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一、进入新常态下的我县工业经济最新变化
今年8月份,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化发展阶段,我县工业经济增速和增量持续放缓,同时受到人力资源等要素资源持续增上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强,受上年同期基数高以及经济波动下行等因素影响,我县工业用电量增速出现2011年6月份以来首次增速低于10%(1、2月份除外)。
1、工业经济用电整体滑下明显。受国内经济形势趋紧的影响,8月份我县工业企业减产停产增多。8月当月,六大绿色产业实现用电7193万千瓦时,环比下降1.7%,其中中板材、纺织、新能源、食品、照明五大产业分别环比下降8.42%、5.68%、15.02%、18.19%、12.35%。仅早圆装备产业小幅上升了6%,六大产业8月份的集体下滑,导致全县工业用电的增速下滑。
2、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截止8月底,全县停产企业85户,其中今年暂时停产企业53户,土地拆迁治理企业32户,较去年同期新增27户。在全县1310户一般纳税人企业中,8月份当月用电环比下降的企业达到269户,占比达21%;516户一般规模企业中,136户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占工业企业友禅总数的26.3%;194户企业当月产销售低于去年同期,占企业总数的37.6%。
二、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主导产业链条向高端攀升。以现有龙头企业为主体,排出为其配套的上下游项目,进行针对性招商选资,重点突出闽商企业招引。在土地规划和信贷支持上予以倾斜,引导绿色食品招引培育龙头企业;绿色纺织完善印染环节,做大化纤产业规模;绿色板材发展家具等终高端产品等,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领域和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力争年内各主导产业内部实现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与配套合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继续做大绿色纺织、绿色板材等传统产业规模的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三是做大新兴产业规模总量。设立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扶持专项基金,加大好睁尘新兴产业项目土地指标、融资、用工等要素保障,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和软件、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
(二)实施培大扶强战略,打造骨干型龙头企业
一是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程。围绕29家大企业(集团)年度培育目标,引导各类要素、各种资源、各项政策向列入培育的企业集中。同时,引入战略管理咨询机构,对企业发展进行全方位“会诊”,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龙头骨干型工业大企业(集团)。二是实施“百企升级”工程。对全县所有规模企业按区域分类,安排乡镇、部门负责人挂钩帮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方位服务。实行企业问题分级会办制度,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三是实施规模企业“工业再造”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对排定的37户有能力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量身定做扶持政策。
(三)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大力推行科技创新券。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券引导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二是加快打造泗阳品牌群体。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品美誉度,加快形成泗阳品牌群体;三是全面推进企业“两化融合”。以“数字企业”创建为抓手,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四是大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通过组织企业家进名校、进名企学习考察活动以及建立企业家俱乐部等方式,加强本土企业家管理能力培训,着力培育企业家创新思维,增强创新管理意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园区
一是化纤产业园。积极承接苏南纺织产业转移,做大园区规模。充分发挥化纤产业集群、新晨化纤、海欣纤维、聚润纺织等骨干企业引领辐射作用,鼓励企业走配套发展之路;加强印染环节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我县绿色纺织产业发展配套能力。二是轮毂产业园。围绕铝合金材料、轮毂配件、模具、涂装等环节开展招商选资,延伸完善轮毂产业链条,发挥轮毂产业创新中心作用,加大轮毂产品、设备自主研发力度。全力推进长青铝业、华晋铝业、士弗瑞轮毂等项目建设,全面投产达效。三是食品产业园。依托现有的洋河产业园、御珍酒业,加快酿酒产业发展,将我县酿酒产业打造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好彩头、福润肉类、顺祥食品等龙头食品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外引内培,加快形成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