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早期的人们使用竹片,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唐宋之前,人们常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木头片或竹片,准确地说它的用法是刮而不是擦。日本考古中发现许多古代厕所中有“厕筹”,如1992年在奈良县高殿町发掘藤原京遗址过程中,发现了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厕所”遗迹,厕所遗迹出在7世纪末的藤原京右京七条一坊建筑遗址的外侧,“厕坑中出土筹木150余根”,类似的厕筹还在福冈市发掘的大约公元720~730年间的鸿胪馆厕所遗址中发现,时间在11~12世纪的岩手县平泉町的柳之御所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厕筹。唐宋间,中日交往密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对日本影响很深,因此日本的这些考古发现对推论唐宋时期中国人的拭秽工具很有参考价值。
厕筹据说是随佛教传入中国的。在早期的佛教诸律中,记载了释迦牟尼指导众比丘使用厕筹的事情,如毗尼母经卷第六: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草刮下道,刮不已便伤破之,破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针对这种情况,释迦牟尼佛说:“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令净。若无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栿上拭令净,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土块软木皮软叶奇木皆不得用;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 这些戒律则成文于他逝世之后的一百多年,所以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印度使用厕筹的历史要比中国早得多。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最初传入的只是一些“经”,而对信众的日常起居做出明确要求的“律”则是从三国开始,而中国人使用厕筹的最早纪录也自三国始,所以厕筹由印度传入之说似乎还是站得住脚的。
竹有毛刺,易刮伤臀部,所以“厕筹”需要验证质量,必须精心制作加工,甚至天子亲自制作,《南唐书·浮屠传》记载,南唐后主李煜亲自动手削竹片以供僧徒如厕时使用,并用面颊检验质量,看看是否光洁滑爽,可见当时僧侣的地位非同一般。
当然,也不都是使用竹片。有的地方,人们用石头,挑拣鹅卵石来解决问题。不仅洗一洗即可再用,又不消耗绿色资源。以上两种东西都有考古工作者发现过
唐宋时,粗纸也已经开始被使用,一直到元朝,纸才被广泛运用于如厕,汉代就发明了纸,但为何这个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东西直到元代才被国人用来擦屁股呢?后人揣测,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文化相对比较落后,没有汉民族“敬惜字纸”的意识,所以才使得厕纸进入人们的生活。
竹片或者石头刮
拿树叶
棍儿刮,棍儿刮,棍儿棍儿刮
饿 这个不知道改怎么和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