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方法有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两种。
(一)表面淬火
钢的表面淬火一般分为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等。表面淬火使工件表层得到高硬度的淬火马氏体,而心部仍然保持原有的韧性。
1.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采用乙炔—氧(或煤气—氧)的混合气体燃烧的火焰迅速加热工件表面,至淬火温度后快速冷却(如喷水)的淬火工艺,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淬硬层深度一般为2~6mm。这种淬火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特别适用于大型工件、单件、小批生产。但加热温度较难控制,因而淬火质量不稳定。
2.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如图2—4所示,将工件放在通有高频(中频、工频)电流的线圈中,利用感应电流通过工件产生热效应(集肤效应),使工件表层(或局部)迅速加热并进行快速冷却的淬火工艺,叫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由于加热时间短,淬火表层组织细、性能好,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生产效率高,工件表面氧化、脱碳极少,变形也小,淬硬层深度易于控制,容易实现自动化。但设备费用昂贵,适宜用于形状简单的工件大批量生产。
(二)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和保温,使介质中的某些元素渗入工件表层,从而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通过化学热处理可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也可提高工件表面的耐蚀性、耐热性等。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有渗碳、渗氮、碳氮共渗以及渗硼、铝、铬、硅等。
钢件的渗碳应用较广。渗碳是将工件置于渗碳介质中,加热到单相奥氏体状态,保温一段时间,使碳原子渗入工件表层,提高表层含碳量,从而增加表面的硬度及耐磨性。渗碳工件材料一般为低碳钢。
渗碳工艺常用的有气体渗碳和固体渗碳。渗碳后,仍需对工件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
1、化学热处理——指将金属或合金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层,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常见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有: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铝,渗硼等。化学热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蚀性,抗疲劳强度和抗氧化性等。
2、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通过快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但热量还未来得及传到心部之前迅速冷却,这样就可以把表面层被淬在马氏体组织,而心部没有发生相变,这就实现了表面淬硬而心部不变的目的。适用于中碳钢。
(1)承受载荷不大,转速不高的轴:
20、35、45钢——正火
轴颈处要求耐磨性,45钢——调质后在轴颈处表面淬火+低温回火
仪表或手表中的轴,T10钢、YT12Pb钢——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2)承受交变弯曲载荷或(和)交变扭转载荷的轴,如机床主轴、发动机曲轴、汽轮机主轴:
45、40Cr等——退火(或正火),调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
(3)同时承受交变弯曲、扭转及拉、压载荷的轴,如锻锤锤杆、船舶推进器曲轴等:
30CrMnSi、 40MnVB等——退火(或正火),调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
(4)承受较大冲击载荷,又要求较高耐磨性的形状复杂的轴,如汽车、拖拉机的变速箱轴:
20CrMnTi、18Cr2Ni4W等——正火,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38CrMoAlA——退火,调质,去应力退火,渗氮
马氏体不锈钢轴——淬火+低温回火
奥氏体不锈钢轴——固溶处理,含Ti、Nb时固溶处理后进行稳定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