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与患者如何沟通

2025-02-25 13:59:2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语言是护士与患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护士的语言修养、语言艺术至关重要。在医院里,患者接触最多、最密切的是护士,患者对护士的语言特别敏感,护士的语言对疾病的转归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语言对于某些疾病在治疗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临床护理中,护士的一言一语都将会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如果护理人员的语言亲切和蔼并富有同情心,患者心情愉快,就会积极地配合治疗;反之,则可能加重病情,不利于疾病的诊治。一名合格的社区护理人员应该掌握语言的艺术和技巧,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语言的重要性,针对患者个体的病情特点、文化程度和心理状态,选择适宜的语言方式。如对新入院的患者,要用亲切热情的语言;在治疗和护理时,用关心体贴的语言;对于情绪低落的患者,要用疏导解释性的语言,同时还要注意说话的语调、表情和态度,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重视语言艺术、正确使用语言交流技巧是护患沟通成功的关键。积累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建立以健康教育为导向的护患沟通机制,是完善护患沟通渠道的基本保证。在沟通过程中,护士的知识就像一种“精神营养”,通过沟通,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患者,不断劝慰、激励患者,使患者的怨恨得到消除,激动得到平息,同时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善于运用非语言交流是完善护患沟通渠道、构筑和谐护患关系的纽带
用目光接触沟通是非言语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既可以表达和传递情感,也可以从目光中显示个性的某些特征,并能影响他人的行为。目光接触可以帮助谈话双方的话语同步,思路保持一致。目光相互接触时间长,则成凝视。凝视往往包含多种涵义,有时带有敌意,有时也表示困苦。患者对护士的凝视多是求助。在临床上,护士和患者交谈时,要用短促的目光接触检验信息是否被患者所接受,从对方的回避视线、瞬间的目光接触等来判断对方的心理状态。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性表露,一般是不随意的,但可以受自我意识调节控制的。这就是说,无论是护士对患者或患者对护士的面部表情都主要是思想情感的流露。在某种情况下,即使可以做出掩盖真实情感的表情,那也只能是暂时的、有限的。所以,护士对患者的表情是以职业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当然也与习惯过程和表达能力有关。至于患者的表情,有经验的护士很容易总结出规律来,只要留意,就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弗洛伊德说过:“没有一个人守得住秘密,即使他缄默不语,他的手指尖都会说话,他身体的每个汗孔都泄露他的秘密。”因此,护士应当善于表达与患者沟通的面部表情,更要细心体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有的护士话语并不多,但微微一笑,往往比说多少话都起作用。“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这句话颇有道理。接触是指身体的接触。据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接触的动作有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为呕吐患者轻轻拍背,为动作不便者轻轻翻身变换体位,搀扶患者下床活动,对手术前夜因惧怕而难以入睡以及术后疼痛患者进行背部按摩,以示安慰并分散注意力,以及双手久握出院人的手,以示祝贺。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接触沟通

回答2:

玉香园护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