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参照公务员进行管理,但是是事业编制。具体的可以看下面哦。
“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就是享有公务员待遇但实际是事业编制的工作岗位,其待遇和标准基本与正式公务员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就是没有公务员编制而是事业单位编制。因为中国财政供养人员太多。精简机构,进行机构改革势在必行。而公务员队伍不可能继续膨胀。 所以一部分机构、一部分人员就归入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不是公务员,如果想直接调入行政机关当公务员是不行的,因为国家有规定,公务员凡进必考。
行政编制也不一定是公务员,至于属于政府序列的单位的行政编制人员才属于公务员如:市政府、公安局、财政局、农业局等。另外有一些不属于政府序列的单位也有行政编制,这些人员属于依照公务员管理所有待遇和公务员没有区别,如:地方党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和一些事业局。
事业编制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中央、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是有区别的,公务员全部使用行政编制,绝大部分参公(另有极少部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群众团体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使用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普通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在编人员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事业编制在编人员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党政机关,而公务员和通过考录的参公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