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目标分类

2024-11-26 04:53:2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梶田叡一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各国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教育传统不同,不能都照搬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欧美式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借鉴布卢姆的理论,提出了具有东方色彩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成果对我国开展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研究很有启发。他提出学校教育至少要包含三种类型的教育目标:达成目标、提高目标和体验目标(参见表6-4)[3]。
所谓达成目标,是指通过一系列指导,期待在学习者身上发生明显的变化;要求学生掌握规定的、具体的知识和能力。
所谓提高目标,是要求学生向一定目标提高和发展或期待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或深化。如逻辑思维能力、鉴赏力、社会性、价值观等综合性的高级目标。
所谓体验目标,是通过学生的某种行为变化,了解学生所产生的某种切身体验。不是以学生表现出某种行为变化为直接目的,而是期待学生自身产生某种特定内容的体验。
这三类目标都包含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领域的一系列目标,并有具体到达的要求。
表6-4 梶田叡一的三种教育目标类型 目标类型 达成目标 提高目标 体验目标   领
域 认知领域 知识,理解等 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等 发现等 情意领域 兴趣,爱好等 态度,价值观等 感触,感动等   动作技能领域 技能,技术等 熟练等 技术成就等   梶田叡一针对日本学校重视知识记忆和理解,而忽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提出了“开、示、悟、入”的教育学观点。“开”,意为开阔视野,唤起兴趣,耕耘心田;“示”,意为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要点;“悟”,意为学生将已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和实践;“入”,意为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探索、追求,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

回答2: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教育目标分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