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饲养方式落后 我国的肉鸭养殖业主要采用低投入、开放式大棚生产模式。农村家庭庭院大棚分散饲养占全国总饲养量的90%,基础设施和设备非常简陋,饲养环境差,养殖技术落后。庭院式饲养以地面平养为主,部分养殖户采用网上平养,鸭病交叉感染十分严重。因此,改进肉鸭饲养方式可全面改善肉鸭的生活生长环境,降低发病率,提高健康水平和安全性,促进产业的全面升级。
(2)鸭疾病防疫不规范 近年来,禽流感、小鸭肝炎、鸭浆膜炎、大肠杆菌等疾病已经给我国的养鸭业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疾病危害肉鸭健康,降低肉鸭的生产性能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养殖户为了防治肉鸭疫病,滥用兽药,使肉鸭产品的卫生、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给食品安全性带来隐患,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定期消毒,加强免疫。对鸭舍及其周围环境、水池和运动场应定期进行消毒。消毒剂要经常更换,防止产生抗药性。免疫接种是预防肉鸭发生疫病的重要技术措施,应根据各地疫病流行特点,制定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发生。
(3)饲料品质差 饲料成本占养殖生产总成本的65%以上,是肉鸭养殖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肉鸭的营养需要量标准,许多饲料企业配制饲料依据自己的经验,造成肉鸭饲料不稳定,品质往往较差,给养殖场造成损失。因此,为肉鸭生长提供营养丰富、平衡的配合饲料是发展肉鸭业的重要保证。
(4)环境污染严重 肉鸭养殖企业或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将粪污任意堆放在鸭场周围、公路边、村边或直排河道,造成水体污染、环境恶化。
(5)鸭产品加工工艺落后 虽然我国鸭产品丰富多样,但大部分是以传统手工作坊式加工生产。由于加工手段和工艺落后,生产的产品档次低,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消费需求和出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