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在千年的封建历史中用切身经验总结了很多发人深省的经典名言,这些俗语在后世的演变中经过层层筛选流传至今,娶妻生子自古以来就是人生的大事,在没有网络科技的封建社会,古人的择偶标准是怎样的?民间曾经流传这么一句话叫做:“宁娶寡妇,不娶生妻”,什么是“生妻”?有什么讲究?
为何古人会宁愿选择丧夫的寡妇,也不愿意娶从未嫁人的“生妻”?古人的经验并非是无稽之谈,他们的很多经验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而来,这些看似落后保守的俗语其实寓意深远,结合时代的大背景更能体会到古人的无穷智慧!婚丧嫁娶在古人心中是头等大事,他们不应封建保守地选择处子作为妻子吗?怎么会愿意接受守寡女人呢?抛却一些固有偏见,这和女子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除却颜值,男子考虑更多的竟然是这三个方面!
在三六九等的封建社会中,“生妻”是指十五六岁貌美如花、不谙世事的女子,她们年龄尚小,大多不知人间疾苦,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是极高的,这些年轻妻子不懂人情世故、不精待人接物,经常会被人抓住把柄被人耻笑。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苏武的生妻,《汉书》中曾有记载:苏武在前线英勇打仗,由于兵败下落不明,他的妻子在寻得无果后选择改嫁,当时苏武接到书信之际,他十五岁的妻子已经嫁的他人。且不说生妻的做法正确与否,光是她火速般的改嫁就让人唏嘘不已,这种行为对于在刀光剑影中的苏武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
古人对女人的要求是从一而终,一些丈夫还在就改嫁的女子是被人不屑的,这汇总女人不仅会给丈夫家人抹黑,还会带去不必要的忧虑烦恼。而寡妇则是死了丈夫的女子,她们相夫教子,知书达理,在经历丧夫之痛后更加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和家人相处,因为吃过世间苦累,所以更加懂得体贴珍惜。
第二:体质差距、劳动当先封建时期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当时科技落后,很多家庭的收入都是依靠夫妻双方,对于名门望族来说,女子只负责貌美如花、风情万种即可,但对于平常人家,女子的能干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女子纺花耕种,样样都需要技巧。生妻年龄较小,无论是家务还是农活都极为生疏,这会极大增加家庭的压力,遇到一些好逸恶劳的生妻,那几乎是极大打击。而寡妇则是从生妻成长而来,且不说她们的动手能力,光是考虑周全的家务活就不用家人操心,这很大程度减少了丈夫的压力。寡妇本是一届弱女子,为了生计,不得已“为母则刚”,从青涩无知到成熟勇敢,对于想要过日子的男子来说,寡妇远比“生妻”更加合适。
第三,生育风险、性格差异古代女子虽然嫁人较早,但她们的各项器官实质都并成熟、发育还并不完善,这种情况下怀孕很容易产生生育隐患,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如果生妻因难产而亡或者落下病根,那将会极大增加夫家的压力,而寡妇相对来说较为成熟,她们懂得如何照顾自己、保护孩子,古人强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子在择偶的时候更加看重一个女子的生育能力。很多人会觉得一些寡妇是年老色衰女子,其实不然,这些女子因为嫁人较早,年龄一般都是二三十岁,放在现代社会是极好的婚嫁年龄。从性格上来说,大多数男子都喜欢知书达理、温顺贤惠之人,不同于现地社会的自由开放,那个年代的撒娇卖萌是狐媚的表现,寡妇相对较为稳重,不仅可以让丈夫无忧奋斗,也能给公婆、孩子一个较好的成长环境。
女子是一个家庭的纽带,事关三代,在先成家后立业的封建社会中,成家就是要找一种相濡以沫、互相依偎之人。有人说:从古至今,众人都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哪怕是在三妻四妾的封建社会中,男子也希望可以觅得良人共度一生,他们之所以不愿意选择生妻主要是为了老有所依、老有所伴;有的人说:在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中,众人讲求灵魂上的平等、三观上的契合,无论生妻还是寡妇,众人有更多追求真爱的机会。现代社会虽然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在嫁娶时依然要慎重考虑,毕竟伴侣乃是一生所伴!
在中华文化漫长的发展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文人墨客的演绎下,早已呈现出蓬勃之势,那些字斟句酌的锤炼之语,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美感,也能让人在品读中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可谓是集智慧和才华为一体的文学艺术。譬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便为具有人生哲理又朗朗上口的佳句,其实除去这些辞藻华丽的句子之外,还存着另外一种朴素的表达,那便是俗语。
俗语虽说在艺术性上不能和骈文相提并论,但是其中也凝聚着民众智慧,并在生活中的总结中层出不穷,这些带有启迪性的说辞,在民间流传甚远,成为老一辈人传授经验的凭借。俗语大多有趣生动又诙谐幽默,让人难以忘怀,一句俗语有言:“宁娶寡妇,不娶生妻!”从字面意义上似乎很难理解,这句俗语到底是何意?什么是“生妻”?不妨从细节处慢慢审视,追求其意义。
其实这句俗语有着很浓厚的封建思想,和社会现状以及人文思想相悖。“寡妇”一词很好理解,就是指那些已经成婚但是丈夫离世的女子,她们遭遇了人生打击,失去了家庭的支柱,还可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让她们的人生陷入到更困窘的境地中。当然也有很多人十分同情这些女人,特别是在封建时代,寡妇们的行为举止将受到更多关注,致使她们面临再大困境,也不会随意和异性交往。
这就导致寡妇再婚的情况很难发生,虽然不少人会理解她们生活的不易,但寡妇要面临着夫家的压力,不得不选择独守一生。有人或许会认为这种遭遇十分悲惨,其实俗语中的“生妻”处境更为困苦,什么是“生妻”?俗语:“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到底是何意?其实所谓的“生妻”本义指的是年轻的妻子,在《答苏武书》中便有“老母终堂,生妻去帷”的描述,而这也就能够明朗,这个词语是丈夫尚在便改嫁的女子。
当然改嫁也会分为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主动离家,譬如不知道苏武消息的苏武妻子,就主动离家改嫁,还有被“休”之人,她们受到封建思想的约束,被丈夫以“七去”为由写下一纸休书,所谓“七去”在《大戴礼记》中有描述“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总而言之,这两种“生妻”都是难以被世俗所接受的,她们的身上有着被抛弃的印痕。
这就能够轻松地解释,为何俗语中有着偏向,宁愿娶寡妇也不愿意娶生妻,其实是对于“生妻”的一种贬低。更让人惊诧的是,那些被休的女子,往往连娘家都回不去,因为古人十分重视教条,娘家或许会认为这些女子会抹黑家族名声,就会阻止她们回家。这样一来这些悲惨的女子们便会陷入更难的困境内,留给她们的选择也并不多,有人直接了结生命,有人选择遁入空门。
结语
这句俗语其实印证着一种封建思想,是对女性不够尊重的体现。但好在如今多数人已经秉持着男女平等的观念,在生活中处处给女性以尊重,构建出平等的局面,不会再轻易地以各种糟粕思想给予女性束缚。也因此社会思想变得更为宽容,让男女均有自由的空间可以实现人生价值,不用囿于各种遏制人性的教条当中。当然基础的道德观念仍需具备,对感情的忠贞之心不能抛弃。
在封建社会时期,寡妇是死了丈夫却还要守着家照顾一家老小,肩负起男人的责任,而生妻都是被丈夫休掉的女人,只能离开这个家另谋出路改嫁他人,一个是丈夫死了还在家里的女人,一个是改嫁的女人,所以才宁愿娶寡妇也不娶生妻。
其实结婚本来就是人生的大事,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娶媳妇的时候,宁愿娶寡妇。都不愿意娶被丈夫休掉的妻子,因为这种女的一般都是犯过错误的。
这是因为古代人比较封建认为如果丈夫还在而另外改嫁的话,就是没有道德。品行不好。所以不娶生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