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钻研好的教材,但讲课不要照本宣科。
(2)组织好你的讲课,但不要成为其奴隶。
(3)经常从事你的学科的钻研,以保持对所授课的熟悉,但讲课生动自然。
(4)使你的讲课自然流畅,但不要靠自己的知识即席讲授。
(5)要准时上课,按时下课。
(6)每次讲课,先讲轮廓,以使学生对所授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为缺少期望比缺乏词汇更易使学生糊涂。
(7)不要期望学生去学习或理解你自己没有学过或不懂的东西。
(8)你的知识必须远远超过你所讲授的内容。
(9)不要以为注意琐碎细节就能补偿对事物整体的理解。
(10)不要用显示你的博学来压倒学生,学生感兴趣的是他们能学到什么,而不是你知道什么。
(11)不要以为自己比年幼的学生懂得多而骄傲。
(12)对于自己不懂的要勇于承认,但应能说出这事只是你不懂还是没有人懂。
(13)不要把一些学生的幼稚或无知当做愚蠢。
(14)对讲授材料重在理解,而不是“背诵”。
(15)除了一些记不住的数字外,不应看着笔记讲课。
(16)切不可向学生照读你发下的材料,如果学生是文盲,也就不会来听课了。
(17)带上备课笔记,但不要用它,好的演员是无需提言员的。
(18)讲课不要“满堂灌”,宁愿有点错误但力求生动,也不要没有错误而气氛沉闷,讲课不是科研报告会。
(19)避免单声调的讲课。应当领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你的内容而不是你的声音。
(20)用不慌不忙的速度讲课,在讲述难虑时,过快的速度易引起混淆,这会使学生厌倦。
(21)一个术语、一个概念只让学生使用一次是不够的。应要求学生思考并理解术语或概念所含的内容,而不是暗示。
(22)讲课内容应避免重复,但要注意学生是否能跟得上。
(23)讲课和表演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主题比台词更重要,而后者是台词比主题更重要。
(24)尽可能回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因为每个提出来的问题很少只是一个学生的问题。一个提问不是一次打扰,但也可以将问题汇集起来,在随后的讲课中讲解。
(25)讲课应以学生愿意学习作为前提,而不只是为了通过考试。
(26)考试应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一特定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就是通过学习形形色色可能考试的问题,而打好基础的。
(27)考试中不应出现你没有要求学过的问题。
(28)不必对学生讲有责任学习某门课。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服从和自尊的界限是很清楚的。
(29)教师的能力比名望更重要。
(30)经常表扬学生的成就,而不要因为学生的失败而指责他。
(31)不要为讲笑话而讲笑话,只在有利教学时,才讲笑话。
(32)不要嘲笑你的学生,但可以与他们一起笑。
(33)不要取笑你的学生,除非你希望他们取笑你。
(34)像学生对待你那样,认真对待他们。
(35)教学不宜过分严肃,应考虑怎样使教学有趣,怎样使你的讲课能学生。
(36)不要在课堂上发脾气,学生对你个人的情绪是不感兴趣的。
(37)尊重你的学生,他们也将礼貌地尊重你,学生是不会把教师尊重当做软弱的。
(38)不要将一些学生的亲近视为缺乏尊重,也不要将学生的不同意见个人反感。
(39)讲课时应面对学生,不要总盯着天花板、地板或黑板。
(40)不要以为学生只学你的课。
(41)不要以为学生在上课时睡觉就是他们对这门课厌恶或不感兴趣,昨晚他在熬夜上网。
(42)不要以为学生的沉默就意味他们已经懂了,也许他们完全弄糊涂了。
(43)讲课时不要开始快、结束慢,这表明你准备得不充分,材料已经耗尽了。
(44)讲课不要开始慢、结束快,这会使学生精疲力尽。
(45)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的语言。好的教学,应是教语言,而不只是单词。
(46)在讲新术语或新概念时,不要忘记强调,把他们写在黑板上,用这种方式重复,使学生有时间把它们记下来。但切不可每句话都重复,逐句重复使一堂只有讲半堂课的内容。
(47)不可混淆讲课和听写,前者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学生是积极地吸收并消化内容,后者是一个机械的练习,学生是为了以后的理解而被动地记录内容。
(48)好的讲课应是难易适度、条理清晰的。
(49)讲课时要表现出对自己所授内容深信不疑,即使你无能证明它们。
(50)讲课应给学生留下兴奋和详尽无遗的感觉,没有这些感觉,也许算不上是好的讲课。
(51)智力更多地决定于学习的质量,而不是学过多少。
(52)不要以为学生的学习容量是无限的,大脑的饱和极限主要取决于生理因素,而不是智力。
(53)不要嘲笑由于无知而产生的创造力。
(54)教育的主要挑战是在学生知识增长的同时,保持他们的积极性。一个好的教师应面对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55)老师不要给学生分等级,这样你才能赢得学生。
(56)不要混淆好的教学与好的考试,也不要混淆好的考试与好的评分(讲课是一回事,考试是另一回事,好的评价更是另一回事,好的教学应能掌握这三者)。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对
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理呢?
1、 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2、 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我平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的老师往往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办黑板报时,有的老师往往帮着学生设计、排版、画刊头、写美术字等,这种担心小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我在工作中力戒这种做法,结果是,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去找相关的板报资料,有的画画,有的写字,同学们兴致勃勃,板报很快就办好了。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
3、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还要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班是祖国的一个小小的分子,爱国就得爱我们班集体。平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原来,教室和清洁区的打扫,非得老师督促不可,有的学生甚至逃避劳动任务。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如梁雨辉、卢帆等经常带零食到学校,而且随手就丢。自从我让他们当了学校和班上的卫生协管员后,上进心越来越强,他们那些不良习惯都没有了。受他们的影响,学生懂得了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要自觉维护集体,都自觉地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现在,老师不在场,同学们也能认真打扫,班上的卫生工作经常受到学校的表扬。同学们不仅自已不随手乱丢乱扔,注意周围的环境,还监督别人,以防破坏周围环境。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我校今年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开展了“丢下的是垃圾,拣起的是品质”活动,并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花坛内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几个问题:
1、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
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我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学生全部来自城乡结合带和农村,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强。为了加强组织纪律性,我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在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的实际情况谈体会,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守纪的重要。从那以后许多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纪律,并能大胆地制止违纪的行为。
2、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的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诱导者。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工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3、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1.欲望的追求少点,
2.攀比的心态少点,
3.知足常乐的心理多点
4.心态平衡点,
5.根据自己的能力去生活吧,不要让别人的生活状况左右了你的心情。
6.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不要迷失了自己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