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就是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说白了就是研究从一个和弦进行到另一个和弦如何才能做到好听,合理。
和弦是和声的基本素材,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的音,根据三度叠置或其他方法同时结合构成,这是和声的纵向结构。
和声进行指各和弦的先后连接,这是和声的横向运动。补充一句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扩展资料
和声发展
和声的历史发展西洋音乐中和声的形成与发展,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10~16世纪,欧洲复调音乐从早期的奥加农发展至复调写作的完善阶段当复调音乐的各声部和声相互间以协和音程为主作对位结合时,即形成和声音程、和弦与和声进行
17世纪,早期巴罗克时代随着单旋律乐曲的形成和歌剧的产生,采取为单声部歌唱加和弦式伴奏的方法。
18世纪后半叶,古典乐派时期主调音乐成为主要的体制。当时所追求的思想内容与结构形式上的单纯明晰的特点,也表现在和声手法的简朴方面。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和声手法基本上与上世纪后期相同。此后,由于题材和内容范围的扩大,音乐作品中情感表达等需要,使作曲家不断发展新的和声语汇,丰富和声表现力。
20世纪在19世纪后期大、小调体系和声发展至极限的基础上,不少作曲家探索新的创作手法,或回复至古老的音乐风格,其结果都打破了过去200年来传统和声的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声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它包含:
1、和弦,是和声的基本素材,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的音,根据三度叠置或其他方法同时结合构成,这是和声的纵向结构。
2、和声进行,指各和弦的先后连接,这是和声的横向运动。补充一句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和声是多声部音乐的音高组织形态,是音乐基本表现手段之一。
扩展资料
为旋律配和声:
1、旋律分析:
通过分析,明确旋律的调、调式和简单的曲式结构。
2、和弦选择:
确定从旋律开始至结束的每一个音的和弦配置。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按音符的先后次序去选择和弦。
人们通常是首先在旋律的开端、乐句的结束,以及那些最富于和声暗示的旋律片断上开始工作。这些部位的和声设计,有似于一个建筑物的骨架,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
骨架搭好之后,再根据已有的和声条件,去为那些尚未有明确选择的“中间地带”作和声填充。
和弦选择,是为旋律配和声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一个旋律音往往可能有多种选择,随着学习进程中和声材料的积累,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复杂。与和弦选择直接相关的,还有和声节奏、和声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必须花大力量加以解决。
3、低音设计:
低音是四部和声的“第二旋律”,应力求流畅、完整和富于个性。低音线条必须在和弦选择方案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同时还要受到教学进度的严格限制,但这正是锻炼自由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适当的跳进可以增添线条的活力,但不宜使用同一方向的连续跳进(以四、五度分割八度所构成的同方向跳进不在禁止之列)。 填写内声部平稳、流畅,是四部和声两个内声部进行的基本原则。
此外,还必须考虑到和弦音重复与省略的正确性,合理的排列,声部的音域限制,避免各种不良的进行等问题。
有时候,往往会因为某一声部进行上的困难,而不得不对已有的低音设计、和弦选择方案作局部的甚至是较大范围的调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和声
我不知道你看的定义是怎么写的,一般只要是懂乐理的话,看定义可以很容易理解什么是和声。我试试能否用再简单点的方式给你解释。
在学乐理的时候,先学音高,而后音程,最后和弦,还包括音程的解决,和弦的解决,解决其实已经包含了一些和声知识了。在乐理中,研究的全都是静止的和弦,列如。写出一个和弦do,mi,sol,这个和弦由三个音组成,其中可找到三个音程: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音响较丰满明亮,是个大三和弦。所有的这些,都是针对这一个和弦讲的,这个和弦是静止不动的。
作曲家写一首音乐作品,一般需要有主旋律,为了让主旋律更加生动,可以再加上一些和弦,衬托主旋律。那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一首作品,是否从头到尾只用一个和弦呢?回答当然是不能(特殊作品不在考虑之列),那会让我们觉得音乐停滞不前,当旋律运动的时候,我们要在适当的位置换和弦,一直不停的换和弦,直到音乐结束,这样才能让人感觉音乐在向前运动。
以C大调为例,我们可以在do至si这七个音上,找到七个三和弦do-mi-sol,re-fa-la,mi-sol-si……等,七个七和弦do-mi-sol-si,re-fa-la-do,mi-sol-si-re……等,一共是十四个自然音和弦。作曲家写一首C大调的作品,往往以do-mi-sol开始,以do-mi-sol结束,以便让人听起来有稳定感。但是问题又来了:那中间这么长的旋律,用什么和弦呢?而从一个和弦到另一个和弦,声部如何交接呢?这就是和声学要回答的问题。
如果我把上面的这些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和声学是研究和弦连接的学科。”说直白点,就是研究从一个和弦进行到另一个和弦如何才能做到好听,合理。从这可以看出,乐理研究的是静止的和弦,而和声研究的是运动的和弦。
如果你能理解和声学的概念了,我再回答你的另外问题。
1.一首交响乐,主旋律背后那些叮叮当当或者是其他的伴奏就是和声吗?
这个问题无法确切回答,和声并不是指一种声音,而指的是和弦接接的法则。例如谱例1中,贝多芬《命运》的开头几个音,高音谱表中的音由单簧管奏出,低音谱表中的音由弦乐奏出。这里就没有和声,看似有三个声部,其实只有一个声部,下面的两个声部是8度重复,对旋律声部起加强作用,并不是独立的声部。而同一部作品的第四乐章,见谱例2,就大不相同了。这里有很多声部。高音谱表的第一声部是长笛和短笛,第二声部上两个音是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和小号,第二声部最下方音由长号奏出,中间有些地方多一个声部是弦乐补充的音。低音谱表的第一声部最高音是长号,下方两音是大管。第二声部是大提琴、低音提琴、低音大管、低音长号和定音鼓。看似非常复杂,如果把里面的和声抽出来,就是下面的四部和声公式,很规整。这就是它所包含的和声,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声部是如何进行的(谱例中的斜线),请看第二小节,高音部的sol和mi两个音,下行级进,进入到re和fa,第三声部sol保持不动,低音从do,下行四度跳进到sol,这样,就从主和弦进行到了属七。然后第二小节到第三小节之间,高音的re和fa,下行级进,进行到do和mi,第三声部sol依然保持不动,低音又从sol跳回到do,于是又从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第三小节前两个和弦,第三声部的sol又再次分成两个声部,其中一个进行到fa,另一部保持不动,于是四部和声临时变成五部和声。到最后一小节时,又恢复为四部和声。这些就是和声——声部的进行,和弦的运动。
2.我明明听着像是一个音一个音的(不是三个或者四个同时发声的和弦)?是我听不出来?
其本可以判定是你的听觉不够灵敏,需要训练。听音乐时,最容易捕捉的是高音部,之后是低音部,最后是填充在中间的和声。要想提高,需要先从单音练起,先听单音,然后旋律,然后音程,然后双声部旋律,然后和弦,然后和弦连接,最后和声(四声部和弦连接)。平时听音乐,先去捕捉旋律,然后低音,最后和声。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一般会有很大提高。
3.和声和伴奏有什么区别?
伴奏这个词本身在专业音乐领域不太用。一般人觉得,艺术歌曲是由一个人演唱,用钢琴伴奏,但其实不然,艺术歌曲是声乐和钢琴二重奏,声乐和钢琴的地位同样重要。一般人在看电视时,如果看到一把小提琴和一架钢琴在演奏,会理解为钢琴在为小提琴伴奏,也是不准确的,那是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而不是小提琴奏鸣曲加钢琴伴奏,两件乐器同等重要。交响乐就更谈不上什么伴奏了。协奏曲中,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是竞奏关系,也不是伴奏。
你所讲的伴奏,狭义的讲,应该就是指歌曲的伴奏,或者小提琴曲的伴奏,那这种伴奏是否就是和声,我想我应该不用回答了,请参考第一问的回答。一般情况下,伴奏中会运用到和声连接法则的。
你所讲的伴奏,如果从广义上讲,可以说是所有音乐中除了主旋律以外的那些声部,那是否为和声,也在第1问的回答中解答了。
其实,我觉得,只要你真正理解了和声的概念,就都明白了。
灰灰原创,手动输入,谢绝转载。交流QQ121024243
是这样的,和声,你从别的角度去想其实就是几个有一定关系的音同时进行,由此而产生独特的和音效果。这样你就能理解了吧? 比如 do mi sol 这3个音同时奏响,这就是大三和弦的音响效果,这也能叫简单的和声。
一般交响乐主旋律下方的那些音就是和声,是为了丰富音乐色彩的。光有旋律是不是太单调干瘪?
和声和伴奏,和声是伴奏之母,可以这样说,伴奏是依据一定和声关系而进行的,这样才有规律,才好听!
这个问题你似乎在和声吧问过了,
和声定义最简单的说就是音与音之间的纵向队列和横向运动。
主旋律背後那些“叮叮当当”的东西有可能是很多东西,
1.和声声部
2.复调
3.节奏层
4.噪音层
5.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