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陆姓的历史和名人

2024-12-15 14:39: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陆陇其:平湖人,清代著名学者,与陆世仪并称“二陆”,学宗程朱,反对王守仁的“致良说”,以“居敬穷理”为主。
陆心源:浙江吴兴人,清代藏书家,他收藏了两百本宋朝的珍善本书,因藏书扬名于天下。著有《潜园总集》。
陆广:元代著名画家,吴人。
陆游:山阴人,南宋时著名的诗人。曾在朝廷任官,在政治上坚决抗金,主张充实军备。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变。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诗歌,现存的有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生活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求和,风格浑雄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均为传世名作。
陆羽:复州竟陵人,唐代著名的茶道专家,为人诙谐风趣,闭门著述,不愿为官,一度靠做零工维持生计,与女词人李季兰友谊颇深。一生的嗜好是喝茶,是当时品茶的最高权威。人称“茶神”。
陆贾:西汉著名政治家、辞赋家,他自从汉高祖定天下以后,常作为说客出使诸侯。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胜”,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对汉初政治曾起过较大影响。
陆逊:三国吴国名将,善谋略,出谋击败关羽,后水攻大败刘备,因战功显赫而官至丞相。
陆俟: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名将,五百壮士镇长安,平定了安定卢水刘超等聚党万余叛军。
又在剿灭盖吴之时,战功赫赫。
陆皓东:(1867-1895) 清末广东香山人,原名中桂,字献香。初于上海学习电报技术,历充电报翻译生、领班。光绪二十年随孙中山赴天津上书李鸿章。后南下武汉,观察长江流域形势。次年,与孙中山组香港兴中会机关,谋于广州起义。因遭告密被捕,不屈遇害。
陆德明:(约550-630) 唐苏州吴人,名元朗,以字显。善言玄理,通晓经学。历仕陈、隋,为国子助教。入唐,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拜国子博士。曾以五六年之力,集汉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余家,又采诸儒训诂,辨正异同,考镜源流,撰成《经典释文》,开唐人义疏先河》。
陆小曼:(1903-1965) 女。江苏武进(常州)人(生于上海)。小名小眉。1920年以父母之命嫁与王赓,后因志趣不合离异。1926年与徐志摩结合。擅绘画、演京剧。解放后,任职上海中国画院、文史馆,又任市府参事室参事。编有《爱眉小札》,与徐合作《卞昆冈》等。父陆定
陆定一:(1906- ) 江苏无锡人。笔名定一。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团中央委员、宣传部长,少共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等。后任中共第七、八、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二十年代起,在《洪水》半月刊发表作品,有《五卅节的上海》等。后见《文艺阵地》、《八路军军政杂志》、《群众》等刊,有《晋东南军中杂记》等文。
陆蠡:(1908-1942) 浙江天台人。原名考源、圣泉。作家。1926年入杭州之江大学本科。次年秋转入上海劳动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31年毕业。后到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任理化教员。平素喜欢科学与文艺,精通英、法语,兼熟日、俄文及世界语,业余致力翻译与写作,与吴朗西等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5年加入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与巴金、靳以、丽尼等共同负责编辑工作。1937年创办《少年读物》半月刊,任主编。太平洋战事爆发,自千奋勇,信留学生上海主持工作。后被日本宪兵查抄、拘留受严刑折磨而牺牲。著有《海星》、《竹刀》、《囚象记》、《陆蠡散文集》,译有《葛莱齐拉》、《罗亭》、《烟》、《希腊神话》、《鲁滨逊飘流记》、《寓言诗》等。

回答2:

陆陇其:平湖人,清代著名学者,与陆世仪并称“二陆”,学宗程朱,反对王守仁的“致良说”,以“居敬穷理”为主。

陆心源:浙江吴兴人,清代藏书家,他收藏了两百本宋朝的珍善本书,因藏书扬名于天下。著有《潜园总集》。

陆广:元代著名画家,吴人。

陆游:山阴人,南宋时著名的诗人。曾在朝廷任官,在政治上坚决抗金,主张充实军备。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变。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诗歌,现存的有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生活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求和,风格浑雄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均为传世名作。

陆羽:复州竟陵人,唐代著名的茶道专家,为人诙谐风趣,闭门著述,不愿为官,一度靠做零工维持生计,与女词人李季兰友谊颇深。一生的嗜好是喝茶,是当时品茶的最高权威。人称“茶神”。
陆贾:西汉著名政治家、辞赋家,他自从汉高祖定天下以后,常作为说客出使诸侯。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胜”,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对汉初政治曾起过较大影响。

陆逊:三国吴国名将,善谋略,出谋击败关羽,后水攻大败刘备,因战功显赫而官至丞相。

陆俟: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名将,五百壮士镇长安,平定了安定卢水刘超等聚党万余叛军。

又在剿灭盖吴之时,战功赫赫。

陆皓东:(1867-1895) 清末广东香山人,原名中桂,字献香。初于上海学习电报技术,历充电报翻译生、领班。光绪二十年随孙中山赴天津上书李鸿章。后南下武汉,观察长江流域形势。次年,与孙中山组香港兴中会机关,谋于广州起义。因遭告密被捕,不屈遇害。

陆德明:(约550-630) 唐苏州吴人,名元朗,以字显。善言玄理,通晓经学。历仕陈、隋,为国子助教。入唐,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拜国子博士。曾以五六年之力,集汉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余家,又采诸儒训诂,辨正异同,考镜源流,撰成《经典释文》,开唐人义疏先河》。

陆小曼:(1903-1965) 女。江苏武进(常州)人(生于上海)。小名小眉。1920年以父母之命嫁与王赓,后因志趣不合离异。1926年与徐志摩结合。擅绘画、演京剧。解放后,任职上海中国画院、文史馆,又任市府参事室参事。编有《爱眉小札》,与徐合作《卞昆冈》等。父陆定
陆定一:(1906- ) 江苏无锡人。笔名定一。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团中央委员、宣传部长,少共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等。后任中共第七、八、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二十年代起,在《洪水》半月刊发表作品,有《五卅节的上海》等。后见《文艺阵地》、《八路军军政杂志》、《群众》等刊,有《晋东南军中杂记》等文。

陆蠡:(1908-1942) 浙江天台人。原名考源、圣泉。作家。1926年入杭州之江大学本科。次年秋转入上海劳动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31年毕业。后到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任理化教员。平素喜欢科学与文艺,精通英、法语,兼熟日、俄文及世界语,业余致力翻译与写作,与吴朗西等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5年加入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与巴金、靳以、丽尼等共同负责编辑工作。1937年创办《少年读物》半月刊,任主编。太平洋战事爆发,自千奋勇,信留学生上海主持工作。后被日本宪兵查抄、拘留受严刑折磨而牺牲。著有《海星》、《竹刀》、《囚象记》、《陆蠡散文集》,译有《葛莱齐拉》、《罗亭》、《烟》、《希腊神话》、《鲁滨逊飘流记》、《寓言诗》等。

回答3:

陆贾
  陆贾是陆元侯(陆通)的第五代孙,是西汉初期的政论家辞赋家,跟从刘邦平定天下,   建立汉朝,官至大中大夫。当时,赵佗在岭南称帝,建立南越国,刘邦原想出   兵讨伐,后来就派陆贾去说服。陆贾用一张嘴代替千军万马,使赵陀归顺中央,   汉朝便得到统一。刘邦死后,他的老婆吕后及吕氏家族专权,陆贾料不能争便称   病退隐。但献计于丞相陈平,团结太尉周勃,结果吕后一死,便剪除吕族势力,   拥刘恒为汉文帝,恢复刘氏天下。此时赵佗已死,南越发生变化,汉文帝请陆贾   再度出山。陆贾二次往南越,获得成功,案归后安享晚年,不久寿终。为纪念陆贾   的功迹,居粤陆氏后人在广州惠爱路建起了"开越陆大夫祠",在西村他的驻节处   立起了纪念碑和纪念亭。
陆绩
  陆绩,公元187-219年,字公纪,三国时期的天文学家兼郁林太守,享年   32岁。陆绩是陆元侯的等二十一世孙,辈份比陆逊高,但出生比陆逊迟四年,是   三国时期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当年经鲁肃等人的保荐出任郁林(今广西除桂林、   梧州外的大部分地区)大守。在任期间,正直无私,为政清廉,深得百姓拥戴。后   来任官期满,坐船经海道还乡时,因船上上没什么东西,只好用一块两米高、一   米宽、半米厚的大石压住船米,以减轻风浪的颠簸。这石是陆绩为官清政廉明的   写照。这廉石真到今天还在,它坚立在苏州中学校园的东南隅。陆绩的行为,不   辱陆氏子孙可钦可敬。陆绩还博学多才,通晓天文、历算,晚期作《浑天图》,   为中国的天文历算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著述。可惜英年早逝,死后葬苏州杨抱山。
陆逊
  陆逊字伯言,公元一183年生,249年卒,享年62岁。陆逊陆元侯的二十二世孙   ,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吴郡吴县华亭(今苏州)人,陆逊是一位很有谋略的   儒将,后来出任荆州牧,久镇武昌(今湖北鄂城)官位最高至丞相。陆逊的事迹《   吴书》有记载。死后葬于吴近金沙庵。
陆抗
  陆抗字幼节,陆元侯的二十三世孙,陆逊的次子,吴郡县华亭(今苏州)人,   公元226年生,274年卒,享年48岁,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20岁那年,父亲陆逊亡   故,接过五千兵马,任仅次于将军职务的建武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   乡、公安各路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凤凰元年(公元272年),击退晋将羊祜   的进攻,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任司马(最高军事长官)荆州牧。
陆云
  陆云(262-303),字士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之孙,陆机之弟。他年少时即有文采,因其文学成就而与其兄陆机并称为“二陆”。
陆机
  陆机字士衡,公元261年生,303年卒,享年42岁,西晋文学家,陆元侯的二十四世孙,   陆逊裔孙,陆抗长子,吴郡吴县华亭(今苏州)人。少年时候任吴国牙门   将。俗语说"三国尽归司马懿",其实司马懿早巳死,到三国尽灭由晋取代的时候已   是公元280年的事了,由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当皇帝。那年,陆机19岁,吴国灭亡,父   亲陆抗己逝世六年,风光不复存在,只好在家学,潜心研究,写出《辨亡论》等著作。   多年后,与弟弟陆云同往当时西晋的首都洛阳,造访当朝大臣、文学家张华。当时的   人说:"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但张华不计这些,力荐二人。陆机便先后出任平原内   史,所以世称“陆平原”。后来,成都王司马颖讨伐长沙王司马义,任陆机为后将军   和河北大都督。征讨失败,宦官孟玖诬陷陆机有异志,司马颖便杀了陆机及其两个   儿子。陆机一生最突出文学著作有,《辩亡论》、《吊魏武帝文》、《文赋》、   《晋纪》、《洛阳记》等。
陆修静
  陆修静字元德,陆元侯的二十五世逊,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公元406年生,477年卒   ,享年71岁。陆修静是南朝宋的著名道士,早年弃家修道,喜欢到处游历。元嘉未年   (公元453年),在建康(今南京,当时宋的首都)卖药,宋文帝命左仆射(高官,相当于   宰相)徐湛请他入宫讲道,他恃才傲物固辞而去,可见地位之高。后居庐山修道。宋   明帝泰始三年(公元467年),61岁,奉召至建康,在崇虚馆广集道经,加以理,鉴定其中   经戒、方药、符图等1228卷,分为三洞、奠定《道藏》初步基础,并促使南方各派汇   归一派,世称“南天师道”。所撰《三洞经书目录》,为最早的一部道藏书目。他又   编著斋戒仪范,道教仪式因此有初备。他死后,宋文帝追溢他为简寂先生。他是   研究和发展道家学说的学问家,是文化人的一种。
陆探微
  吴(今苏州)人,出生年份不详,约卒于公元485年,是南朝时期宋的   画家,擅长画肖像,人物,学东晋的顾恺之;兼工蝉雀,马匹,写山水草木,因出初创   时期,未臻成熟.明帝时,常侍从皇帝左右,多为宫廷贵族写照,当时推为最工.后人   论述他的作品笔迹周密,劲利如锥刀,对其人物造型有"秀骨清像"之评;又因笔势连   绵不断,称作"一笔画";把他和顾恺之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   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他的儿子陆绥,陆弘肃也擅长绘画,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
陆词
  字法言,隋代音韵学家,以“陆法言”字行于世上,今河北省临漳(邯郸市东南   约40公里)人,生卒年不详。官承奉郎。与刘臻,萧该,颜之推等讨论音韵,评   议古今是非,南北通塞,编成一本书叫做《切韵》,共五卷,以当时洛阳音为主   ,酌收古音及其它方音,共193韵,是唐宋韵书的鼻祖,音韵上推为重要著作。   因此,陆法言是隋代一位最出色的音韵学家。但他是陆元侯的几代孙,为何会在   河北出生等问题,因旧谱没有记载,很难查考。
陆德明
  名元朗,以“陆德明”字行于世上,陆元侯的第三十二代世孙,苏州吴县人,约生于公元550年,卒于630年,是唐代的经学家,训诂学家。隋炀帝时,任秘书学士(掌管大臣奏章及起草皇帝诏书的官职),后任国子助教,协助对皇族子弟的教育工作。到了唐代,任国子博士,主管皇族子弟的教育。陈至德初(共元583年),曾集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又采集诸儒训诂,考证各本异同,编写了《经典释文》一书,这是研究中国文字,音韵及经籍版本,经学源流的重要参考书。
陆羽
  (733~804),字鸿浙,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肃宗至德初(756~757年)   过长江,到湖州,与诗人僧皎然结为忘年交,上元初(760~761)隐居苕溪之浜,闭门著书。嗜茶,对茶道研究尤深。   唐代宗广德年间(763~764),在今宜(兴)长(兴)两县交界处,向毗陵(今常州)太守李栖筠推荐“阳羡茶”为贡茶, 大历五年(770)朝廷以阳羡茶贡额不足,遂命“分山析造”,自此以顾渚紫笋茶入贡,长城诸乡茶芽皆置焙于顾渚。   陆羽评茶曰:“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湖州生顾渚山中,常州义兴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   陆羽于顾渚山,“置茶园,作《顾渚山记》”,在长城县境考察西噎山、伏翼洞、啄木岭、悬脚岭、青岘岭、筱浦、吴山等地,并将紫笋茶的制作、饮用,写入《茶经》。顾渚山产的紫笋茶既成贡品,遂“置贡茶院于此,每岁进奉,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贞元时 “岁造贡茶一万八千四百斤”。自此,紫笋茶为历代贡品,而闻名于世。   陆羽又以顾渚山下金沙泉烹煮紫笋茶,金沙泉与紫笋茶同列为贡品。撰有《茶经》、《顾渚山记》、《吴兴图经》等书。   应颜真卿之邀,共辑《韵海镜源》一书。大历九年(775)春,颜真卿、陆羽、僧皎然、李萼、裴修等十数名士,应长兴县丞潘述之邀, 会集于县城西南十五里阆山之南竹山寺潘子读书堂,作诗连句,由颜真卿书就《竹山连句帖》。
陆贽
  陆贽(754—805) 字敬舆。唐嘉兴县人,出生地传在城内甜水井(约在今城区斜西街东首)。陆氏自东汉末即为江南望族,陆贽出生时家门已衰落,父陆侃曾任溧阳县令,早逝,贽受母教成长。唐大历六年(771)中进士,又应博学鸿词得高第,授华州郑县尉,迁渭南县主簿。   陆淳   淳,本名质,因避讳改名。累官左司郎中,顺宗时征为太子侍读。贞元二十一年卒。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是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的农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苏州吴江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陆龟蒙的《耒耜经》是中国唐代末期记述江南地区农具的专著。陆龟蒙在曾经亲自经营农业,留心农事,对当地农具种类、结构和耕作技术有较多了解。《耒耜经》就是在访问老农和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写成的,收录在《甫里先生文集》第十九卷中。全篇600多字,所记农具有犁、爬(即耙)和碌碡等。   唐代曲辕犁使中国耕犁定型化,是中国农具史上一个里程碑。此外,爬、砺和碌碡等都是用于碎土、整地和清理杂草的农具,它们的出现和推广,也是唐代农具发展的重要标志。
陆游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 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   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 壮志。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 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 大夫,礼部郎中。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 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勤于 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 9300多首。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陆九韶
  陆九韶,〔约公元一一七六年前后在世〕字子美,抚州金溪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三年前后在世。学问渊粹。隐居梭山讲学,因号梭山居士。   其学以切于日用为要旨,日之言行,夜必记之。举遗逸,不应。九韶著有梭山文集、梭山日记及家制、州郡图,《宋史本传》行于世。
陆秀夫
  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汉族,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宋末政治家,南宋抗元名臣。和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陆秀夫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间与文天祥、谢枋德、胡三省同年进士。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又辟任他做参议官。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毫不动摇。李庭芝把他推荐给朝廷,乃调往临安。德祐二年,任礼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不久,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立益王赵昰为帝,定年号“景炎”重建宋廷,陆秀夫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广东。次年,广州降元,宋廷迁至井澳(今广东中山县南大横琴岛下),陈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景炎三年(1278)初,赵昰死,庙号端宗,得年仅10岁。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与张世杰共同拥立宋端宗的亲弟弟7岁广王赵昺为皇帝,定年号“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杨太后垂帘听政,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背赵昺跳海牺牲。有《陆忠烈集》传世。   在宋元交替之际,当南宋的帝后辅臣们向元朝屈膝投降、忍辱求生的时候,在东南沿海怒火燃烧的土地上,却站起了大批铁骨铮铮、力挽狂澜的忠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史歌。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陆秀夫,便是这个拚死抗争的群体中的一员代表。   陆秀夫是《陆氏宗谱龙冈支谱》中的第55代
陆俨少
  陆俨少(1909—1993):原名冈祖,字宛若,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生于上海嘉定县南翔镇。在其 作品中突破地进入了新的表现层次:勾云、勾水、大块留白、墨块等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特殊技法是其独特风格的成功创举。
以上复制自百度百科,提问前最好自己搜索下,搜不到再来提问

回答4:

陆陇其,陆心源,陆广,陆游,陆羽,陆小凤(小说中的),陆贾,陆逊,陆俟,陆皓东,陆小曼,陆定一,陆蠡

回答5:

陆游、陆绩、陆羽、陆畅、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