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选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

2024-11-24 04:40: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原因:

井冈山位于湘赣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确定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其中还有一段轶闻。毛泽东是在两次听别人说到井冈山的情形之后,才开始留意起这座原来鲜为人知的大山作为革命根据地的。

第一次是在1927年2月间,毛泽东来到衡阳北区作农民运动调查,座谈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向在座的同志讲到:统一战线终究会有破裂的一天,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到时候形势恶化,靠山的上山,沿湖的下湖,决不能放弃武装斗争。

并说,他打算带一些农民、工人到江西的安源山去打游击。这时,有个叫黄庆云的搬运工说:“去安源干什么?江西有座更好的山,叫金钢山(即井冈山),何不到那个地方去?”

毛泽东问道:“那地方有么子好?”黄庆云像讲故事一样讲道:我有个表兄,早年在村上做下人命,逃到那金钢山(即井冈山)当锤子兵(即土匪),打富济贫,过得自由自在。那山大得很,树林子又密,像捉迷藏一样,官兵有什么咒念?”

毛泽东又问:“这地方怎么去?”黄庆云说:“这个容易,听说从安源再翻过一座大山,走过一个什么县份,就到了。”

毛泽东第二次知道井冈山,是1927年9月初在安源张家湾会议的时候。会议对暴动的军事计划作了详尽的部署后,毛泽东忽然对众人说:“大家还要考虑一个问题,有道是有备而无患,倘若暴动失利,我们往哪里退却?”

出人意料的是,顿时会场沉静下来,众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儿,坐在毛泽东对面的王兴亚说:“要是我们打输了的话,就退到我的两个老庚(即结拜兄弟)那儿去,那个地方到处高山大岭,林深草密,连绵几百里,安得下千军万马,还怕容不了我们几千人?”

王兴亚一停口,有人问道:“这地方叫什么?”“井冈山嘛,你们没听说过?”毛泽东听到“井冈山”三字,心中怦然一动,说道:“兴亚同志能不能把你两个老庚和井冈山的情形说清楚一些?”

王兴亚原先是安福县农民自卫军的首领,1927年7月与袁文才、王佐一同率队打下过永新县城。

这会儿他扼要地把袁文才、王佐怎样与官府豪绅结下怨仇,逼迫投身绿林,又怎样参加了大革命等情形以及井冈山是如何地有利于与官兵兜圈子、保存自己讲了一遍。众人听得兴趣盎然,都说那倒是个好地方。

毛泽东等王兴亚讲完以上的情形,也觉得井冈山是个日后积蓄力量打击敌人的好地方,也就决定一旦情况有变就上井冈山。就这样,毛泽东选中了井冈山作为工农武装割据的根据地。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许多人纷纷响应,很多有志青年也加入了进来。

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

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与此同时,经过团结、教育、改造工作,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

至1928年2月底,包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4月,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由湘南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红军第4军。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月,组成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接着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

红军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配合下,接连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至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的部分地区。

之后,又打破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两次“会剿”。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红4军会师。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根据地不断扩大。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后,留下一部红军坚持井冈山的斗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毛泽东为什么选中井冈山

回答2:

这与1927年9月21日宋任穷带给毛泽东一封中共江西省委的密信有关。

1927年,起义的叶挺、贺龙主力南下广东后,中共江西省委已于8月就制定了各有关负责同志分散隐蔽的应对策略。在省委机关已经转入地下状态的情形下,交通员宋任穷在省委的秘密驻地见到了汪泽楷。

汪泽楷对宋任穷说道:“你来得正好,听说‘秋暴’的队伍已离开浏阳向莲花一带行动,你赶快带一封信去。宁冈有我们党的组织和党的领导下的几十支枪,要他们到那个地方去。”

毛泽东看到汪泽楷的指示信后,立刻与前委所剩的几个委员商量,但没有得到赞同,最后,毛泽东以决断的语气说:“目前敌强我弱的形势,需要我们退到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去。这件事,我会向湖南省委报告的。”

于是,工农革命军自文家市南下,经芦溪、三湾,于1927年10月3日抵达宁冈县古城。前委在古城召开了扩大会议,邀请了宁冈县当地党组织的负责人龙超清、龙国恩、肖子南等同志参加。

因为有当地的同志参加,对当地的情况有所了解,并且经过他们的帮助,工农革命军争取了井冈山的地方武装袁文才、王佐,得以进驻茅坪,安置伤员,设立留守处。

历史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

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毛泽东领导井冈山地区的土地革命,带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社会大变动。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贫苦农民分得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连永新县有些出家多年的尼姑也下山嫁人分了地。

广大贫苦农民从分得土地这个活生生的事实中,看清了红军确实是为他们的利益奋斗的,就从各方面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发展。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回答3:

三点原因:
1.井冈山处于湘赣边界,是个典型的三不管地界,敌军守备兵力薄弱
2.井冈山地势险要,地形复杂,退可进山打游击,进可攻湖南的茶陵,江西的永新,新城等富硕之地
3.井冈山有王佐,袁文才的工农自卫军,等于说有群众基础

回答4:

在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但起义失败了。从而,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带领部队上了井冈山,实行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之所以选择井冈山,因为地处山区,敌人力量薄弱;当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以及较优越的自然条件。

回答5:

没办法不选它,当时只有它最险要,而那里山高路远也适合毛泽东自己控制一部分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