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升幅已达到6.5%,虽然主要是粮食、食用油、猪肉三大食品和液化气、成品油等燃料价格的上涨,但这种结构性的价格上涨,如果不及时控制,就有发展成明显的通货膨胀的可能。从现象上看,有三个征兆:一是CPI逐月走高,并且升幅已连续数月超过6%;二是生产资料、住宅等在CPI统计中反映不明显的价格也在加快上涨;三是股票价格虽然下跌,但仍处在历史高位,其财富效应对消费品价格上升还在发挥影响。
从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分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钱多货少”。有人认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摆脱了商品长期紧缺的阴影,市场繁荣,无所不有,不会出现“钱多货少”的情况。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它反映了我国消费品和投资品市场百业兴旺的现状,但是忽视了通货膨胀与紧缺经济不是完全对等的经济现象。西方发达国家不是紧缺经济,市场长期处在商品供给相对过剩、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但是仍然会出现通货膨胀。我国经济现在也已经摆脱了商品紧缺的影响,一般不会再出现过去那种商品紧缺性的通货膨胀,但是不能绝对避免商品相对过剩情况下的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经济中货币流动性过大,货币投放的速度过快,以及流动性大的货币(现金和活期存款)增长偏快,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加大,存在着物价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因此,要防止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而防止通货膨胀首先要把着力点放在防止经济过热上面,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和“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同时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这两个“防止”虽然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但也各有特点。防止经济过热,主要应该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过多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住宅需求、股票需求的拉动作用。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多次采取紧缩银根的措施,有些措施已达到历史上最严厉的程度,这对于防止通货膨胀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目前采取的措施见效还不是很快,主要原因是:我国近几年货币增发过多主要不是银行主动投放的,而是由于外资流入过多,顺差过大,被动投放的;企业投资欲望强烈也不仅是银行贷款较多,而是由于企业利润增长较快,自有资金充裕;政府投资较大,也不仅是一般性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而是由于政府批地收入较多,城市建设搬迁规模过大造成的。因此,防止经济过热不仅要紧缩银根,而且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本及外贸双顺差的增长过度、企业利润增长过度和政府土地开发过度这三个“过度”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见效。因此,经济增长偏快要逐渐转慢,经济热度要逐渐降温。
对于第二个防止,也应该根据经济发展中新的情况,采取新的措施。首先明确防止通货膨胀要建立在防止经济过热的基础上,只有经济过热的隐患被消除,物价稳定才有牢靠的基础。其次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直补标准;发放生猪补贴和油料、奶牛良种补贴,稳定农业生产,保证价格上涨较多的农产品能满足供应。第三要利用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条件,扩大进口一些在国内市场价格高、国外市场价格低的产品,调节市场余缺。同时,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关税,控制国内涨价商品出口。第四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对串通定价、合谋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按《价格法》查处。加强对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房,包括“两限”商品房价格和廉租房租金的监管,落实和完善商品房价格管理政策。
在控制物价上涨时,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是:要处理好合理的物价上涨与防止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物价上涨或下跌,虽然受到国家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影响,但也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资源性产品和环境保护价格(收费)偏低。无论是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少的国情相比,还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劳动者报酬和不少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品价格都偏低。这也是造成我国外贸顺差大,国际游资流入过多,企业利润过高,国内消费力不强的深层次原因。要靠提高劳动者报酬,深化资源性产品和环境保护价格(收费)改革,提高相关价格和收费标准来促进节约,减少浪费,逐步提高国内消费率,缩小外贸顺差。所以,合理的价格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和价格上升是必不可免的。关键是要把价格总水平上升幅度控制在合理的幅度内,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物价的表面稳定。要实现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高增长和低物价,这是新的形势下宏观调控的难点。需要综合运用货币、财政、国际收支(外汇、外资)和价格政策,尤其是要运用好外汇政策,处理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对宏观调控思想的进一步完善,是做好当前“两个防止”工作的指导思想。防止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都要着眼于“以人为本”,着眼于科学发展。通过“两个防止”达到经济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与自然的发展更加和谐、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