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为什么不一定是上帝 从经济学角度回答如下: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与顾客不存在仰视或是俯视的关系,因为,企业为顾客创造以商品为载体的价值,顾客用金钱作为酬劳来交换这种价值,谈不到人与上帝的关系。
而且,顾客也不需要一个虔诚的信徒,需要的只是一个能为其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人,如果是个人或组织,那么不用把顾客视为上帝,顾客也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反之,如果所提供的产品不是顾客需要的,即使烧香叩头消费者也不会对虔诚的信徒多看上一眼。
而且,现在这样一个事实摆在企业面前:即使把顾客当作是上帝,也不会获取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甚至被宠坏了的顾客会反复无常,经常发脾气,给企业难看,使企业忙前忙后,焦头烂额,却还讨不到顾客的好。随着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与思想文化的多元,顾客的结构、特征与思想也变的多元复杂,这时似乎应该摘下顾客头上的上帝光环,以发现的目光,重新定义一下顾客的身份。
“顾客是上帝”这个口号源于圣经:
【弗6:5-8】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要像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因为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
“顾客是上帝”的意思,是表明基督徒的工作态度,服侍顾客要像服侍上帝那样尽心尽力。
后来,这句口号也被一些不信的人引用。所以,顾客们不要自以为被称为“上帝”就可以
趾高气扬,呵呵。这个问题虽然谈到了顾客,看起来好像与经济学有关,其实无关。
非常不合理,既然撤到上帝却要从经济学角度来回答。这句话本来就是拿“上帝”这个宗教之义来塑造成的,却要从经济学角度上回答,根本是回答不了的。
顾客就是顾客。你可以服务顾客、可以满足顾客。但你不用把他当上帝。因为他是顾客!
这个世界邪论一推~ 希望不要被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