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孩子成绩好?

2024-12-14 13:39:5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鹿妈 有话 说

学习不是到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

甚至大学毕业就结束了的,

它是一个一生的旅途。

行为形成习惯,

习惯决定品质,

而品质又对生活的道路起决定性的作用。

讲座内容来自谢刚(心桥)博士《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一书(版权归北师大出版社所有)

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本文为谢刚博士的讲座分享内容,她在美国加州从事学校心理学工作的17年间,接触了1000多个案例,其中85%以上都是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学习问题。她认为,遵循个性特点、保持求知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业顺利的关键。

主讲人谢刚

笔录整理杨萨萨

01、哪些因素影响学习

2001年,我碰到一个七岁的聪慧过人的小姑娘,一对一的智商测试结果高达140以上,一百个同龄孩子里面不到一个孩子会出现这么高的分数。父母提到她在二年级的班上常被老师批评不专心。

我立刻断言:“她肯定什么都懂,老师讲的东西对她没有吸引力。智商这么高,跳级啊!”

结果,父母兴奋地去找学校时碰了一鼻子灰:“跳什么跳?二年级要做的功课在规定时间内还完不成呢,转到三年级肯定跟不上!”现在想想当时对智商的盲目崇拜真的很惭愧。

后来就越来越发现,智力对学习有影响,但只是影响的一个因素。学习的硬件,比如记忆力、理解力、词汇量、推理能力、信息处理速度等,其效果容易看得到;但无形的软件,影响着硬件能发挥到什么程度。

教育心理学在过去五六十年里的研究表明,对成人以后的成功、成就影响力最强的因素在,除了我们在媒体中常常看到的坚毅、自控力、热忱等以外,还有乐观(Optimism)、好奇心/求知欲(Curiosity)等等软因素。

有许多潜在因素影响到学习,我根据自己的观察,跟大家分享以下三点。

第一个是孩子的个性特点;

第二个是学习态度;

第三个就是时间管理等行为的习惯。

这三个方面是影响到学习的关键因素。

02、找到个性特点和养成专注力

习惯和品格的形成确实受孩子天生气质(temperament)的影响,其中包括喜静还是好动、适应性、挫折承受力、注意力长短、能否坚持等。还有孩子学习的能力特点,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了解,接纳,并因材引导。

有些家长告诉我,孩子在六七岁时就已经开始出现厌学现象了,这是非常不正常的。这个阶段是孩子求知欲、好奇心最强的时候,怎么能厌学呢?那一定是学习的内容跟孩子的学习能力特点有很大的差距。

1)寻找孩子自身的特点:听力学习还是视觉学习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孩子的特点:

有的孩子开车出去,对地图、路线记忆特别好,这些孩子的空间智能发展好;

有的孩子听一下曲调,就会记下来,那他的音乐智能就发展得特别好;

有的孩子词汇量特别大,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那他的听力处理能力就特别好。

哈佛心理系教授加德纳博士(Dr. 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指出除了广为智力测试和学校教育认同的语言(Linguistic intelligence)和数理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还有多种其他智能的存在。比如:

音乐智能 Musical intelligence

运动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空间智能 Spatial intelligence

人际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内省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自然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多元智能理论”让大家理解到,孩子的天生特点非常不一样,家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点,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学习道路,这个对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很多家长可能看过下面这个学习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告诉大家:Lecture也就是讲座这种形式的学习,不到10%的孩子会吸收的比较快;50%以上的孩子会在与别人讨论的过程中吸收理解得比较快;90%的孩子在重复教给别人的过程中会吸收理解得最好。

美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擅长用听力来学习的人(Auditory Learners)大概占整个人口的30%。65%左右的人天生需要一些视觉的帮助。比如说,学地理需要画个图像,才能记得更清楚,学历史时需要画一个time line,通过视觉来帮助记忆。还有大约5%的人需要通过触觉来学习,需要动手做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孩子各有恩赐,能力特点和传统教育的要求以及父母的期待常常不吻合,那就需要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多观察和接纳孩子。教育是要以长取胜而不是以短取败,花很大心力去教,不如用心去观察,先找到孩子的特点在哪里。

如果孩子在个性发展上没有得到充分的接纳,就不会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习给他带来的就是挫折感。能够知难而进的孩子非常非常少。

2)专注力特别影响学习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时,精神、注意力等才会高度集中。正常情况下,5-6岁的孩子只能够参加指定课堂活动5-10分钟,特别是如果他们觉得无趣、或者很难让他们在不具备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完成的任务。

作为一个指导原则,一些研究表明,可以用年龄作为孩子参加某一指定任务的时间,比如5分钟对应5岁,7分钟对应7岁??如果是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6-7岁的儿童维持注意力长达30分钟,已经是最佳状态了。

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电子产品对注意力的影响。在美国有一个研究,对2600个孩子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在2岁的时候在电子产品上花费的时间,对7岁的时候的自控力、条理能力都有负面的影响。

那孩子如果天生能专注的时间就比较短该怎么办?

在这里提醒大家七点:

1)每天按时休息、保证有规律的睡眠,睡眠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力。

学龄儿童一定要保证9-10个小时的睡觉。

2)减少周围分心的事物,保持一致的学习环境。

家里一定要有固定的学习桌子,桌子上尽量减少别的东西。

3)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可以在日常的交流中给孩子提一些问题,提醒孩子观察周围的事情会无形中提高他的专注力。

4)预习和复习,了解一些内容,更容易跟得上老师的讲解。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习。如果他在课堂上接触到的内容是完全没有听过的,那他跟得上老师的讲解、理解并且是专注的可能性就小很多。

5)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验丰富的老师,会把教学方式多样化,一直让孩子保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家长在家里帮助孩子预习复习时,可以多加一些不同的方式,比如说,讲解、画图,能够动手做的去动手做一下。

如果孩子坐不住的话,可以把作业分成几个部分,这样可以保证孩子在短时间内保持专注,总比坐在那里三个小时,但都在走神儿好得多。

6)利用一些工具来帮助孩子,比如说,计时器、记事本。

千万不要说,5岁的孩子怎么连30分钟都坐不住呢?他现在能坐5分钟就是5分钟,我们不要害怕,只要他坐下来的这5分钟是在专心地做作业,总比他坐下来很长时间左看右看要好很多。

如果孩子只能坐下来5分钟,那我们就定6分钟的计时器,等计时器叮地一响的时候孩子就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喝点水,休息一下再回来,慢慢来延长这个计时器的时间。

在美国,9岁以上的孩子就开始用记事本,它能够帮助孩子把作业内容都记下来,他会觉得今天一二三四,这些作业我都做完了,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7)最后一个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就是学习的内容。

太容易或者太难都不利于专注力,都会影响学习,最佳的状态就是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程度(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阅读,能够独立阅读的是100个字里面有94个字孩子能够准确地读出来;老师教的文章,平均下来100个词里面有90-94个认识的,也就是说生词不超过10个;有挫折感程度就是100个词里面有多于10个生词。

逃避、拖延很多都是因为孩子的学习内容和他的水平不相符。所以,当孩子在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我们首先就是要测一下孩子在阅读、数学和写作上达到了什么程度。

03、最害怕孩子没有求知欲

第二个我们今天要重点讲的就是学习的态度,也就是求知欲。

在这些年工作中,我不害怕孩子专注力差一点,也不怕孩子暂时学习成绩不太好,我最害怕孩子没有求知欲了。

你跟他说:“你钢琴弹得不错。”“那是我妈让我弹的。”

“你棒球打得不错。”“那是我爸爸让我学的。”

你可以看到孩子也许在小学期间暂时有一些成就,可是你问他你自己喜欢什么呀?不知道。八九岁的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是最可怕的。学习的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是孩子的无价之宝。

不管学什么,钢琴也好,阅读也好,数学也好。孩子越往上去,他经历的困难就越多,越需要自己付出努力,才能前进。那经历困难时是继续还是放弃呢?学习习惯就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也是影响智力能够发挥到什么程度的一个软因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博士(Dr. Bernard Weiner)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人对学业成功和失败的不同解释对情绪和动机的影响,发展了成就归因理论。

一个人对他为什么会成功或失败的看法决定了他会为将来的活动付出多少努力。当过去的经历带来积极的情绪和对未来成功的期待时,这种归因系统就让人更愿意去做类似的事。

孩子为什么喜欢学习?我观察了很多喜欢学习的孩子,都是因为学习的过程给他带来了成就感,而且在学习中与家长和老师的互动中,加强了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就是我常常讲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成就感和人际关系(Sense of Competence & Sense of Connection)。相反,如果这两个心理需要达不到,孩子则会逃避学习。

斯坦福心理系教授凯萝杜艾克博士(Dr. Carol Dweck)研究了35年上进心(motivation),她提出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给他们去热爱挑战,去找到失误的原因,享受努力的过程,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04、行为的习惯

最后一点影响学习的因素是,外表可以看到的行为习惯。其中,特别是时间管理、责任感、条理性、自控力,这些都是对学习有关键作用的软因素。

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更有学习的动力呢?

有四个不同的因素:

学习的内容对孩子来说有兴趣。

如果没有兴趣,他自己至少有这个信心能够学会。

在学习过程中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做的事情与成果有直接的关系。

人际关系,朋友们学习都很努力,那他也愿意学习努力。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孩子的两个基本需要,做事情能够带来成就感或是健康的人际关系,那他都会在学习上更有动力。

举个例子来说,有的家长问道:

“孩子小学1年级,办事情比较拖沓,尤其是写作业,特别慢。感觉他心里压力很大,7岁的孩子,他一直在纠结不想写,不愿意写,溜号,望天,手里拿着玩具摆弄??10分钟的作业,要写一个多小时,对学习没有兴趣,该怎么办呢?而且孩子坐不住,总在动来动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心里长草,静不下来。”

后来我询问家长发现,有一样事情他的专注力特别高,就是乐高,除了乐高,其他什么事情都坚持不下去。

像我们讲的,这个孩子的能力特点是什么?我们要先看一下,喜欢乐高,喜欢动手操作,那我们就从他喜欢的事情上来调动他学习的兴趣。比如说,阅读上,我们可不可以去找一些关于乐高的书,说明书也好,其他的书也好,让孩子看到后知道阅读是我自己吸收有用知识的一个途径,可以多看一些这样的课外书。

要鼓励孩子去参加他擅长的活动。比如说,乐高,我们就告诉他,赶快在6点前把作业做完,做完之后,我们好6点半去上乐高课。如果学习对他来说比较难,那就采取孩子比较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做作业。比如说,数学,能不能用乐高来摆计算题?

这些都是结合孩子的长处来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一个途径。不然的话,一个七岁的孩子,这时候就已经有这样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对学习会越来越逃避。

养成一个习惯。放学回到家后,先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不一样的事情。因为在学校里面,大部分的学习内容都是跟阅读和数学逻辑相关的,那么调整一下,也许就是听听音乐、打打球,也许是玩一下橡皮泥,转移一下大脑活动的区域,降低疲劳。这之后我们就要养成,比如说,在吃饭以前也好,吃饭以后也好,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时间做作业。

学龄儿童的家规要跟孩子一起商量着完成。你可以问一下孩子,你觉得我们吃饭以前是先做数学还是做阅读呢,吃饭以后我们再做另外一部分。这样就可以把作业分开,使孩子做的时间不至于特别长。

对于注意力不是特别专注的孩子,能够提供一个小的奖励。比如说,喜欢跟爸爸出去打球,那我们就先来做数学,数学做完之后,我们先出去跟爸爸打十分钟的球,然后回来吃饭,吃完饭我们再来做其他的作业,这个对孩子都是一个动力。

05、总结

好的习惯养成需要时间,坏的习惯养成非常快。因为坏的习惯跟孩子的天性有关,知难而进是比较困难的。小学里教的具体的知识,我们可能会忘掉,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养成的责任感会受益终生的。所以,一定要孩子养成习惯。

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有一个积极的态度,看到挫折和挑战的时候不灰心,更愿意在学习过程中付出努力,另外加上行为习惯,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造成了孩子到底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天生的能力和后天的培养,就像长方形的长和宽,一起决定着它的面积。

你怎么看?

下拉底部回复我们

回答2: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任何简单的答案恐怕都不解释。上学时候的成绩虽然对比社会成就来说更为单纯,但是仍然是非常多因素下决定的。

首先,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下先天论和后天论。

简单的说来,所谓先天论认为,人的大部分表现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比如智商、性格、运动能力等等。

与此相对应的是后天论,认为环境是决定人表现的最重要因素,基因什么的根本不重要。这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各拥有许多拥趸,做过许多研究,也衍生出来很多的流派。社会学、心理学、教育等领域的学者对此话题长期、深入的都有过探讨,目前尚未有说一个答案能够一统江湖的。

作为我们普通人,说孩子成绩好有时候会马上想到说老师的教育手段、教材、学习环境等等。所以才有中产阶级的教育焦虑,从小就开始给他们配置各种教育资源,认为其重要性很高。这些看法恐怕会更多的觉得先天论太过于宿命和消极了,小孩生下来的资质就决定了未来?让很多人是断然不可接受的。

同时,他们认为后天论可能会比较先进,更符合人定胜天的积极价值,这其实也未必。举个例子,典型的后天派行为主义之父华生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其实真的是很多父母最愿意听到的老师的承诺了。但其实真的能这样吗?且不论真正的教育环境与实验不同,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理想条件下的试验。华生的“训练”还是较为压抑的。

何况,上学的过程中,孩子的发育和发展不一定与同龄人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我认为父母不要太过于纠结自己的付出,过于关注那些教育资源有没有在孩子身上100%发扬光大,即使有一个按钮能够按下去就输出一个你心目当中理想的小孩,这恐怕也不是一个健康人生该有样子。

回答3:

孩子成绩好,一方面是因为天分,另一方面是后天培养。

先来说下天分,天分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比如有的孩子天生记忆力惊人,有的甚至能够过目不忘。这种惊人的天赋运用在学习上,所取得的效果就要比同龄的孩子要好得多。

有的孩子天生算术能力强,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超常的计算,并得出正确的结果。所以这个孩子在学习数学方面就会非常轻松,这就是天分的力量。

拥有天分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但是天才是非常少见的。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若想取得不错的成绩,我们就要发挥后天的努力,挥洒辛勤的汗水。

现在咱们来说一下后天培养,相对于天分来讲,后天培养对于孩子的前程有着更重要的决定作用。我们都学过欧阳修的名篇《伤仲永》,本来一个天赋极高的孩子,生来就能吟诗作赋,可是他爹不重视后天教育,只知道带着他混吃混喝,最后泯然众人。

这对于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警醒。

格拉维尔在《异类》一书中曾经提到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所以成为大师并没有想象得那么艰难,你只需要好好坚持,不断学习,凭借后天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就像《阿甘正传》里的普通人阿甘一样,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做好每一件事情,这就是我们平凡人的成功。

所以孩子成绩好,天分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和付出。

回答4:

作为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很优秀,而自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相比总是差了一大截,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成绩好,有些孩子成绩不好呢?具体原因如下:

1、与孩子的学习态度有关。每个孩子的智力都是一样的,但是天赋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天生就不聪明,在学习上也没有很高的天赋,但是她们的学习态度非常好,在学习上非常的努力,进而一步一步的走向学霸之路。相反的,有些孩子有很高的天赋,但是学习态度并不好,久而久之,良好的天赋也会泯然众人矣。所以态度是决定孩子成绩好坏的原因之一。

2、与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关。在数学上,孩子的思维能力可能更能体现出来。我自己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我从小数学成绩就不好,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很差,不管老师讲了多少遍,我就是不明白,脑袋就像是锈了的机器一样,始终转不过弯来。而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很强,老师讲一遍便能够听懂,理解能力也很快。一般男生的思维能力比女生的思维能力要活跃,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情况下,男生的数学成绩要比女生的数学成绩好。

3、与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关。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孩子成绩好的原因之一。从平时做练习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好还是坏。有些孩子对于平时不会的练习题会去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索,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自然而然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有的孩子在平时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作业敷衍了事,对于不会的题不予理睬,或者干脆问同学问老师,不会自己去思考。这样怎么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成绩呢?

4、与父母的引导力有关。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任何行为习惯都会被孩子模仿,就比如说有一个亲戚她今年刚大学毕业,在家里每天都很悠闲。于是每天晚上出现的场景便是她的爸爸妈妈以及她都在低着头玩手机,她的妹妹也想玩,而妈妈催着她做作业,她妹妹便不服气的说:“凭什么你们都没有任务,就我一个人做作业,凭什么我不能玩,我也要玩”。由此可以看出,父母的一切行为孩子都会看在眼里,也会跟着模仿。所以,要想孩子成绩好,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父母就应该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乐趣。同时,在学习方面,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打骂,责备孩子。孩子要是生活在恐惧,害怕的环境中,是很难学好的。

5、与孩子的学习方法有关。除了孩子自身的学习态度之外,学习方法也很重要,光努力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在做无用功。有的孩子通过不断的做题以及自己的摸索之后,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自然得到提升。

文/南方锈才(ID:ilovexiucai),努力生活,小心追梦。专注整合营销传播、组织健康与个人成长。

回答5:

成绩好的孩子大都具有这些特点:

(1)孩子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好的孩子,大都有明确的目标,知道学习是为自己,所以就肯下功夫。主动学习要比被动学习的效果好很多。我周围碰到很多学生,从差生变成优等生的前提,大都是自己觉得学习有用了,然后其他的事情就不用家长操心了。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的过程必然是事半功倍。

(2)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光有学习目标是不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培养她的学习习惯。上学之前,专注一件事的习惯;上学之后,先做作业再玩的习惯;学会自己检查的习惯,等到小学毕业,基本习惯已经养成,所以孩子上学就比较轻松,家长也省很多心。

(3)孩子有上进心和竞争意识。

多年的经验可以看出,大多成绩好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求知欲,他们对自己要求普遍比较高,因此在学生群体里才能够异军突起。有很多家长说谁家孩子聪明,但我想说,聪明并不等于成绩好。我看到过太多的孩子,因为聪明而成绩平平。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一个孩子成绩好是综合素质,不仅仅是聪明就可以成绩好,也不是努力就有好成绩。学习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习的习惯在成绩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的鼓励以及帮助,才是孩子成绩最好的助推器。

我是天云,大学老师,孩子妈妈,公众号天云博士和您一起探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