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最为重要的弓弦乐器是

宋代最为重要的弓弦乐器是
2025-02-26 02:34:0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辽宋西夏金(960-1270)

中国传统音乐,不仅存在于宫廷及高阶层社会,更通俗化的活跃在不同的地方戏曲里,音乐家也逐渐平民化,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笙,由17簧、19簧至36簧(凤笙)不断的改进。

拉弦乐器--胡琴的出现,宋时才出现以马尾为弓的胡琴(形制与现代的拉弦乐器相近)

宋时,宫廷设立「大晟府」(制造乐器)「铸泻务」(制作铜乐器),「教坊」(教学机构,依乐师专长分为13部)等音乐机构。

这个时期多承袭唐时的音乐制度及庞大的乐队形态,新乐器有来自于民间流行的乐器或增加同类型的乐器、曲艺、戏曲及小型合奏的方式逐渐兴盛,民间音乐社团也为之增多。

当时重要乐器:官笛、羌笛、葫芦琴、马尾胡琴、葫芦笙、竹笛

元(1271-1368)

元代宫廷「雅乐」仍然采用宋金时代的音乐制度,所使用的乐器约有37种,此时在国内各民族间以及国与国之间,产生广泛的文化交流,进而引进不少外来乐器,拉弦乐器「胡琴」普遍使用于军队和乐团合奏,乐器合奏仍以弦乐为主的方式,并流行与蒙古乐器合奏。

当时重要乐器:三弦、火不思(中亚传入)、七十二弦琵琶(巴格达传入)、兴隆笙(中亚传入)、鱼鼓、简子、云锣。

明清(1369-1911)

清初,除了忽视及舍弃明朝之前新创的乐器之外,对于琵琶也不再视为权威的乐器;笙及古琴,因为流传已久的传统价值,在国家音乐方面占了重要的地位。

胡琴、唢呐及芦簧类乐器形成了较大的发展,胡琴的种类增加,出现了四弦的四胡、板胡、粤胡、京胡、三弦胡琴、马头琴等,唢呐在明朝时才有记载出现,最初只用于军乐及在戏曲音乐中伴奏唱腔和吹奏过场音乐。

音乐书籍刊物的产生,有中国最早发行的琵琶谱(华文彬的琵琶谱),也有多种古琴弹法的书籍,唐宋时期流行的乐器逐渐在民间失传,如箜篌、排箫、方响等。而今日使用的乐器却在当时十分的流行,例如笛、唢呐、三弦、笙、箫、管、胡琴、筝、扬琴、月琴、琵琶等,当时的戏曲及说唱音乐不断的蓬勃发展,其相关的乐器也相形的增多及普及化。

此时期中国与少数民族及邻国的乐器,相互交流,互通使用,新产生的乐器增大了音量,在音色和音域上也改善了。

回答2:

二胡,小提琴等是一种弓弦乐器,它们是靠什么发出声音的?
靠弦振动发声.音箱起共鸣作用,可将声音放大.

回答3:

中阮,箜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