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 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鱼票、肉票……在当年,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生活中如果缺少票证,日子都没法过。那时的人们可谓视票证为“命根子”。那时可以称之为“票证时代”。
上世纪50-70年代末:曾经,一票难求 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商品。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中国老百姓进入了漫长的 “票证时代”,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工业券……各式各样的票,成了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供应有了根本性好转。至1985年前后,凭证凭票供应的除粮、油及电视机、自行车、洗衣机等大宗商品外,其他各类商品基本上敞开供应。直到1993年,粮票正式谢幕,这段凭票供应的历史——“票证年代”宣告终结。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上世纪50年代,农业基础落后,粮食增产幅度远远赶不上需求增长速度,粮食等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
于是国家于1953年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实行统购统销,人们要凭票证来限量购买粮食、油、布、煤、肥皂等生活必需品,各种票证加起来共达60多种。票证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由此初步缓解了粮食等重要物资的供需矛盾,保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保证了建国初期大规模重工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