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ing Rate伦敦同业拆借利率。
LIBOR被市场普遍接受为一种基准利率,广泛应用于众多的利率确定领域。
LIBOR的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较为主要的有:
1、全球货币供求状况。
2、主要市场的宏观经济形势(北美和欧洲)
3、主要监管当局的政策意图(美联储和欧洲央行)
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伦敦金融市场上银行间相互拆借英镑、欧洲美元及其他欧洲货币时的利率。由报价银行在每个营业日的上午11时对外报出,分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两种报价。资金拆借的期限为1、3、6个月和1年等几个档次。自60年代初,该利率成为伦敦金融市场借贷活动中的基本利率。目前,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种关键利率,一些浮动利率的融资工具在发行时,也以该利率作为浮动的一句和参照物。
LIBOR即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的缩写,目前坊间译成的中文名字多为”伦敦同业拆放利率”,这些拆款利率是英国银行家协会(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根据其选定的银行在伦敦市场报出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进行取样并平均计算成为指标利率,该指针利率在每个营业日都会对外公布。
所谓的同业拆借利率指的是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同业拆借有两个利率,拆进利率(Bid Rate)表示银行愿意借款的利率;拆出利率(Offered Rate)表示银行愿意贷款的利率。一家银行的拆进(借款)实际上也是另一家银行的拆出(贷款)。同一家银行的拆进和拆出利率相比较,拆进利率永远小于拆出利率,其差额就是银行的得益。
进一步来看,金融业贷款协议中议定的LIBOR通常是由几家指定的参考银行,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伦敦时间上午11:00)报价的平均利率。目前全球最大量使用的是3个月和6个月的LIBOR。目前中国的银行对外的筹资成本即是在LIBOR利率的基础上加一定百分点。
LIBOR的走势主要取决于各国的货币政策,并随着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而不断变动。LIBOR是目前国际间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市场利率基准,,也是银行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进行转贷的融资成本参考。除了各大新闻通讯公司每日提供相关的LIBOR报价信息之外,也可以在英国银行家协会的网页(www.bba.org.uk)查询到历史资料,即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LIBOR近期和历史的水平。
另外,从LIBOR变化出来的,还有新加坡同业拆借利率(SIBOR)、纽约同业拆借利率(NIBOR)、香港同业拆借利率(HIBOR)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