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广泛的急慢性炎症,主要分为急性糜烂性外耳道炎和慢性胃耳道炎。急性糜烂性外耳炎主要症状有:
疼痛,发病初期耳内有灼热感,随着病情的发展耳内胀痛,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坐卧不宁,咀嚼或说话时加重。
分泌物,随着病情的发展,外耳道有分泌物流出并逐渐增多,初期是稀薄的分泌物逐渐变成脓性,慢性外耳道炎长使患者感耳眼不适,不时有少量分泌物流出,如果由于游泳洗澡水进入耳道或挖耳损伤外耳道可转为急性感染,具有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状。
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炎症性,病临床主要常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中耳的其他各部如乳凸的面膜也有较轻微的炎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
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骨膜充血穿孔为特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不仅局限于鼓室还会殃及鼓痘、乳突和咽鼓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很强劲,临床上以耳内长期间断或持续性流脓或鼓膜穿孔伴有或不伴有听力下降为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是有区别的,外耳道炎只是外耳道部分炎症,中耳炎又分为多种,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的性质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能及时与恰当地治疗,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本病以冬春季多见。小儿及成人均可发病,在小儿为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
中耳在耳膜之内,包括三个精致的耳骨。外耳是耳和耳道。中耳炎主要是耳朵里中耳部位出现发炎的情况,外耳炎主要是在外耳道周围出现发炎的情况。主要是发炎的部位不同。目前一方面需要口服败火的药物和抗炎的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同时也可以局部应用一些滴耳液等进行调理
急性的外耳道炎,如果有脓性的分泌物,建议取脓性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类的抗生素。在没有获得药敏试验结果时,可以选用广谱类的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尽量避免应用有耳毒性的药物。如果是慢性外耳道炎,可以保持外耳道局部的清洁,局部应用保持外耳道干燥的药物,也可以适当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如果外耳道内有脓性的分泌物,建议做细菌培养后,行外耳道脓性分泌物的冲洗。如果伴有耳痛剧烈,可以适当的应用止痛类药物。如果外耳道的皮肤肿胀比较明显,可以应用碘仿纱条进行填塞,以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但是药棉过1-2天之后需要立即取出,以免刺激外耳道皮肤进一步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