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张晓风散文》《毕淑敏散文》《汪曾祺散文》的读后感》

大家帮帮忙啊
2024-12-21 09:43: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文学作品赏析系列——《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 文学作品赏析系列 文学作品赏析系列——《文化苦旅》读后感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 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 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于心,思 于心。其人,其文,始终是心头情感的沉积;其思,其忧,更是我们精神所皈依 的图腾。 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一种浩然而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 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落 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文化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 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 中国的历史走了太远了,中华的文化也沉积了太久了,迎面是一个新的千 年,一个新的世纪,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也该抖抖身上的尘土,盘点一下自己的 包裹了,余秋雨先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开始了他的“文化苦旅”。 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写道:“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 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 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 是可怕的, 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 ” 发出了 “还 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文章中没有细节,没有历史人物,没有山 水胜迹,但却充盈着闪光的智慧,蕴涵着深刻的思考。残垣断壁中,那优美的语 言,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强烈的吸引了我。走进废墟,体会 着历史的沧桑,品味着文化的内涵。在敦煌,他怀着无比的热情赞美民族代代相 传承的对美与善的艺术的追求与表达;也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面对“道士塔”,揭 开民族的伤疤,目光黯淡地心痛于近代内忧外患中民族精神的沦陷和流失;他驻 足桃花、春雨、小桥、流水的“江南小镇”,面对“白发苏州”怆然发问——现 代的中国社会中,从那些紧闭的老房子里“应该走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文 化与传统应该怎样的保留与传承”才可以使“中国的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 上实现双相自立”? 他告诉我们,江南小镇的重生、历史归属感的重生、民族归属感的重生, 需要“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需要“一点隐潜在河边小巷的安适的书斋”,需 要“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 他反省整个民族的文化。他从“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评论一个民族的兴 衰成败、一个文化盛败的因由。在晋商大院里,在“历史的暗角”思索民族软肋 与民族精神的缺陷。他关心文人的命运,关心孕育这些文人的母语文化,关心我 们的文化的根源,更关心我们文化的发展,并且关心着所有的文化的发展。他为 所有游离在本土文化荒漠中的人们发问: “日暮相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 他比所有的人看的更远、更真实、更深邃。 他的面前是一个繁衍、昌盛了数千年的民族的文化的沉淀,那么,就注定 了余秋雨先生的这个思索将是整个民族的, 整个历史的。 这个思索纵横了五千年, 必定是漫长而艰辛的。 而余秋雨先生就在这样的时代, 平静一下自己内心的情绪, 整装出发了,纵马思想,游走于整部民族的千古春秋。 在这些思索面前,余秋雨先生也有无奈: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好的文化却忘 记了去继承?为什么我们要让文化在那样的“江南小镇”里渐渐萎缩、褪色?这 是余秋雨先生要问的,也是我们年轻一代人应该思考的。 也许我的民族文化就需要来一次这样的思索,这样我们在前进中才可以走 的更远,这样我们的根在黄土高原里才可以扎得更深。 我们应该怎样走出心灵的荒漠?正像余秋雨先生说的,文化才是我们的绿 洲。母语教育最近搭着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车提得很响,压抑了这么多 年的母语文化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毕竟我们是从黄土高原上走下来的,毕竟一 百年后,我们还是我们,英国还是英国,美国还是美国,我们的黄皮肤、黑头发、 黑眼睛将会跟随我们这个民族,直到世界的末日。我们的根在黄土高坡上,汲取 黄河的水而成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只 要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感情,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就包含着深情;只 要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保持清醒,我们前进就会一往无前。只要我们的中华文明不 败,我们的民族就不会失败。 感谢余秋雨先生,您的“文化苦旅”带给我们很多的精神食粮。新的观念 和审美取向,在感悟人生的同时,又富于人生更高的智慧。 思想高古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读余秋雨 散文大师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散文集共收散文十三篇,篇篇均含深 意,字字皆为珠玑。《文化苦旅》一扫当今文坛柔弱之文风,尽洗当今文章风花 雪月之笔调。在二三年前,作为井底之蛙的我,曾以为当今国人斯文已尽,当读 《文化苦旅》,才猛然惊醒,才明白还有高古之士健在,还有警醒之人尚存。掩 卷沉思,感触良多。 《文化苦旅》十三篇吾最为赞赏者为《道士塔》和《这里真安静》两篇。 《道士塔》用无奈和悲哀的笔调书写了敦煌宝窟的文物在王道士的无知.愚昧和 清政府官员的无能.自私.贪婪之下流失国外,落入列强之手。如此宝贵的历史文 物易主,而其过程有是如此的简单。读罢此文,真想狠狠的扇那该死的王道士几 掌,后把他踹倒在地,让其清醒清醒,再将那些明知敦煌洞窟里的东西是珍贵的 国宝而不加阻止的的清朝官员剁成肉酱,点上天灯,以泄其恨!然而过去的终究 过去了,一切都无法挽回。可是无知的事在这泱泱大国又何时能绝,自私自利的 事在华夏大地又何时能灭?如何杜绝此等事再发生,足以令吾辈深醒! 《这里真安静》则通过描述在南洋一个日本人墓群的营建让我们再次触摸 到了所谓的“大和民族”的可怕。 确实小日本其野兽般的凝聚力, 其豺狼般的凶残, 其魔鬼般的恶行足以另任何一个民族生畏,令任何一个国家恐惧。小日本其倒行 逆施,篡改历史,掩盖事实,争强好斗令人大有除之而后快之感! 这两篇文章直面事实, 读后大有历史沉重感, 让人不禁产生民族危机感。 曾记得我的一个朋友说余秋雨的散文有煽动性, 他大概就是指的这两篇 吧!但是难道我们现在还不敢面对现实,还要沉睡不醒吗?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大都有历史的厚重感。《文化苦旅》更是如此。先生 行文善于抓住历史人物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其演绎出来的故事,如柳宗元与永州, 范仲淹与岳阳楼,八大山人与青云圃,苏东坡与西湖,骆宾王与狼山等等。文中 人物多历经沧桑,仕途坎坷,一生艰难,但这些人的荣辱变迁,喜怒哀乐又有几 个是为己悲,为己愁的呢?先生作文喜写文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奈.挣扎.奋起: 如柳宗元之困永州和柳州,而仍笔耕不辍;苏东坡流放西湖,而仍兴修水利,以 求造福一方;酒公张先生留学美国,但时乖命蹇,一生碌碌,落得个为人写碑文 的命运。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不但历史性强,而且书卷气浓,人文气息强烈,《文 化苦旅》亦是如此,读了让人大开眼界。人文掌故,先生随手拈来,略加编辑, 即成美文。《道士塔》一文通过对壁画的描述,道出了中国艺术与历史朝代的关 系,就是写《夜航船》与《阳关雪》也离不开人文。其文章让人认识到人文精神 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人类的发展史不是一部巨大的人文史吗!而当今世 人大都追名逐利,人文精神鲜有人提。国人之国学实不敢恭维!街面上错别字随 处可见, 君不见“独占鳌头”变成了“独占熬头吗”?君不见“无缺为谢”之类的自创词 如雨后春笋吗?你有没有听说过前几年有所谓的名演员不知“草堂”为何物而要 充当“草堂形象大使”?你有没有听到国家足球解说员说“他们俩是来自巴西的球 员,他们俩有很高的默契”之类的解说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强 大的人文精神,我真不知道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何以自强,何以自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 《文化苦旅》真如其名,让人如在文化旅途中跋涉,苦苦累累,磕磕碰 碰,长路漫漫。然而它唤醒了人,让人能给自己定位,不至于在茫茫人海中迷失 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读一本好书如品香茗, 余香满颊; 读一本好书如遇良师, 得其指点迷津, 幡然醒悟;读一本好书如交诤友,规劝扶持,不至误入歧途。余秋雨先生《文化 苦旅》即是一本这样的好书! 好书伴我行,《文化苦旅》,你让我告别愚昧,清醒前行! 《文化苦旅》是本老书了,我曾在书店见到过它的若干种版本,而且,十几年来,这本书伴 随了无数的读者,跟着余秋雨的足迹进行" /> 《文化苦旅》是本老书了,我曾在书店见到过它的若干种版本,而且,十几年来,这本书 伴随了无数的读者,跟着余秋雨的足迹进行文化的苦苦探求。

这是一本 值得重读的书, 每次读它都会引起你对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和中国文化的内涵进行一次重新 的构建, 从而完成一次对中国文化与其追随者——文人们的一次集体性朝拜, 这种朝拜你不 得不虔诚,不得不不由自主地双手合十,静享......

把这本书通读几遍, 一些重要的篇什反复推敲, 无不对作者的渊博的文化史学功底所折服, 余秋雨是文化史学者, 但他所写的散文及其中用到的知识术语, 一点都没有让我感到生疏与隔阂, 反而有一种似曾 相识的文化亲切感,这或许就是作者所一再强调的中国文化的传承性吧。

余秋雨通过这本书完成了一次中国文化史与中国民众的一次具有普遍意义的勾通, 使无数对 中国文化来说的门外汉登堂入室,甚至与作者秉烛夜游。这本书是具有种子性质的,它把对 中国文化的研究植入每位读者心底, 以期将来能生根发芽, 至于将来是长成小草还是参天大 树却是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引来一批又一批中国文化的麦田守望者, 真是种一粒绿一片啊!

作者定是在一间四周被书包围着的甚至有些阴暗的书房中完成了这部 种子类图书创作的,心态平和,面容安详。作者翻阅、节选、摘录、撷取了中国文化最具有 象征意义的意象,先是旅行,而后奋笔疾书,写成这部也只宜在安静,宁谧的地方阅读的散 文精华。

余秋雨的这次文化苦旅显然是成功的,它的旅行引来了无数人 沿着他的足迹, 避开舒适并且平庸的生活, 走向文化探索的精神圣殿。

余 秋雨后来当然也写了不少书, 有时甚至连同媒体结成车队进行文化探索, 但在他的书里我一 次又一次地看到他多了一些浮躁,少了一些宁谧;多了一些喧嚣,少了一些沉稳。虽然作家 五、六十岁以后,大都改行搞研究或做其它营生,文笔褪化不可避免,但余秋雨文笔的褪化 却好像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我佩服那个十几、 二十年前步履虽有些蹒跚但却决定的文化苦行 者! 有人说余秋雨老师写的文章太苦了,尤其是《文化苦旅》。 的确, 写文章绝非易事, 而写一些关于文化的历史情节方面的书就只有“苦” 了。 至于说《文化苦旅》是最“苦”的,大概是因为它的涉及面之广,其所涉及 到的历史情节又最深、最扣人心弦: 从《道士塔》到《这里真安静》;从莫高窟到墓地;从大清国到新加坡; 从王圆录到二叶亭四迷;从斯坦因到寺内寿一、日本妓女等等等等。它涉及面之 广、所跨度的时间、空间之长、之大,恐怕没有任何一本散文集所能望其项背。 也没有任何一本散文集敢象它那样一开头便涉及到王圆录那样的具有重大 历史背景、能在读者心灵最深处刺痛原本就很薄弱的民族自尊心的人物。胆怯之 余,还因为,除了历史学家,很少有人能够将那段尘封多年的、早已无人问津的 历史片段写得如此详尽而生动。 更没有哪一部散文集能有它那样大的涉及面。因为很少有散文家,或其他 文学大师会象余秋雨老师那样仅靠两条腿去拜访祖国的名山大川, 去丈量历史的 每一寸土地。 正因为余秋雨老师靠自己的腿走了那么多的路,所以他的文章读起来总不 会让人感到很轻松。 却有一种想读而又不能轻易去读的感觉。 也正因为余秋雨老师靠自己的腿走了那么多的路,所以读他的文章总会感 到一种长途跋涉的“苦与累”。 但如果没有这种“苦与累”的感觉,读者就不会因到达而喜悦;就不会因半 途折返而失望; 就不会因前途渺茫而惆怅; 就不会因寻访半天却徒劳无获而郁闷; 就不会好似身临其境地随文章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或喜或悲。 也就更不会在一觉睡醒之后,产生去追赶余秋雨老师步伐的念头。 于是,发生了书中最感人的一幕: ——几乎每次余秋雨老师刚在哪住下,就会有读者上门拜访。有的是事先 算好余秋雨老师的行程,专侯于此“守株待余”的;而有的则是一路追至于此,刚 到就赶来的。 无论余秋雨老师走到哪,都会受到热心的读者无偿帮助。 这是多么真挚而纯洁的友情! 综观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作家、学者、大师能够受到读者、学生如此般的 尊敬与爱戴? (二) “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是对中国传统文人文化人格的评价。文人 常常放逐自己的心灵,使心灵徘徊于历史现实之间,游历在自然山水之中,去寻找呼应心灵 的那份默契,去寻觅文化、探幽历史、思索人生;因为他们发现“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 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于是以其执著去徘徊,徘徊一次,便是一次思想的锤炼; 以其步履去游历,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于是也就表现出了那种特有的文化史观、 哲学史观和思辨气质,这远非梁实秋、林语堂等文人的雅致小品所比及。那《西湖梦》《风 、 雨天一阁》 、 《寂寞天柱山》 ……不正是对传统文化反思与认同的体现吗?不正展示中国文人 艰难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人格吗?! (三) 反思也好,寻根也罢,抑或是回归自然,文人总会在自然中,在历史中寻找到文化,得 到一种理性的思索,这是一种精神寄托,更是一种至高至上的追求。你看,山不必过高,景 不必太美, 往往秦砖汉瓦、 断壁残垣, 甚至是荒野中一所破旧的庙宇, 一处古代的土冢荒丘, 都能把他们不羁的遐思带到遥远的地方,带到遥远的时间。这种思索超越了时空,超越了自 身的局限;它可能属于我们民族,更可能属于全人类;它是一种精神上的煎熬,一种悲剧意 识;它深邃,纵横古今中外。可一旦这种精神上的煎熬得到解脱,一旦凝聚成思想,便成了 我们民族享用不尽的民族瑰宝,便会释放出无尽的能量。也许从深远意义来说,这才是真正 人生之所在, 由此我仿佛看到了余秋雨先生阳关踏雪时的沉重步履, 听到了他突见沙原隐泉 时欣喜的声音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喟。 (四) 文化苦旅,人生苦旅,人生、文化、历史,其实都蹒跚而行。这其中悲怆与神圣交织, 痛苦与欢愉并存。步履虽然沉重,追求本身虽然含有苦涩,但足以自慰。“苦难是人生的老 师”,那么,经历了一场精神苦难,而从中产生的思想,不更能堪为“人师”吗?太史公司马 迁就曾说过:“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仲尼厄陈蔡,作《春秋》 ;屈原放逐,著《 离骚》 ;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足,而论《兵法》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 故述往事,思来者。”――那种心理积淀,那种文化内蕴,那种理性升华,大多由自于文人。 尽管“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但文人的思想,足以撼灵魂,惊宇宙。文人的意识是 超前的,是高明的预言家。你不信吗?你会看到:上海人定会独领民族风骚;浪山脚下会出 现新的热潮;狼山的一代文人会成为后代行的高标!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 《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读得很苦。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 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 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 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 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 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 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 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 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 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定是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 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 一个在 22 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 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 “书 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 人的神经, 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 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 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直到再读完了《山居笔记》才终于决 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为之踯躅,让我的心 灵为之震荡而深感敬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 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 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 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 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 他的敏锐,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 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构建”、“召唤后代” 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 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 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 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 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 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变成一种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 幻化成一声长叹。我一边在为那些因为心境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所皱眉,一边又为这样挚诚的 一种迫切而由衷的慨叹。是的,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呼喊,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不管调门是否过于 鼓噪,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 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吗?在这样的时代,难道文化还只是精英们的特权? 文字上的完美尽管艰难,但毕竟是一种“技”,可修炼,可学习,可提高,还可炫耀,可虚张声势;文 字背后的真实社会责任感、紧迫感,一种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炼,一种愿意负重敢于吃苦的力量,这 些,更是《文化苦旅》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这些,才让我这样对历史本来并不干兴趣的读者深切的悲 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笃笃声与船桨划破江面的水涛声,才让我数次在梦中拜倒在天一 阁朱红大门前虔诚的膜拜,不自觉的问:你来了吗,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 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