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为什么会绕太阳公转

2025-01-01 08:30:1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岩石行星的形成途径,被人们假想成这样的方式:靠近太阳外围的尘埃颗粒由于太阳的热量而融化,从而变得“粘稠”并形成更大的团块。其中最大的靠重力最终成为一种“真空吸尘器”,吸引周围的物质。因此,它们成长为千米大小的“微行星”;碰撞变得越来越猛烈,从而使微行星破裂或幸免于碰撞:破裂时,它们形成了较小的天体(小行星);幸存者通过“捕获”小行星或其他微行星成长为行星。

在太阳的年轻时期,通过初期的核聚变引起的重力坍塌与膨胀之间的平衡,缓慢地发挥着作用。起初,空间中暂时散发着强烈的太阳风,形成一股带电粒子流:吹走了残留的气体和小尘埃粒子,以至于最终只剩下了约30个大行星。从他们开始形成后来的岩石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这大概是一个“受保护的行星”: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可能干扰了物质在这里吸积。其他小行星集中在冥王星以外的柯伊伯带,而在我们太阳系外面的奥尔特云中,有大量小的彗星核。

但是回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在我们的太阳系初期,能够经受天体的剧烈碰撞而幸存并成长为行星的微行星之一就是原始地球,这是地球的前体。这个原始地球很幸运,因为它可能差点没能逃过毁灭:大约在太阳系起源后约5000万年,即距今约45亿年之前,它被比今天的火星更大的天体撞击。对我们来说幸运的是,它没有完全撞击到原始地球,但是碰撞把大量物质抛进了太空(并使地轴倾斜,此后地轴一直倾斜了23.44度)。自从这次碰撞以来,我们的星球被称为地球。

被弹射出的物质被地球的重力“捕获”,绕地球旋转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或者,正如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的那样,是两个)天体,此后一直绕地球公转。根据另一种理论,这两个天体仅在数千万年后才碰撞形成月球。月球形成的时候可能比目前的轨道离地球更近-可能在大约25,000公里的距离处。那时尚无人能看到更大更亮的月球-但是,近月也导致潮汐变得更强(这是由于近月侧的引力比远月侧的引力强而引起的),这导致了热土表面无法凝结的事实。

地球表面的变形来自于潮汐力的作用,然而,由于粘性岩体的惯性导致了重力的附加分量,因为地球自转的速度快于月球绕轨道运行的速度,从而加速了月球的运动,从而使月球运动了离地球更远。由于保持角动量的物理定律,地球必须因此旋转得更慢,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时间变得更长。这种发展尚未结束:自从在阿波罗11号飞行任务中在月球上放置一面镜子以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已经被非常精确地测量了——并且每年以3.82厘米的速度增加。

回答2:

是因为角动量守恒。实际上无论是地球还是太阳系、星云、星河等等几乎都在自传,这可能要追溯到宇宙大爆炸,大爆炸的能量令物质产生的初期就拥有角动量,即自传现象,在地球形成之前,太阳系本来一片星云,星际物质慢慢聚积起来,由于角动量守恒,地球的自传、太阳和各行星自转,以及整个太阳系的自转产生的角动量要和原来形成太阳系之前的整体的星云的角动量存在守恒关系。初始形成地球物质的角动量之和也等于现在地球物质的角动量之和。要使地球不自转,即角动量等于0,那将会是一个极特殊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地球围着太阳转的原因:
主是万有引力作用在太阳与地球上的结果,万有引力恰好成为地球围绕太阳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太阳系形成的初期,可能形成了更多的行星和小行星以及更小星际物质,在形成初期,他们的初始状态可能会和现在太阳系中的星球有所不同,有的可能直接撞上其他的星球,或者被星球俘获,有的甚至可能飞离太阳系,变成星际物质,有的一点点被调整,幸存下来,变成独立的个体, 这就是现在太阳系中的太阳与其他行星,现在他们都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就是选择和调整的结果。
0

回答3:

其实严格的说,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而是绕着地球与太阳组成系统的的质量中心而转动(如果不考虑其它天体的影响).这是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集中体现于这一点,也就是说地球好像是受到这一个点的吸引.学了高中物理就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初速度不是正朝着这一质量中心(地球显然是不朝着这一中心运动的幸运儿)就会作匀速圆周或椭圆运动,实际上真正的圆周运动是不存在的因为有阻力存在其速度会不断减小,当然这种减小在地球上很小,否则我们早被烤熟了.
由于太阳的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所以上面说的质量中心几乎就可以认为是在太阳中心.所以说地球绕着太阳转也没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