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生育期长,栽培过程复杂,田间管理技术要求高, 械化。行间中耕(松土、除草、灭茬等)、追肥、培土多使用锄铲式或旋耕式中耕机,苗期株旁松土除草,多使用旋耕锄、弹齿除草耙;中耕机架上装置除蜡剂喷洒装置,也可消灭株旁幼草。为了保证和提高机械中耕作业质量,并为以后机器收花创造良好条件,棉田应有相当的长度,而且地面平坦,无宽、深的横垄沟和积水洼坑等障碍;作业时,棉行两旁应留有适当宽度的护苗带,使用单翼铲。圆盘或板式护苗器、护罩,操作时应掌握适宜的耕深和行讲谏度。 机械化施药作业工效高,可在短期内控制害虫的发生和 蔓延,并改善劳动条件。棉田喷药,可采用常规喷雾、喷粉、弥雾、联合喷粉喷雾等方式,分地面喷药和飞机喷药两大类。
地面喷药机械又有用人力(背负或担架等)、机动、拖拉机或自走机器配带等类型。为使药剂能均匀地喷附于棉株的相关部位,拖拉机或自走机器配带的常规喷雾机,常配用由几个喷头围喷一行棉株的吊杆式喷雾装置。喷药时,需视所使用的药剂、地块大小和连片程度,以及当时的气象、植株等情况,选用适当类型的机具。同时要选择在三四级风以下天气进行作业,注意安全,严格掌握药液配制浓度与施药量,防止漏喷、重喷和滴漏。 机械化收获大面积棉田在棉花吐絮成熟时,可利用收花机进行采收。 用工多,且易遭病、虫、草和不利气候条件的袭扰,通过机械化栽培,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农时和作业质量,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棉田机械化种植的途径 棉田机械作业要有适于棉花播种(或栽植),尤其是中、后期田间管理和收花作业的机械。棉花的机械化种植管理主要包括棉田机械化耕地和整地、机械化播种、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施药作业以及机械化收获等几个方面。 棉田机械化耕地和整地可达到人力、畜力难以达到的质量(如耕地深度等),并可多工序联合作业,大大提高工效和作业质量,做到不误农时。使用的机具有犁、深松土犁、耙、*mb;W,镇压器开沟机、起垄机、筑畦机等,中国南方棉区间套绿肥的棉田,还有翻压绿肥的埋青机等。 机械化播种具有下子均匀、播深一致、覆土良好、镇压适度等优点。各道工序能一次完成,不仅工效高,且能较好地保蓄土壤水分,因而出苗率显著高于人力、畜力农具播种。棉花采用机械化播种技术,除节省种子外,还可减少出苗后间、定苗的工作量。有的播种机还配有施种肥、杀虫剂、喷除草剂、覆盖地膜以及下子情况和播种进程监视系统装置,可联合进行多种作业,并进一步保证和提高棉花播种质量。为便于以后的田间管理和收花机械化作业,播种时要求播行端直,行距一致,地头整齐。 机械化田间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施肥、施药等作业机械。
棉花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