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大门称为“山门”,“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多居山林之处,故有此称。步入寺庙山门,便是天王殿。殿中央供奉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两侧则是佛国名声最响的护法神将—四大天王。弥勒背后是个大佛龛,龛中站着一位手执金刚杵(chǔ 音楚)的韦驮将军像。
(1)弥勒佛
弥勒佛是一位胖大和尚,袒胸露腹,笑口常开,样子确实逗人喜欢,通常俗称“笑佛”或“大肚弥勒佛”。在寺庙里弥勒佛两旁常有这样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生动有趣,极富哲理,是寺庙楹联中的上乘之作。
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思是“慈氏”。这原是佛教的菩萨名,跟佛还差着一等。据说他出生在古印度的一个贵族家庭,慈氏是他的姓,名叫“阿逸多”,意思是无能胜。他后来成了释迦牟尼的弟子,侍立一旁听法。在寺庙中常供奉三尊佛像,有些即“三世佛”。中间是现在佛释迦牟尼,左边是过去佛燃灯,右边是未来佛弥勒。这三尊佛是按时间先后排列,故又称“竖三世佛”。释迦牟尼预言,弥勒将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即法定接班人。要在释迦寂灭后,经过四千岁(天上一昼夜相等于人间四百年,即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正如古人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之后才能下生人间,目前正在兜率天宫(“候补佛休养院”)中待命。在《西游记》里,兜率天宫是太上老君居住和炼丹的地方,但在佛经里,兜率天宫却是弥勒的乐园,释迦牟尼的生母摩耶夫人死后即往生于此。为了盼望弥勒早些出世,从南北朝时开始,一直到宋、元、明、清人们大造弥勒佛像。
在中国历史上确有此人。唐末五代的后梁时期,浙江奉化出了个怪和尚,叫“契此”,号“长汀(tīng)子”。他长得矮胖,肚子奇大。常用锡杖挑着个大布袋在闹市中出现,面带笑容,四处游化行乞。他言语无常,四处坐卧。因其总负一布袋,乞得之物就装在布袋内,因此当时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他能预报天气,为人说祸福,都很灵验。契此的疯颠行为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名噪一时。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契此圆寂时端坐在一块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jì 音寄,佛经的唱词)语道: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他圆寂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胖大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以后,人们便按照他的模样塑成了中国式的大肚弥勒佛,供奉在天王殿正中,受人膜拜。这位“冒牌”的弥勒佛,千百年来取代了佛经中正统的弥勒佛,而名扬四海,家喻户晓。而佛国中真正的弥勒,倒鲜为人知了。“正统”的弥勒造像身着菩萨装,常戴天冠。传说,谁要摸一下他的大肚皮,就能消灾除病,保佑平安。
韦驮,又叫韦琨、韦驮天、韦驮菩萨,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八将之一。四大天王手下各有八位大将,合起来共有32将,韦驮居其首。佛曾下法旨让韦驮保护出家人,保护佛法。
韦驮是佛国中的“神行太保”,以善走如飞著称。释迦牟尼涅槃被火化后,这时有个“捷疾鬼”突然偷走了释迦牟尼佛的两颗牙齿。韦驮发现后,不禁大怒,急起直追。捷疾鬼虽然又快又灵,但毕竟不是韦驮飞毛腿的对手,终被擒获。韦驮夺回了佛牙,立了大功,于是韦驮专门担当起保护释迦牟尼坟墓(舍利塔),打跑掘坟盗骨贼的责任。
韦驮像为何被供奉于天王殿弥勒佛的背面,面对大雄宝殿呢?当初,古印度的佛教寺院,并非像后来我国专门供奉佛像的殿堂,而是附属于释迦牟尼坟院(又称塔院)的祠堂。因此,古印度的佛寺中的塔,皆建于山门之内,大雄宝殿之前。也就是说,寺院即释迦牟尼的坟院,舍利塔是释迦牟尼的坟墓,大雄宝殿是释迦牟尼墓后的亨堂。最早的佛寺建筑,是以塔为中轴线的主体,其他建筑则散落在四周。古印度的舍利塔(即释迦牟尼的坟墓),建在大雄宝殿前面的中央处。所以,韦驮像供于山门背面,执金刚杵横眉瞪目,警惕地注视着大雄宝殿前面的舍利塔,是表示忠实守护着佛祖的灵塔。
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院建制逐渐发生变化,寺院成为专供佛像的亨堂,中轴线以殿堂为主体,而塔则建在附近。后来,大雄宝殿前面虽然已无灵塔,但韦驮站立天王殿背面的制度并没改变,一直保留至今。
印度血统的韦驮菩萨已被彻底汉化,成为地道的中国古代武将。其像金盔金甲,年轻英俊,手持金刚杵,威风凛凛。韦驮的塑像,通常有两种姿势:一种是双手合十,金刚杵横放于两腕上,直挺挺地站立;一种是右手插腰,左手握金刚杵拄地,左足略向前立,有点象今天的稍息姿势。韦驮手执金刚杵的两种姿势很有讲究。根据佛门教规的规定,“合掌捧杵者”对来客表示欢迎,这便是接待寺。行脚僧(也叫云游僧)游方到寺可以暂住,也称“挂单”。因为僧人到某一寺院投宿,必须以衣(袈裟)钵(僧人吃饭用的食器,多为陶制或铁制的,扁圆型,平底)具备为条件,把袈裟和钵袋挂在僧堂东西两序名单下面的钩子上,所以叫“挂单”。也就是说,行脚僧尽可大摇大摆走进去白吃白住。严格地说,每年的正月十五至四月十五,七月十五至十月十五,只有这六个月里才接待前来“挂单”的行脚僧。而“握杵拄地者”,即表示不是接待寺,游方和尚一望便知,只好另寻接待寺以便安身。
为什么韦驮与弥勒佛靠背而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弥勒与韦驮原来分别是两座庙的当家和尚。弥勒笑口常开,热情好客,他的庙里熙来攘往,香火很盛。可是他管理不善,小偷小摸也混迹其中,偷走了庙里的东西。韦驮恰好相反,一天到晚在庙里板着脸,十分威严,小偷倒是不敢来了,可是许多香客也被吓跑了,他的庙里泠泠清清。后来释迦佛巡视天下庙宇,看到这般情况,就将他们俩“优化组合”,让他们二人共管一座寺庙。弥勒在前面笑迎客人,韦驮则在后面监视离寺的坏人,取长补短,通力合作,把寺庙管理得井井有条。
您好
佛寺大门称为“山门”,“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多居山林之处,故有此称。步入寺庙山门,便是天王殿。殿中央供奉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两侧则是佛国名声最响的护法神将—四大天王。弥勒背后是个大佛龛,龛中站着一位手执金刚杵(chǔ 音楚)的韦驮将军像。
(1)弥勒佛
弥勒佛是一位胖大和尚,袒胸露腹,笑口常开,样子确实逗人喜欢,通常俗称“笑佛”或“大肚弥勒佛”。在寺庙里弥勒佛两旁常有这样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生动有趣,极富哲理,是寺庙楹联中的上乘之作。
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思是“慈氏”。这原是佛教的菩萨名,跟佛还差着一等。据说他出生在古印度的一个贵族家庭,慈氏是他的姓,名叫“阿逸多”,意思是无能胜。他后来成了释迦牟尼的弟子,侍立一旁听法。在寺庙中常供奉三尊佛像,有些即“三世佛”。中间是现在佛释迦牟尼,左边是过去佛燃灯,右边是未来佛弥勒。这三尊佛是按时间先后排列,故又称“竖三世佛”。释迦牟尼预言,弥勒将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即法定接班人。要在释迦寂灭后,经过四千岁(天上一昼夜相等于人间四百年,即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正如古人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之后才能下生人间,目前正在兜率天宫(“候补佛休养院”)中待命。在《西游记》里,兜率天宫是太上老君居住和炼丹的地方,但在佛经里,兜率天宫却是弥勒的乐园,释迦牟尼的生母摩耶夫人死后即往生于此。为了盼望弥勒早些出世,从南北朝时开始,一直到宋、元、明、清人们大造弥勒佛像。
在中国历史上确有此人。唐末五代的后梁时期,浙江奉化出了个怪和尚,叫“契此”,号“长汀(tīng)子”。他长得矮胖,肚子奇大。常用锡杖挑着个大布袋在闹市中出现,面带笑容,四处游化行乞。他言语无常,四处坐卧。因其总负一布袋,乞得之物就装在布袋内,因此当时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他能预报天气,为人说祸福,都很灵验。契此的疯颠行为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名噪一时。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契此圆寂时端坐在一块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jì 音寄,佛经的唱词)语道: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他圆寂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胖大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以后,人们便按照他的模样塑成了中国式的大肚弥勒佛,供奉在天王殿正中,受人膜拜。这位“冒牌”的弥勒佛,千百年来取代了佛经中正统的弥勒佛,而名扬四海,家喻户晓。而佛国中真正的弥勒,倒鲜为人知了。“正统”的弥勒造像身着菩萨装,常戴天冠。传说,谁要摸一下他的大肚皮,就能消灾除病,保佑平安。
佛像是个法,弥勒菩萨笑迎众生,接引众生入佛门,大肚能容,无论众生是善是恶,只要回心向善,佛门广大,一舍一个苦难众生。
韦驮菩萨是护法,一是护持佛陀正法,只看好的不看坏的,“你有正法,我必护持”;二是向内修,反观自心,“心无邪念,自能降魔”。
因此,一个是对于众生要大肚能容,一个是对于内心,要心无邪念。
这也是佛教的表法,弥勒面向大门,笑口常开。这表示进到佛门,就要肚大能容,快乐自在!韦驮菩萨面朝内,这表示,真正的护持是自己,佛教是心法,要向内求!
弥勒菩萨表示对外要宽宏大量。韦陀菩萨向里面表示对自己要严格。不能责己宽,责人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