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特色对联

收集潮汕文化特色对联(注明出处)。。。
2024-12-20 09:06: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内容丰富、生动,其中趣味性强的为数不少。现仅介绍流传于潮汕地区的一些趣味性对联。

据传,明朝潮州状元林大钦就作过很多与人对答的即景趣味对联。
因他小时候已有大名气,很多人碰见他便要出上联让他对下联,如:
有个农夫挑着一大担竹笋在田间小路上相遇林大钦经过,林大钦要农夫避让一下,农夫便出两副对联的上联让林大钦对下联,说对得好他就让路;否则,林大钦只好踏下田间烂泥过路。
林大钦应好,农夫便出上联:
身轻担重轻挑重

林大钦脱口而出:
脚短路长短行长

农夫说对得好,即出第二联上联:
竹槌挑笋父担子
林大钦见附近有农民在拔秧缚秧,便说出下联:
稻草缚秧母抱儿
农夫盛赞林大钦捷才,即避让一旁让他经过。

又有一次,林大钦与一位同窗出游,经过一个神庙,见一个妇女在摇签诗求神灵保佑她丈夫驱逐小妾,同窗便以此情景出了上联要他对下联:

手摇签筒妻逐妾

“妻逐妾”即是那妇女求神的内容,又是摇签筒的象声词,很难对。适逢这时有个妇女搀扶着口吹箫管招揽卜卦生意的盲人丈夫经过,呼呼的箫声提醒了林大钦,使他立即作出了下联:

口吹箫管妇扶夫“妇扶夫”既是这对夫妇的行动,又是箫管发出的声调,与上联形成了巧对、绝对。

少顷,有人骑马经过他们身边的木桥,同窗也出上联让林大钦对下联:

马过木桥蹄打鼓
林大钦想起家中喂鸡的情景,便对下去:

鸡啄铜盆嘴敲锣

上下联都非常鲜明、形象。

改革开放后人民富裕了,处处歌舞升平。潮汕某农村一位铁匠靠勤劳致富,请了一台大戏演给乡亲们观看,他自撰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戏台两边:

若非平日噼噼啪
岂有今宵咚咚嗟
“噼噼啪”是打铁的象声词,“咚咚嗟”是做戏的锣鼓声,非常生动有趣。

潮安一个农村货车司机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家致富,某年他贴出的春联竟是这样一组阿拉伯数字:

7878778
1616116
横批是: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是双关语,既是表现欢乐,又是说明有音乐在对联之中,上下联数字唱成乐谱便是:

齐发齐发齐齐发
多拉多拉多多拉
这是寄托主人希望乡亲们人人一齐发财,他自己则多拉(运载)货物的美好愿望。