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语课程总体目标的要求,各个级别又分别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内容和标准,并且用描述性的语言说明。这些分级的内容标准正是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要求,而且新课标附录中的五个表还详细列出了语言知识教学的内容。以新课标高考要求的八级为例,对比过去的教学大纲,不难看出有以下的变化和进步:
1. 过去仅对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提出要求,而现在增加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目标。这充分说明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新课标对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要求都比过去大纲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这不只是表现在量上(如词汇量和课外阅读量,以及功能和话题要求等),还表现在质上,主要体现在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如语音要求能根据语音、语调了解和表达隐含的意图和态度,了解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等;听力要求能基本听懂广播或电视英语新闻的主题或大意;说要求能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做三分钟演讲;写要求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读要求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并且明确提出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等内容)。
3. 虽然新课标分别描述了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实际上,要达到每一方面的要求都需要其他方面素养的支持。这在课程目标部分已讲清楚,在课标实施建议部分又重申了这一点。如果说,
20世纪九十年代强调语言使用、功能和交际能力,今天则更进一步——强调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就拿语法知识目标来说,要完成目标不是仅仅掌握某个语法项目的形式、意义和用法
便可以做到的,学生需要从意义、结构、甚至文化上以及文章的题材、语篇的结构等方面通过运用和探究才能真正掌握。又如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不能仅限于单项微技能的操练,还必须通过任务型活动进行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