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死,叶片发黄是小麦锈病的症状。小麦锈病分为小麦条锈病、小麦叶锈病和小麦秆锈病。“条锈成条,叶锈散,秆锈是个黄褐斑”的经验之谈,正是对三种小麦锈病的真实写照。 叶锈病则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叶鞘上,茎秆和穗部很少。受害叶片出现圆形红褐色孢子。一般在叶片正面不规则散生,极少穿透叶片,到表皮破裂后,会散出黄褐色粉末。秆锈病在叶片上没有,主要在叶鞘、茎秆和叶鞘基部发生,严重时在麦穗的颖片和芒上也有,产生很多分散的深红褐色、长椭圆形孢子。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一是选育推广抗(耐)病良种,精耕细作,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二是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三是病苗区应单独收割,避免收割机跨病区作业,以免加速该病的传播。四是适期晚播。如果冬小麦播种太迟,会使小麦延迟成熟从而导致增加春季再侵染次数;过早播种则使秋苗受侵染的机会增加,导致越冬菌源增加。 化学防治:①药剂拌种是控制菌量的重要手段。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100 g 拌麦种50 kg、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80 g 拌麦种50 kg。拌种时将药液稀释,然后将药液喷洒到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后闷种4~6 小时 再播种。 ②小麦发病时,可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戊唑醇水乳剂、粉锈灵可湿性粉剂、烯唑醇等可湿性粉剂与多菌灵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小麦叶枯病喜低温高湿环境,如有小雨时,传播较快,更容易发生和流行。多风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麦田连作或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病害会发生较重,氮肥施用过多或播种量过大,也会加重病害发生,另外,小麦品种间抗病力也有一定差异。详细问题建议咨询高级农艺师付永。
小麦出苗后发黄要分清楚什么原因后,才能对症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