是这样产生的。而在组织中能够直接作出伤害动作的人呢?就是我们的上级、我们的老板。人们很轻易采取一种自私的行动--掩盖和敷衍别人。因为人们并不清楚假如坦诚不公地将真实讲出来后,会让其它人多么难堪、难过,甚至激起反击。人们知道假如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意见说出来,让别人听到不好听的话,是要冒着得罪别人的风险的。一般而言,企业中的问题都是比较复杂的,是涉及多个部门的。我们既难判定到底是谁应当负主要责任,也可能会一下子得罪很多人。这样一个风险,一定会让这个直言不讳的人变成上级或老板牺牲的对象。那么,个人又如何会选择“用短期内毁掉个人来换取企业不在长期后被腐蚀”呢?不要坦诚,每个人都可以保全颜面,大家仍然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地一起共事,公司也可以缓慢地发展,取得一些看似不错的进步。这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事实,我们不必为了公司的快速发展而主动地思辩、争论、进取。“谦受益、满招损”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箴言。当我们在公司会议上,一个个按照职位大小礼貌地顺序发言,强调市场的艰难、人员的不足、激烈的竞争,然后表白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现有的业绩时,难道你不觉得我们仍然很自满?!这种自满就是我们任意我们的不坦诚滋生的恶果。缺乏坦诚会从企业的根本上动摇我们快速成长、锐意创新的根基,会让企业成为一潭死水而失去活力,会阻碍对未来布满憧憬和思考的人们在企业中贡献自己的才华,会让对手开怀大笑因为他们毫不费力地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优秀人才。而缺乏坦诚的企业,又会得到什么呢?

回答2:

企业管理的根本是利用各种方式驱动人们根据企业制定的目标前进。而驱动人们的方式是沟通,利用沟通来激发每一个人的意愿,利用沟通来灌输企业的未来,个人的未来等等。如果没有沟通,再好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仅仅有沟通,仅仅有沟通技巧,那也是不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