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历史沿革大概是怎么样的?

都有哪些殖民地历史?
2024-11-24 10:57:0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早期历史
  公元3世纪,马来人将新加坡的主岛命名为蒲罗中,取意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後来,新加坡又被赋予海峡之邦的别誉,因而先有早期的华人移民以Selat (海峡)为本源,呼其作石叻。1330年,中国元代航海家汪大渊首次来到新加坡,并在所著《岛夷志略》一书中将之称为单马锡,并留下了“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单马锡,一月不下”的记录。1365年的《爪哇史颂》把新加坡叫做Tamusik,而绘制於1430年(明代宣德五年)的《郑和航海图》则称新加坡为淡马锡(海城)。一直到14世纪末,梵文名字Singapura(狮城)才首次出现。

  英属时期
  1819-1942
  18世纪中叶,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船只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在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1818年末,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1819年1月29日,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本岛,发觉此地拥有发展成为港口的优越条件,新加坡南部的水域宽敞很少风暴影响,附近的溪间也有充裕的水源提供饮用水。
  最初新加坡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了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产生利润。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2个新的条约正式签署,并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32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政府的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正式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由位于伦敦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管辖。20世纪初的新加坡从沼泽遍布的荒地,跃升成为第7大港口,她也成为英帝国极为重要的据点之一。

  日据时期
  1942-1945
  日本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打响。日本的目标是要通过攻占东南亚来取得当地的天然资源,另外作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日本势必拿下新加坡才能彻底把英国人赶出东南亚。
  新加坡华侨人口密集,这里是南洋华侨抗日运动中心,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仅抗日义捐一项,便发动东南亚八百万华侨,为中国筹集了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巨额外汇。此时落入虎口的新加坡华侨由于先前曾大力援助中国抗日,又组织义勇军进行过英勇的抵抗,因而遭到日本的忌恨和疯狂报复,星洲沦陷以后,日军对新加坡华裔展开大规模的屠杀行动(新加坡大屠杀)以泄心头之恨。
  珍珠港事件隔天,日军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峇鲁登陆,战争开始仅55天,日军就占领了整个马来亚。1942年2月15日(春节),白思华中将向日本陆军的山下奉文将军投降后,日本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行政上称作“昭南特别市”。同年2月18日至25日,为报复星华义勇军和先前支持中国抗日的新加坡华人,日军开展了以“大检证”为名的肃清行动。日军当局在多个地方设立「甄别中心」,他们的计划是甄别所有介於18至50岁的华裔男性,将所有的「反日分子」铲除,最后日军抓走约二万多人,当中绝大多数被带到郊区或偏远的海边予以集体枪杀,剩下则被送到泰国做苦工。日军还勒索南洋华侨,要华侨交出五千万元俸纳金,山下奉文当时给的理由是:“华侨支持重庆政府抗日,这笔俸纳金,是你们向日军赎罪的买命钱。”
  由于资源严重缺乏,致使许多民众不得不在自家花园里种植各种农作物来果腹。经历了3年半的苦难,随着日本的投降,新加坡人民无不高兴,最终1945年9月12日,在政府大厦举行了受降仪式。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占领3年半的期间,至少有5到10万名新加坡华人惨遭杀害。为了安抚冤死的亡灵,新加坡和平纪念碑于1967年2月15日落成矗立在美芝路,纪念碑四面都有不同文字的铭文,中文部分这样写道:“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八日,日军占领新嘉坡,我平民无辜被杀者,其数不可胜计。越二十余年始得收敛遗骨,重葬于此,并树丰碑永志悲痛。”
  此后,新加坡每年都要在纪念碑旁举行悼念和祭祀活动,以缅怀在二战惨遭杀害的平民百姓。 对新加坡日治时期的历史有兴趣的话,请搜索新加坡电视剧《和平的代价》视频。这部连续剧真实的反映出当年的境况,岁月无声,人间有情,历史决不容忘怀 ,陈嘉庚和林谋盛烈士等历史人物和新加坡先辈的抗战经历和苦难使新加坡后人深为感动。

  迈向自治与合并
  1945-1963
  1945年9月,英军回到新加坡,1946年3月,军管结束,海峡殖民地也正式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战后的新加坡已经与战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发言权。总督的权力被分散,一个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组成的顾问组成立。该体系于1947年7月变为两个分开的行政及立法会议。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1961年5月27日,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沙捞越和北婆罗洲(沙巴)联合起来组成联邦。对此,李光耀决定举行全民投票,最后71%的人投赞成票。在1963年,新加坡连同当时的马来亚联合邦、砂拉越以及沙巴共组成立马来西亚联邦脱离英国的统治。

  新马合并
  1963-1965
  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中央政府发生矛盾,对治国方针也有不同的看法。新马政府第一次发生公开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21日。总理李光耀批评马来西亚的年度预算案没有给予提升社会状况足够的预算。新加坡的商人也开始投诉中央政府歧视他们,没有给他们和其他州属一样的利益,反而对他们实行固打制。双边经济的矛盾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将上缴中央的税收从40%增加到60%后升温。当时马来西亚财政部长陈修信说这是因为印尼的对抗活动而导致军备预算案增加。同月,中央政府宣布将关闭新加坡的中国银行的分行,原因是中国银行在资助马来亚共产党的武装活动。
  两地在政治上也有冲突,1963年,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党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参加了新加坡州选举。然而,联盟党不仅未添一席,原有的三个选区也被人民行动党夺取。1964年9月,由于印尼特务的挑拨离间,新加坡又发生了种族暴乱。印尼特务将一名马来族三轮车夫谋害后逃走,马来人认为是华人干的,所以展开报复行动,结果双方死伤惨重。   “马来人至上”的观念逐渐走向了舞台的中心。非马来人的政党都公开表示反对“种族主义” 的信条。1965年5月,新加坡行动党和其他主要的反对党主张以“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民族平等方式来取代“土著优先”的保护土著政策。行动党与巫统的政治较量更在1964年7月及9月两次引发新加坡种族骚乱。最后,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以避免局势恶化为由,在1965年8月7日要求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于是,8月9日,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在国会紧急通过修宪,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小岛无奈被迫独立。

  新加坡共和国
  1965至今
  在独立建国后,新加坡寻求国际承认,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联邦。1967年8月8日新加坡也协立亚细安(东盟)。作为一个蕞尔小国,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除了主权纠纷,其它重要的问题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与天然资源。失业率当时高达12%。
  为了求存求活,新加坡开始一连串的措施,发展工业及经济。于1961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实行国家经济发展方针,重视制造业,裕廊工业区正式成立,并在加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决定给予外国企业优惠。同年,经济发展局重组,裕廊镇管理局以及新加坡发展银行也在该年成立。
  工业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虽然新加坡的国内政治上的自由空间逐渐被压制,经济上却取得高速发展,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解决。

回答2:

早期历史
  公元3世纪,马来人将新加坡的主岛命名为蒲罗中,取意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後来,新加坡又被赋予海峡之邦的别誉,因而先有早期的华人移民以Selat (海峡)为本源,呼其作石叻。1330年,中国元代航海家汪大渊首次来到新加坡,并在所著《岛夷志略》一书中将之称为单马锡,并留下了“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单马锡,一月不下”的记录。1365年的《爪哇史颂》把新加坡叫做Tamusik,而绘制於1430年(明代宣德五年)的《郑和航海图》则称新加坡为淡马锡(海城)。一直到14世纪末,梵文名字Singapura(狮城)才首次出现。
英属时期
  1819-1942    18世纪中叶,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船只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在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1818年末,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1819年1月29日,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本岛,发觉此地拥有发展成为港口的优越条件,新加坡南部的水域宽敞很少风暴影响,附近的溪间也有充裕的水源提供饮用水。   最初新加坡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了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产生利润。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2个新的条约正式签署,并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32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政府的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正式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由位于伦敦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管辖。20世纪初的新加坡从沼泽遍布的荒地,跃升成为第7大港口,她也成为英帝国极为重要的据点之一。
日据时期
  1942-1945     日本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打响。日本的目标是要通过攻占东南亚来取得当地的天然资 新加坡市民在纪念碑前悼念亡者
源,另外作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日本势必拿下新加坡才能彻底把英国人赶出东南亚。   新加坡华侨人口密集,这里是南洋华侨抗日运动中心,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仅抗日义捐一项,便发动东南亚八百万华侨,为中国筹集了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巨额外汇。此时落入虎口的新加坡华侨由于先前曾大力援助中国抗日,又组织义勇军进行过英勇的抵抗,因而遭到日本的忌恨和疯狂报复,星洲沦陷以后,日军对新加坡华裔展开大规模的屠杀行动(新加坡大屠杀)以泄心头之恨。   珍珠港事件隔天,日军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峇鲁登陆,战争开始仅55天,日军就占领了整个马来亚。1942年2月15日(春节),白思华中将向日本陆军的山下奉文将军投降后,日本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行政上称作“昭南特别市”。同年2月18日至25日,为报复星华义勇军和先前支持中国抗日的新加坡华人,日军开展了以“大检证”为名的肃清行动。日军当局在多个地方设立「甄别中心」,他们的计划是甄别所有介於18至50岁的华裔男性,将所有的「反日分子」铲除,最后日军抓走约二万多人,当中绝大多数被带到郊区或偏远的海边予以集体枪杀,剩下则被送到泰国做苦工。日军还勒索南洋华侨,要华侨交出五千万元俸纳金,山下奉文当时给的理由是:“华侨支持重庆政府抗日,这笔俸纳金,是你们向日军赎罪的买命钱。”   由于资源严重缺乏,致使许多民众不得不在自家花园里种植各种农作物来果腹。经历了3年半的苦难,随着日本的投降,新加坡人民无不高兴,最终1945年9月12日,在政府大厦举行了受降仪式。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占领3年半的期间,至少有5到10万名新加坡华人惨遭杀害。为了安抚冤死的亡灵,新加坡和平纪念碑于1967年2月15日落成矗立在美芝路,纪念碑四面都有不同文字的铭文,中文部分这样写道:   “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八日,日军占领新嘉 新加坡和平纪念碑全景
坡,我平民无辜被杀者,其数不可胜计。越二十余年始得收敛遗骨,重葬于此,并树丰碑永志悲痛。”   此后,新加坡每年都要在纪念碑旁举行悼念和祭祀活动,以缅怀在二战惨遭杀害的平民百姓。 对新加坡日治时期的历史有兴趣的话,请搜索新加坡电视剧《和平的代价》视频。这部连续剧真实的反映出当年的境况,岁月无声,人间有情,历史决不容忘怀 ,陈嘉庚和林谋盛烈士等历史人物和新加坡先辈的抗战经历和苦难使新加坡后人深为感动。[4]
迈向自治与合并
  1945-1963    1945年9月,英军回到新加坡,1946年3月,军管结束,海峡殖民地也正式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战后的新加坡已经与战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发言权。总督的权力被分散,一个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组成的顾问组成立。该体系于1947年7月变为两个分开的行政及立法会议。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1961年5月27日,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沙捞越和北婆罗洲(沙巴)联合起来组成联邦。对此,李光耀决定举行全民投票,最后71%的人投赞成票。在1963年,新加坡连同当时的马来亚联合邦、砂拉越以及沙巴共组成立马来西亚联邦脱离英国的统治。
新马合并
  1963-1965    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中央政府发生矛盾,对治国方针也有不同的看法。新马政府第一次发生公开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21日。总理李光耀批评马来西亚的年度预算案没有给予提升社会状况足够的预算。新加坡的商人也开始投诉中央政府歧视他们,没有给他们和其他州属一样的利益,反而对他们实行固打制。双边经济的矛盾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将上缴中央的税收从40%增加到60%后升温。当时马来西亚财政部长陈修信说这是因为印尼的对抗活动而导致军备预算案增加。同月,中央政府宣布将关闭新加坡的中国银行的分行,原因是中国银行在资助马来亚共产党的武装活动。    两地在政治上也有冲突,1963年,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党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参加了新加坡州选举。然而,联盟党不仅未添一席,原有的三个选区也被人民行动党夺取。1964年9月,由于印尼特务的挑拨离间,新加坡又发生了种族暴乱。印尼特务将一名马来族三轮车夫谋害后逃走,马来人认为是华人干的,所以展开报复行动,结果双方死伤惨重。   “马来人至上”的观念逐渐走向了舞台的中心。非马来人的政党都公开表示反对“种族主义” 的信条。1965年5月,新加坡行动党和其他主要的反对党主张以“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民族平等方式来取代“土著优先”的保护土著政策。行动党与巫统的政治较量更在1964年7月及9月两次引发新加坡种族骚乱。最后,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以避免局势恶化为由,在1965年8月7日要求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于是,8月9日,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在国会紧急通过修宪,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小岛无奈被迫独立。
新加坡共和国
  1965至今   在独立建国后,新加坡寻求国际承认,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联邦。1967年8月8日新加坡也协立亚细安(东盟)。作为一个蕞尔小国,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除了主权纠纷,其它重要的问题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与天然资源。失业率当时高达12%。 2011年滨海湾浮动舞台举办46周年国庆
  为了求存求活,新加坡开始一连串的措施,发展工业及经济。于1961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实行国家经济发展方针,重视制造业,裕廊工业区正式成立,并在加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决定给予外国企业优惠。同年,经济发展局重组,裕廊镇管理局以及新加坡发展银行也在该年成立。   工业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虽然新加坡的国内政治上的自由空间逐渐被压制,经济上却取得高速发展,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解决。

回答3:

新加坡最早被葡萄牙殖民,后来成为英国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