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尔7岁那年,和村里的孩子一样,被爸爸妈妈送到一座乡村小学读书。
这是一所设备非常简陋的乡村学校,全校只有一间茅草屋,一位教师。而这位教师身兼数职:既是校长,也是老师;既是本村的理发师,还是礼拜堂的敲钟人。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教师,恰恰是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启蒙者:他是一位动物爱好者!他在校舍附近,饲养了猪、鸡、羊、鸽子、黄莺、蜜蜂,还有一只招人喜爱的小刺猬。小法布尔在这儿过得非常愉快,除了功课,他还学到了不少小动物方面的知识。
很快,小法布尔对动物尤其是昆虫的浓厚兴趣,被爸爸发现了。一天,爸爸趁赶集的机会,给他买回来一张动物挂图和一本寓言集。寓言集里有许多兽类、小虫的精美插图,法布尔爱不释手,渐渐地,他对昆虫研究着迷了。他天天把放大镜揣在口袋里,方便随时观察昆虫!
有一天,他在大路边,发现了一群蚂蚁正在搬运一只死苍蝇。蚂蚁们像在紧张地从事一项巨大工程,分工协作,有条不紊:有的拼命拉,有的传递信息,有的调兵遣将……那是一派多么繁忙的劳动场面啊!法布尔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趴在路边,掏出放大镜,一动不动地观察着蚂蚁们的行动。村民们下地干活的时候,看见他趴在那儿;等他们结束劳动回家时,看见他还趴在那儿,而且连姿态也没怎么改变!
“这孩子一定是中邪了!”村民们不由得惊叫起来。
就在这次长时间的观察中,法布尔观察到了蚂蚁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生活习性。他跑回家,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详细地记录下来。
这,也许就是《昆虫记》的第一篇资料吧。
从那时开始,法布尔研究昆虫,进入了忘我的境界。为了捕捉一只小虫,他常常跟着虫子奔跑,累得气喘吁吁不说,有时候,为了不让自己踩到虫子的腿或翅膀,他宁愿自己绊一跤。
一年冬天,他病了躺在床上。看到几只冻僵了的昆虫时,他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自己的被窝里。后来,昆虫慢慢地苏醒了,法布尔竟然乐得大声欢呼起来。
对昆虫研究的热情,好像一个火把,在法布尔的一生中熊熊燃烧着。而童年养成的专注性格与忘我精神,成就了他日后的伟业。
名人小档案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早年曾担任中学教师,业余自学,花十二年的时间,先后取得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一生热爱昆虫学研究,著有《昆虫记》十卷。
法布尔精神
“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这成了他一生的至高理想和毕生追求。法布尔一生所从事的,正是这种揭示、把握真相与真理的伟大事业。
牛顿,爱做实验啊。同学,实践总是比理念更值钱,只是牛顿的感触
这些东西都是杜撰出来的 不要太相信 也不要让自己的孩子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