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概括《诗经王风黍离》的题旨和主要内容

2024-12-21 12:12:2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本篇选自《诗经》“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被称为“王风”。“王风”多乱离之作,特别是《黍离》一诗,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但仅从诗中难以看出是周大夫感伤西周的沦亡,倒是看到一个四处漂泊的浪子形象,听到他因流离失所而发出的愤怒呐喊。 诗分三章,每章八句,前二句都借景起兴,弓瑟出第三、四句浪子彷徨不忍离舍家园远去的描述,后四句以旁人对“我”的态度来烘托浪迹天涯的悲情,并以呼天抢地的形式,愤怒谴责给自己带来灾难的罪魁祸首。 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各章间仅有个别字句有变化。第二句尾的不同字:“苗”、“穗”、“实”,不仅起了分章换韵的作用,而且造成景致的转换,反映了时序的迁移,说明浪子长期流浪而不知所归。第四句末分别是“摇摇”、“如醉”、如噎”,生动地显示出浪子长期“行迈”而内心逐渐加重的悲伤,其余各句反复咏叹,有回环往复之妙,使强烈的悲愤之情倾吐得淋漓尽致。2 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工于心计。姜氏为共叔段请封给“制”这个地方。庄公因为“制”是险要地方,坚决不给,足见其精明;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庄公表面不动声色,内含杀机,故意纵养其恶。等到时机成熟,火候已到,这才一举击败共叔段。庄公在一怒之下幽禁了母亲,后又怕担上不孝的坏名,采纳颍考叔的计策,为自己摆脱不孝之名找了个台阶。表现他的虚伪。 34《风波》写一个农民家庭里的小风波。这个风波是由张勋复辟引起的。通过《风波》这篇小说,使我们看到辛亥革命以后的农村社会现实。就是说当时农村是没有变动的。5

回答2:

1.作者通过对黍子长出苗,抽出穗,结出果,我行走在这其中,而抒发自己的爱国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戚。
2.这是古文观止的第一篇吧,第一次看印象就很深,下面是我的一点愚见:
郑伯:在我看来郑伯对于弟弟太过仁慈,没有管教copy好他,他可以在共叔段扩张京邑时就下令诛杀,但他没有,直至共叔段攻至国都,才出兵,作为一个君王来说这是不智的,从题目来看将庄公称为郑伯即可看出。但郑伯还不至愚昧至极,终是出兵。而且,他还十分的重孝,即使姜夫人如此待他,他仍旧挖泉相见,其重孝可见一斑。
共叔段:为人臣子,应当敬君,遵君,即使是一母同胞也罢。所以共叔段是一个不仁不义之人,若真要造反,也足可见他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治理天下。
3.对不起,这个我不知道诶,请见谅,其实孟尝君好客却不知客。
4.我认为可从两个方zhidao面来看
a.若项羽依旧刚愎自用,自视甚高,不广纳贤才,不改变自己,那投江便是最好的归宿。
b.若项羽一心悔改,倒是可以重回乌江,东山再起。
5代与代的风波,一代不如一代
7其实是作者有着隐士的态度才写的吧
8封建礼教矛盾和阶级矛盾
9刚愎自用,未能善用长处
10渔父
避世隐居
逍遥自立
屈原
处浊世而持高志
愤世嫉俗
多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