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建议是:会计-税法-审计-经济法-财务管理-战略听张志凤闫华红郭守杰刘圣妮刘颖田明的课。写在前面:1.自我介绍:我是法学专业,注会六门中经济法算是本专业的内容,会计在本科稍微学了一些基础知识,其他的都是零基础。2.写作思路:先说到考试前最后一天我都做完了什么,再说我是用什么时间做完这些的,中间穿插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复习方法,需要解释的地方我会有注释的形式标出来。1.复习成果到最终考试前,我的复习成果如下:①会计:听完11年和12年两遍基础班的课程,做完11年的轻松过关2和12年的轻松过关1以及12年的轻松过关4的前五套题,教材看完一遍。(作者按:“做完”是指在做完题目的基础上把做题总结,选择错题再做一遍,大题错题至少再做一遍,下同。)②财务成本管理:同会计。③审计:听完11年和12年两遍基础班的课程,做完12年的轻松过关1和轻松过关1,轻松过关4的第1套题,教材基本看完一遍。④经济法:没有听课,看了N遍轻松过关1,轻松1配套题目只做了选择题,主观题未做,轻松4只做了全部6套题选择题。⑤税法:听完12年的基础班课程,做完12年的轻松过关1,轻松过关4做完前5套题。⑥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听完12年基础班的课程,做完12年的轻松过关1和轻松过关2,教材粗略看了4或5遍。1.1关于复习资料选择和应用我的复习资料有三,轻松过关(以1为主)、网校的课程(全部是基础班)以及教材。对于这三种资料,我的使用顺序如下:①听课,通过老师的讲解勾勒起这门学科的知识框架和了解学科重点。②利用轻松1的题目前的讲解进行复习(因为跟课程讲义类似,就没有使用配套讲义),之后做后附的练习题进行巩固。③做笔记,笔记不求详细,但求能够凭印象写出知识结构。每章通常也就1张A4纸大小。④看教材,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听课和做题没有明白的地方,通过教材的讲解搞清楚;第二是补充知识细节,查漏补缺,寻找轻松过关1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丰富知识体系。(作者按:在学习过程中,我是以轻松过关1为主,笔记也是以轻松1为基础做的。而日后的复习我基本是以自己的笔记为主,方法将在下文介绍。)2.学习时间2.1自然月:断断续续从11年9月到12年10月,中间穿插上课、偷懒、放假以及其他事情。2.2小时数:基本在1800~2000个小时,具体不详。每日学习时间平均在8小时,考前2个月10小时。2.3时间安排:①在11年9月~12年1月间学习完会计、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三门主要课程(听完11年的课程,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做完11年的轻松2)②12年1月~6月间的复习进度缓慢,基本在复习和巩固已经学习的三门课程,包括总结错题、建立知识框架和加深理解。③12年6月至8月,学习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两门课程,做题并建立知识体系。④12年8月至考前,复习学过的五门课程,开始回顾经济法,做轻松过关4的题目至考试。3.学习方法3.1复述作为一个零基础的考生,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跟所有人基本是相同的:会计和审计开始难以理解,尤其是会计中大家公认的最难的几章: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对于这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我的方法除了听课、看书外,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复述。我在听完课后,不理解或者记不住的东西会尝试着把这些点自己将给自己听,比如长期股权投资增资的成本法变权益法,再如审计中的风险评估这一章,我会尽量按照老师讲课的思路把内容再讲一遍。开始也许有点麻烦,但是一旦能够自己给自己讲清楚,那么:①说明已经搞清楚了这个知识点,②以后可以依样画葫芦给别人讲,③自己都能当老师了,还愁记不住么,这样会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上很多。3.2建立知识结构所谓建立知识结构具体含义有二:第一,搞清每章的考点,仍以会计中的长期股权投资为例,其实说白了就是张老师每节课最后会重复的那些重点,不过我不是直接照抄或者看看就过去了,而是先自己总结出重点,用复述的方法重复后再根据老师的讲课查漏补缺。我的感觉是,一旦搞清楚考点是什么,做题的时候就会第一反应出“原来这个题考的是这个点”,那么在熟悉的基础上这个知识点的各种相关内容也会自然回忆出来,对于题目中的有些陷阱也就能回避过去。第二,做好笔记。我的笔记很简单,基本没有细节的知识点,基本是在列提纲。我想给大家提的小建议是,对于笔记中不同层级的知识点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写。也许有些同学会觉得麻烦,但是因为只是列提纲或者写标题,工作量实际上也不会太大。这样一是方便用复述的方法复习,二是有助于建立知识框架。3.3及时复习同时考多门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遗忘,对此我的方法是及时复习。在学习任何一个科目时,我不是听完所有的课程录音或者看完全部的书之后再回过头从第一章开始复习,而基本是采取高中的学习方法,昨天看的今天复习,从记忆效率来讲的确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另外,一定建议大家持之以恒,或许有点老生常谈,但是从记忆的角度来讲也的确是这样的效率更好。打个比方,如果先看会计一个周后来就放下了,留到一个月之后再看,那基本前面看的是白看的,真的就不如前面的一周去玩了。具体到每日写学习时间,如果我有8个小时在看书的话,基本有2个小时是在复习前一天的东西。补:关于遗忘对于遗忘,我的应对方法是:①及时复习。复习周期通常是:第一天(学习当日)→第二天→第五天→第十二天。也并没有严格执行,只是大概日期。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遗忘曲线(具体内容请见百度百科)建立复习规律,可以通过记录复习日期的形式辅助。②关于到考前是否能记住所有的知识点,我的感受如下:a.如果说教材的知识点是100,轻松1涉及的是90,那么我是以这90为主的。b.平时复习中我理解并记住的知识点大概是70,另外20因为重要程度或者知识点本身的问题不用刻意记忆。到了考前能主动回忆起来的大概是70中的50.c.我的小建议是,只要能做到及时复习,不用太过在意遗忘的问题,即使回忆不起来也没有关系。因为只要理解并掌握,尤其是曾经记忆过的知识点,即使考前忘记了,考试时看到题目也能回忆起来。我在考试中这种感觉比较明显。3.4反复做错题题目我觉得不用做的太多,其实到最后我也就只做了轻松1,但是建议大家一定要把错题弄明白,而且不要只看一遍答案就算了,即使觉得自己只是粗心错了,也要回过头再做一遍,特别是像财管这类科目,再做一遍也许绕过了之前的错误点,却发现了新的问题。对于一些特别难的题目,我会在题目旁边标上记号,做一遍就标一下,有的大题最后会做五六遍左右。补:3.5关于笔记我做笔记的顺序是这样的:①听第一遍课。②做笔记(详细版),理清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一章的核心问题。对此,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先自己提出问题,再回答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有营运资本这一章,公司实际工作中是碰到什么样子的问题才会促使人们对营运资本进行研究。③做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的11年的轻松过关2,总结做题及结合笔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④带着第一遍做题中的问题听第二便课,听完课后做12年的轻松过关1加深理解。⑤做笔记(框架版)。做法如下:听完第二遍课程后先将每章归纳出几个最重要的问题,之后将第一遍学习中详细的知识点归纳进这些问题中。同时不再使用第一遍的详细版笔记,而是重新做一遍框架版的笔记,形成知识框架,并适时复述每章的内容以复习。(作者按:复述时先不看书及笔记,而是先自己叙述,等全部完成后再看笔记查找不足。)⑥看教材。目的是寻找上面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到的知识点,看书速度较快,解释性的文字只要对这个问题已经理解就略过不看。3.6关于公式输入我的方法很偷懒,只能供大家参考:①财务成本管理我的完成情况是:完成单选、多选和计算题并检查一遍,综合题剩下最后一道半小题没有完成,完成部分检查了一遍。计算器是用的高考时使用的卡西欧的普通科学计算器。②系统自带的公式我只用了一次,是写了一个根号,其他地方大概用的就是多次方的指数。加减乘除号我是用的搜狗输入法里面的。在搜狗拼音中输入“加”、“乘”、“除”或“约等于”,选5,我平时打字就是这样的习惯。③比如现值系数的符号(P/A,X,X)这类我都没有写,直接查表代的数字。④计算过程只写第一步或者最核心的一步,除非必须,一般不写含有字母的式子,如果需要解释就用文字,然后直接写出结果。⑤输入数字用的小键盘和主键盘区上的数字结合,顺手就好。
当然先长期股权投资,这章不过关,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的分录理解不了。
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一步一步的来比较好。先理解长投,再合并,再报表,这样可以逐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