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线索来看,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的思想来源。但是,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形成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认识方法,从而与空想社会主义预测社会的方法有了本质的区别。
一般说来,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虽然三个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各有其鲜明的特点,但它们预测未来社会的方法却是基本相同的。他们都从抽象的理性出发,完全脱离客观现实和社会发展规律,在头脑中幻想出理想社会的图景,并且热衷于对这种图景进行详而又详的描绘。
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这是由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时期,或者是完全没有大工业、或者是大工业刚刚产生时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还不够发达。所以,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一般说来还只是表现出它的社会弊病,而没有鲜明地暴露出它的内在基本矛盾。因此,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只能从抽象的理性观念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道义上的批判,不能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也就不能通过对资本主义矛盾运动规律的考察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对凭空猜想无法知道的事情,他们以唯物史观为根据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展望,其具体方法是: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阐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现实依据;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第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对未来世界作详尽的细节描绘,因为,未来社会究竟是怎样的,将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以抽象理性为前提来设计未来社会,而是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人们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并为人们展望未来提供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