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现代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德国Sachs将蚕豆、玉米和荞麦的种子做水培养的实验,观察这些种子在蒸馏水中和在各种组合的无机盐溶液中的萌发生长情况。他发现幼苗在含KNO3、NaCl、CaSO4和Ca3(PO4)2的溶液中生长良好,在全缺这些盐类的水溶液中,幼苗不能生长或很快衰败。缺少一两种盐类,幼苗很快停止生长或出现某种缺陷如新根不能发育等。但即使在具备上述盐类的溶液中,新生的叶也不能变为绿色。他设想,植物可能还需要除溶液中已有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于是他在溶液中加了少量氯化铁溶液。果然,白叶变绿。由此,他得出结论,植物需要铁,缺铁时,叶绿素不能产生。到19世纪末,Sachs和其他植物生理学家确定了P、K、N、S、Ca、Fe、Mg 7种元素是植物所必需的,这些元素都是从土壤吸收来的。
但是,植物体的组成除上述无机盐类的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其他元素。这些微量元素是植物所必需的,还只是偶然随水进入植物体、对植物的营养没有什么意义呢?这一问题直到本世纪20年代才有了明确答复。原来,早期人们在水培养中使用的无机盐类虽被宣称为纯净,其实都含有杂质,所用蒸馏水也含有杂质,甚至所使用的玻璃器也可能有一些元素溶于水中。后来用高纯净的无机盐和蒸馏水,用硬玻璃或石英盛器作实验,才陆续证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除上述7种元素外,还需要极少量的其他元素,如B、Mn、Cu、Zn、Mo等。表1是高等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缺少了这些元素,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和生殖,就要出现特定的营养缺乏症。从表1可知,植物对N、K、P、S、Mg、Ca 6种元素的需要量较大,加上来自CO2和H2O的C、H、O 3种元素是所有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这些元素或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成分,或是参与细胞中的离子平衡。Fe、B、Cu、Zn、Mn、Cl、Mo等也是植物的必需元素,但需要量极少,它们大多是酶和辅酶的成分。
所以植物还需要需要必须的肥料、充足的阳光、合适的空气湿度及适当的PH值和EC值
植物生长三大必要条件:
植物生长三大必要条件是光照、水分、空气。
阳光是植物不可缺少的,它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水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关键,给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可以避免植株出现干枯、发卷、枯萎以及死亡。
还有阳光,养分,适宜的环境
合适的光照,适宜的温度,水,还有空气(CO2),这些是自然条件。
另外,还要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就是各种肥料。
植物生长所需主要的元素是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铜、钼、硼、锰、铁、锌、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