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茶文化的发展

2024-11-26 06:01:5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潮汕文化,源远流长。至少在距今6000年以前,在潮汕大地上便已有人类行走的脚印了。潮汕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它的存在和影响,早已超越本土,跨越重洋。

  工夫茶是潮汕文化中的精髓。品茶一是讲究茶的精美,二是不求解渴,而是追求一种精神享受。范仲淹在斗茶歌中有这样的句子;“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众人之浊我独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古人对品茶是一往情深的。我对茶称不上多么痴情,但我从懂事以来,品尝了不少茶,唯独嗜工夫茶。

  今年暑假,举家赴潮州去拜访亲戚。叔叔以上等的工夫茶敬我们。

  潮汕人品工夫茶是很讲究的。一套小巧的宜兴紫砂茶具,精美之极,但见“紫玉金砂迎客至”几字绘于如满月似的紫红色茶具上,分外雅致;那蜜橘般大小的紫砂壶,胡桃大的茶杯,玲珑小巧,精致之极。未曾品茶,先被这如古玩般的茶具醉了。

  叔叔将沸水注入茶壶内,而后迅速倒在杯子里,一是洗茶,二是暖杯。之后,再将水壶悬高而冲,先快后慢,徐徐遍淋茶壶之外,此时随着水雾的升起,顿时茶香四溢。好茶!妈妈禁不住叫声好,此茶不愧是茶之上品。这时叔叔将三个小杯紧挨着放在一起,端壶缓缓斟茶,挨次数匝于杯内。叔叔把这工夫茶操练得如此娴熟,真是一种由技术到艺术,再由艺术臻至一种境界的奇妙历程。

  我们端起茶杯,先闻上一闻,一股清香直入肺腑,再小啜一口细细品味,甘甜与茶香令我“饮罢清风生两肢”,一杯入肚,齿颊弥香,如入仙境。

  潮汕工夫茶的习俗早已闻名遐迩。然而,这一地区的妇女从前爱喝“女子茶”的风尚,却鲜为人知。

  曾听妈妈讲,“女子茶”可与“工夫茶”相媲美。“女子茶”是以“油麻茶”为主,配以“潮汕米方”的饮茶方式,称她为“女子茶”。

  这种“女子茶”,选用福建武夷山的“铁观音”,潮汕凤凰山的“凤凰茶”,放入带齿的缶钵内,用番石榴树削制的“擂茶槌”,将茶叶擂成粉末,然后加入炒熟的芝麻花生黄豆香菜蒜子和少量的盐,将其拌合在一起,冲上开水。饮用时,再加上炒米,便成了香甜咸甘涩诸味俱全,独具一格的“潮州油麻茶”。喝着“油麻茶”,再配上一快“潮州米方”,那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潮汕文化,源远流长。潮汕茶文化,很有特色。随着时间的流逝,潮汕茶文化会一代代地发扬光大。

  有潮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一壶工夫茶,成为他们对故土亲朋眷念的唯一方式。所谓功夫茶,是指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广东的潮汕地区一带的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茶道形式。

  泡茶用的水,以泉水、井水为最佳。泡制工夫茶,一般是乌龙茶叶,潮人独钟乌龙茶,尤其是福建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最受青睐。潮人煮茶,多用绞只炭。绞只炭的优点是木脂尽脱,烟臭无存,敲之有声,一经点燃,室中还隐隐可闻“炭香”。泡制时先将水烧开后冲茶。冲时要掌握以下几个要领,即:“高冲”、“低洒”、“括沫”、“淋盖”、“烧杯热罐”、“澄清”等。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亲自操作。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之后盖沫。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开,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

  斟茶时,四个茶杯并围一起,以冲罐巡回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因此工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功夫。无怪乎人们说,没有工夫就莫饮工夫茶。

  工夫茶是潮汕文化中的精髓。饮茶不仅可以解渴,更是一种艺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结构的多元化,潮汕的茶文化正发生悄然变化。传统茶艺的发展越来越精深;饮茶的方式在变,品茶的地点也在变,这一切给潮汕的茶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也给传统的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有人说茶文化属于农耕文明,与现代化格格不入,与城市的发展建设步伐不协调,我认为此论大谬。茶无论作为一种饮品,还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所具有的某些特性,刚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所缺乏的。现代社会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需要“和谐”的引领。作为饮食文化、礼仪文化、休闲文化相交汇的潮汕茶文化,在“引领”中越来越成为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动力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点。在重视家庭传统、礼貌亲情的潮汕地区,茶文化的内涵是对此最好的诠释。《中庸》说:“尽人之性而后可以尽物之性”。潮汕茶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人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是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的。因此,通过各种渠道和载体进行潮汕茶文化建设,都必须“以人为本”,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的关系引入到潮汕茶文化的发展中来。一切有悖于茶文化精神的行为,都要加以纠正、克服,使潮汕茶文化事业永远沿着健康、文明的道路发展。

回答2:

潮汕功夫茶,是潮汕在明清以后,继唐宋茶俗而新兴起的茶道。在全国最精致、最考究、最着名,是茶文化的高峰。潮汕功夫茶驰名海内外。在潮汕地区,家家户户都备有功夫茶具,无论到哪一家做客,主人首先招待你的,便是功夫茶。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潮汕茶文化

潮汕功夫茶的起源
功夫茶历史悠久,据说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变来的。宋代,中国上层社会“斗茶”之风盛行,谁家买得好茶,就要请客。宾客中有好茶或带来媲美,或请来暗斗。这种风气逐步演变到茶农、茶商的试茶评茶。由于曰曰品茶,喝得太多也难受,就大杯改小杯而成为很浓的小杯茶,这就是工夫茶的雏形。潮汕是鱼米之乡,人们喜欢饮浓茶,“小杯茶”也由茶商传入潮汕。曰久天长,渐渐在茶具、茶叶和冲泡技术上越来越讲究,形成了独特的“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文化
潮汕人爱喝茶这其中便有着潮汕人的好客心理。早在明朝中期,饮茶之风就已经遍及潮汕地区,从城市到农村,从有钱人家到普通家庭,几乎家家都摆设有一套工夫茶具。无论家居自饮、客来礼敬、拜祖祭神或是婚丧嫁娶,处处可以看见茶的踪迹。喝工夫茶是潮汕人的风俗,以茶待客,更是潮汕人的优良传统之一,暗合了工夫茶道“和、敬、精、乐”的文化精髓。 茶在曰常生活中,已成为潮汕礼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寒夜客来茶当酒”,对来客敬茶以示礼仪,共诉相聚的喜悦,是茶道的基础,也是好客心理的一种体现。
潮汕人不可一日无茶,所以潮人平时待客,第一件事便是泡茶。婚、丧、喜、庆,无一离得开茶,如过去结婚之曰,就有新娘向长辈下跪捧茶的仪式。有亲人自海外归来,家中媳妇及下辈,如第一次见,也要得行“跪茶”之礼。至于丧事,如其娘家长辈到来,晚辈媳妇也要捧甜茶叩跪行礼,然后才议事。祭祀拜神,也要“清茶三杯”等等。
潮汕功夫茶,已成为当前研究潮汕文化的重要内容。饮工夫茶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际礼尚,因而产生了许多礼俗。这些礼俗也体现出了潮汕人的心理。在这次的《功夫茶座》里,我们就来谈谈这方面的话题。
潮汕地区地少人多,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精巧的生产方式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潮汕人的细腻心灵,因此工夫茶精巧茶具的使用和冲泡程序的讲究,又与潮汕人细腻的心理相吻合。潮汕工夫茶,从茶叶的采制,茶具的选配,到用水、候汤、冲饮,都非常有学问,细腻讲究,正好反映潮汕人精细的性格特征。此外,潮汕人有很强烈的文化认同感,那些闯荡四方的潮汕生意人更是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这种“潮汕情结”。 “独在异乡为异客”,远游的海外潮人总会珍藏着工夫茶具和上好的茶叶,见是家乡来的客人,一定会以茶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