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学生行为不当时,班主任老师往往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导学生努力平息自己的不满,与坏朋友绝交,多与老师、家长、同学交流思想,然后听从于他们的感化和劝导,重新开始生活。但是,这往往只是教师的一相情愿,要使一个问题少年回头,绝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要转化这些学生,应分阶段地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首先,停止对学生进行消极批评和指责,不能厌弃学生,要努力使学生安心在校学习。
其次,教师应开始认真考虑对策,努力去理解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学生的情感和行为。
再次,保持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期望和关怀依然存在。同时,保持以往对学生的教导和影响。
在对问题学生进行辅导时,也可以融入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罗杰斯人本主义疗法。这种心理辅导方法不需要过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而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思想观点,一种对待被辅导者的态度。他的主要观点是任何人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的潜力,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他们自己就能产生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导向的行为,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在运用这种心理辅导方式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①真诚
真诚是心理辅导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品质。真诚这一态度,理解起来并不难,但要真正做到,却相当难。难在这种真诚不是在谈话过程中表演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中一贯保持的一种待人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也是一个真诚的人。在辅导中,真诚的态度能导致信任和喜爱,促进自由探索和更开放的交流,同时还具有榜样作用。你坦诚待人,会让学生感到你是可以信任的,可以交心的,产生一种安全感,便会对自己的过错无所顾忌地坦白。从而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②无条件的接纳与积极关注
接纳与关注,其实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温情的关怀,这种关怀是无私的,不希望回报的。而且是对这个人整体的接纳,而不是对他身上符合我们口味的地方接受,不符合我们口味的地方排斥。因此,教师在反应上应该表现得宽容、理解,而不是厌恶、拒绝或批判。
对许多教师来讲,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被辅导的学生,身上有那么多问题,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劣迹斑斑,怎么能让人无条件地接纳呢?如果一定要接纳,那也只能装装样子了,但装样子又显得不真诚。其实,接纳虽然说是包括了学生身上的缺陷,但只是说你能够宽容、容忍这些缺陷,并不是说必须赞成它们。对于这些缺陷,能够理解它们之所以出现在某个学生身上,是有其客观原因的,而并非这个学生天生就是个坏料。另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力量,依靠这种力量,他能够克服缺陷,走向成长。在这样一种总体性接纳与积极关注的态度下,教师可以对这个学生的劣行感到厌恶,甚至直接表达你的反感,但你对他这个人要保持仁慈关爱之心。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就是无条件的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